第5章 魏延與楊儀(求收藏!求月票!)
- 三國:開局雷法退曹軍,相父傻眼
- 祁陽東君
- 2431字
- 2024-01-11 21:09:36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規劃過未來的戰略構想,這便是非常著名的隆中對。
隆中對中,有那么一段話。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
本來,在諸葛亮的戰略構想中,劉備最起碼要占有荊州,益州兩州之地,聯合孫吳,才能有與曹魏爭奪天下的實力。
可他沒想到,孫吳的背刺讓關羽戰死,劉備失去了荊州。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劉備不聽勸諫非要攻打孫權,被孫吳都督陸遜一把火燒了數萬兵馬。
讓本來就丟了地盤的季漢雪上加霜,劉備還因此而駕崩。
緊接著又出現了南中蠻族叛亂,極大的拉慢了他北伐的進程。
導致他如今想要出兵中原就只能走蜀道,而蜀道不管是出還是進都非常困難。
想要以一州之地對抗曹魏那必然是不現實的,所以諸葛亮的戰略目標是先將涼州給攻取下來,以涼州來代替荊州。
涼州可是那個時代的三大產馬區,有了涼州就相當于有了戰馬。
在劉備與諸葛亮的經營下,季漢與羌人的關系還是比較好的,只要攻取了隴右,聯合羌人拿下涼州并不太困難。
所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便是直接出祁山攻取隴右五郡,而不是采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曹魏當時的關中都督是夏侯楙,一個沒什么本事的酒囊飯袋。
如果聽從了魏延的計劃去奇襲長安,或許有成功的可能,可成功了又能怎樣呢?
蜀國的糧草輜重是要從漢中運過來,蜀道很難走,盡管有木牛流馬,但運輸的速度也只是比平時快了一些。
攻下了長安也很難守住,而且一旦曹魏后方的大軍開過來,最終也只能退兵,攻下長安除了聽起來很振奮人心之外,并沒有其他太大的作用。
其實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非常有希望完成戰略目標的,只要馬謖沒有在街亭作死,拖延住張郃幾天時間,諸葛亮便可以擊敗郭淮,占領上邽,然后調集兵馬前去支援街亭。
若是能夠拿下隴右五郡,諸葛亮便可以依地利在隴右拒魏兵,同時派遣一員大將西進收復涼州,可惜出了馬謖這么個坑人的玩意兒!
接下來的四次北伐,諸葛亮從多個地方進軍,但目的都是攻取隴右。
可后面幾次魏軍已經有了準備,遠遠沒有第一次那么容易了。
諸葛亮很驚訝,連魏延這個久經沙場的老將都沒能看透他的戰略,劉禪居然看出來了。
看來,劉禪說自己這些年熟讀兵書并非是騙他的。
見劉禪能夠有如此見識,諸葛亮當然很高興,微笑著點頭道:“陛下此計甚妙,明日臣便下令撤軍。”
劉禪見諸葛亮采納了自己的計策,倒是沒有多興奮,因為他知道就算自己不說,諸葛亮也能想到,而是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他神色凝重的對諸葛亮道:“相父,朕聽說征西大將軍魏延與楊長史不和,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作勢要殺楊儀的舉動,若你真的病逝了,你認為他們二人會如何?”
這件事情,其實諸葛亮也考慮到了,甚至還作了部署。
魏延最近在向他請命出兵,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兵權,如果諸葛亮去世,魏延就可以率領兵馬自己北伐。
但諸葛亮一直都沒有給魏延太多的兵權,甚至還故意壓著魏延,不然楊儀一個區區丞相府長史,怎么敢對魏延這位重號將軍、還假節的南鄭侯如此無禮?
諸葛亮與劉備對魏延的態度是相反的,當年劉備攻下漢中后,很多人都以為劉備會任命張飛為漢中太守,畢竟這個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劉備偏偏卻任命了投靠時間并不是很長,而且并沒有多少軍功的魏延做了漢中太守,這讓很多人不理解。
不過后來魏延的表現證明了劉備眼光,在魏延鎮守漢中的這些年里,漢中基本沒有出過什么大問題。
等諸葛亮到漢中準備北伐的時候,卻限制了魏延的兵權。
這其實也不怪諸葛亮,因為到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季漢陣營中的戰將除了一個趙云之外,就屬魏延最厲害了,而魏延的又不是很好控制的那種將領,他想要指揮兵馬北伐,就必須讓魏延聽話。
魏延性情矜高,人人都避其鋒芒,人稱小關羽。
諸葛亮可沒有時間去慢慢跟魏延磨合,只能用自己的權勢讓魏延聽從他的指揮。
在諸葛亮死后,魏延不愿聽從諸葛亮撤軍的遺命斷后,更不想聽從楊儀的指揮,反而是提前率兵返回截斷了漢軍的退路,他想要逼楊儀將兵權交出來,獲得兵權后他打算繼續北伐!
所以便導致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就被殺了。
其實魏延就是想要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就算諸葛亮死了他也能繼續率軍北伐,想成為諸葛亮的繼承者,完全沒有投魏的打算。
而楊儀可就不一樣了,這個人性情急躁狹隘,野心極大,品性不好。
在諸葛亮死后,楊儀手握兵權,不可一世!
所以在楊儀帶著兵馬到了成都之后,蔣琬便依照諸葛亮的密令將其手中兵權給收了。
費祎跟楊儀關系不錯,有一次去看望楊儀的時候,楊儀居然說要是諸葛亮去世的時候,他帶著兵馬前去投靠魏國,就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他很后悔。
聽到這話,費祎哪里敢搭話,整個人都被嚇到了,他沒想到楊儀居然會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
在離開楊儀家之后,便立刻向劉禪稟報了這件事情。
最終楊儀被流放,這要是在魏國或者吳國,敢說這種話,就算不誅三族,也得砍了全家,而楊儀最終也只是被流放,這說明季漢的執法尺度是比較寬仁的。
可他還不老實,甚至還上書誹謗,朝廷只能派人去抓他,最后自己自盡了。
諸葛亮在魏延與楊儀的這件事情上,選擇了兩個都放棄!
就是為了給蔣琬費祎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國內局勢,讓他們可以安心休養生息。
對于劉禪來說,楊儀這種人是絕對不能放過的!
至于魏延……只要能夠鎮住他,在當世的將領之中基本上很少有人是他的對手了。
最起碼魏延對大漢還是忠心的,不像楊儀那樣居然想要投曹!
諸葛亮嘆道:“二人恐怕會爆發爭斗,不過臣已經留下遺命,若是臣真的去世了,相信蔣琬和費祎能夠對付他們二人。”
劉禪卻道:“大漢的人才比起魏吳兩國來說還是太少了,魏將軍乃當世少有的戰將,想要復興大漢可少不了他這樣的人啊!魏將軍當年被父皇任命為漢中太守,鎮守漢中這么多年沒有出現過紕漏,三年前還在陽溪大破郭淮、費曜,朕以為他可以委以重任,不過需要敲打一番,不然又會是下一個關羽。至于楊儀……才能是有的,但性情急躁狹隘,野心極大,若是不許其高位,恐怕會叛離啊!”
聽到劉禪對二人的評價,諸葛亮內心頗為震驚。
這一刻,他感覺有些恍惚,似乎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劉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