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呂宋危機
- 南海王爺
- 郁西
- 3117字
- 2011-05-16 12:13:56
萬歷四十四年的新年趙泗是在廣州過的,此時他的宅子早已經修建完畢了,占地有五百畝,還完整把一片百畝大小的樹林包在院墻里面,說是廣州第一宅一點也不為過。趙泗還打算在里面建個園子,要有假山池塘,還要有曲折的回廊亭榭。不過那只能是以后再說了,他之前先要把這豪宅的女主人請進來,日子定好了在三月三日。
大年夜趙泗在潘府吃了個團圓飯后,就又回了海州,這里留守了他許多的得力手下。現在許多廣州等地的小商人已經算是把家都搬到了海州,過年也甚少回家了。
初一日,趙泗在海州府衙大開宴席宴請文武百官,武將們都好說,他們見過趙泗許多次了。那些年輕的文員卻很少見到趙泗,他們平時四處奔波于海州下轄各府,處理著數不盡數的政務。趙泗也很少見到他們,此時見了感慨萬千啊,這都是孩子啊。一張張年輕稚氣的臉上盡是激動的神色,瘦弱的身體趙泗看了都心疼,他們大多數是海州商人的后代,家中生活本不算拮據,根本不需要他們出去工作,起碼現在這個年齡不用出去那么辛苦的工作。
這些年輕文員無一例外都是從提埃玻羅當初提議,趙泗出資辦的那個學校出來的,學校主要教授航海測繪,法律、會計等趙泗和政府需要的學科。學校里的老師原來就只有提埃玻羅和梅爾基奧兩人,后來隨著荷蘭人和英國人在海州建設自己的港口等設施后,他們也來了幾百移民到這里,倆人從這些西方移民中挑選邀請了十幾個人到學校任職,甚至其中包括了一個牧師。這些神職人員,除了在禮拜日操持禮拜活動外,整日間除了接待零散來教堂禱告的罪人外,就沒什么事情了,他們有兩個愛好一個是傾心禱告跟上帝溝通,一個是各種文化知識。可是他們常常發現跟上帝交流太費勁,而各種文化就容易了許多。
初二日趙泗去學校看了,這里不僅是一個學校,現在還是一個育嬰堂,各地的棄嬰乞丐都收容進來,年幼的就養著,半大的小子幫忙做工或者學習。趙泗帶了許多禮物,來看望了還在學校里的老師們,他們不僅有英荷人,還有從往年畢業的學生中挑出來的佼佼者,這些人有的是直接就被留校,一邊教授比他們更晚進來的學生,一邊繼續跟西方人學習知識。現在學校已經是一個各種知識雜燴,各種思想激烈交鋒的場所了
趙泗進學校后,在一個禮堂里正發生一場辯論,一個老夫子正在駁斥一個年輕的法律教師。這教師常常講授的內容就是法律精神人人平等,而老夫子也是學校里的教師,他平時主要教新來的學生識字。老夫子很不同意他們的人人平等的觀念,他辯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倫常,人沒有倫常與禽獸何異?倆人根本就說不到一起,慢慢都不想跟對方辯駁了,繼續吃飯聊天,原來這不是一場專門的辯論會,而是他們的新年聚會。趙泗看他們結束了,才讓人通告自己的到來,然后是跟那些老師們熱情的相互問好,感謝他們培養了那么多人才,勉勵他們再接再厲。
初三日,趙泗去給木頭王拜年,木頭王可算是他一個非常重要的關系戶,趙泗現在擁有的兩百艘千噸級大船無一例外都是從他的船廠出來的。可這并不是趙泗來給他拜年的原因,要是以生意上的關系來講,他應該給趙泗拜年才對,趙泗可是他的大客戶啊,真正的原因在于木頭王的兒子回來了,而這個兒子很不平常,他是明朝的進士。
木頭王兒子中進士的消息趙泗早都知道,那時候木頭王高興的大擺流水席。可趙泗一直無緣得見,本來或許對于一個大明的進士趙泗還不會太在意,可現在不同了,他還擔心這明朝的報復,真心希望在明庭中有一個鐵桿的海州人。木頭王的兒子雖然還沒有授予官職,但是趙泗還是覺得值得結交一下,于是帶著禮物上門了。
當真見到人的時候趙泗吃了一驚,原來還是個熟人。
“你,你不是那個書生嗎,不是去了日本游歷嗎。”這正是趙泗第一次下海,他旁邊鋪位上的那個粗衣書生。
書生笑道:“在下王思國,拜見侯爺。”
“思國,好名字啊。”趙泗客氣道,怎么不起個報國呢。但隨即就想明白了,他是知道木頭王當初給李家建造大船一個目的就是讓李家給他兒子落戶到廣州籍,然后可以去科舉。所以王思國自幼也是在呂宋長大的,思國估計是木頭王起的,代表他自己的心思。
客氣完后,木頭王把趙泗請到屋里讓人沏茶看座,但是他似乎心神不寧,很不高興。
“老王啊,怎么了?”趙泗坐下后,詢問道。
木頭王嘆道:“唉,別提了,中了個進士竟然補不上缺。”
這時候陪同的王思國道:“爹,我已經探明了關系,現在是有兩個缺的,一個禮部儀制清吏司正六品的職銜,要三萬兩銀子活動就可以了。另一個是兵部的大使,九品,但只要一萬兩。孩兒希望去兵部,您就掏了銀子吧。”
木頭王怒道:“混賬東西,枉你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中了進士竟然還要花錢買官。那讀書還有什么用。”
王思國道:“您當孩兒愿意嗎,可眼下何處不是這樣,用錢鋪路孩兒心里也不好受。可是當初讀書不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報仇嗎,眼下只要進了兵部,孩兒自己憑自己的本事,將來一定能有一番作為。”
趙泗奇道:“報仇,你們還有什么仇怨,報私仇可不對啊,在我海州治下,一切可都是有律法的。”
木頭王嘆氣道:“公子,老朽也不瞞你。萬歷三十一年時,西班牙人那些禽獸眼紅我呂宋華人的財富,把所以華人屠戮一空。老朽因有一技在身得以幸免,可憐拙荊正當年···”說著木頭王泣不成聲。
王思國也悲泣起來,道:“萬歷帝聽聞消息,責成福建巡撫徐學聚移檄呂宋,數以擅殺罪。可恨那昏官竟上書說:‘中國四民,商賈最賤,豈以賤民,興動兵革,棄之無所可惜’,把我呂宋華人棄之不顧。思國常思不能報仇,這才用功讀書,指望有朝一日做個好官,為我呂宋同胞報仇。”
趙泗安穩道:“唉,人死不能復生,兩位節哀啊。老王啊,貴公子說的有道理啊,這世道那里能少得了銀錢呢,你就給他吧。”
木頭王犟道:“如此昏聵的朝廷,靠著他們報仇,怕是我老頭到死也看不到了。”
趙泗搖頭,又客套了許久,臨走時候,瞅空對王思國說,自己愿意出錢,讓他去北京謀個職位。回去后就派人送了錢來。
過完十五,海州各地的貿易漸漸又開始活躍起來。可經過南洋的船只在呂宋還是常常被劫,雖然趙泗已經給西班牙總督去了照會,可他們根本沒有回復。趙泗心中惱這些西班牙人傲慢——他們確實有傲慢的資格,這個時代是他們的時代,就像百年后的英國人傲慢一樣——其實他心中大概是知道為什么西班牙人會如此的,當時自己從升龍回來,占據了兩府之地,徹底穩固了海州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來使節,葡萄牙人還好說,態度非常好,跟英國人有的一拼,加上趙泗跟葡萄牙許多商人都是有些舊情,尤其是三巴和尚關系不錯,就同意葡萄牙人也可以在海州港貿易,并且也享有海州自由港的待遇。可西班牙人實在是太傲慢,他們要求跟英荷相同的待遇,要求趙泗也劃一塊土地給他們建立總督府,那樣子完全是命令的樣子,從來都是別人求自己,趙泗那里接受這種態度,當即拒絕。后來呂宋周邊的沖突就開始加劇了,尤其是趙泗不甘示弱對西班牙船也采取同樣的態度后更是惡化了,不久就傳來說廣州有一海商整只船隊被西班牙人艦隊襲擊。
趙泗發現對方已經開始擴大攻擊目標了,感覺這樣下去實在不行,于是本著和為貴的精神,派遣人去和西班牙人談判,恰巧此時經過一年多的外交活動的提埃玻羅回到了海州,這事就交給了他。提埃玻羅不負眾望,雖然西班牙人態度強硬,仍然要求在海州要有一塊土地——這根本不可能成功,英荷在這件事情上非常支持趙泗,明擺著就是不想西班牙人來分一杯羹——從而沒有達成協議。但是也私下約定了,雙方都克制不在攻擊對方商船。畢竟西班牙人來東方也是求財的,跟趙泗做對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他們雖然有幾艘純粹的軍艦,但是趙泗卻能征集上千艘的炮艦。而且在兩方幾個月的對抗中,西班牙人的船只徹底不能在南洋水域航行,他們損失其實更大,只是西班牙帝國的面子不允許向趙泗妥協而已。提埃玻羅提出雙方克制的建議后,他們也算有了臺階,便同意下來。
慢慢的南洋海域平靜下來,一場圍繞呂宋的危機似乎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