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拍賣

  • 南海王爺
  • 郁西
  • 3492字
  • 2011-04-09 11:25:41

船行算是順利,一路西北風,難得的順風。眼看著老李頭安排的有模有樣的,趙泗是放心了不少,他還算大膽,讓晚上都不降帆全速前進,這樣趕到年前能到日本,貨物就更能高價出售。

一路上遇著海島,老李頭就對趙泗講解,這是什么島,距離日本還要多少路程。老李的賣弄更是讓趙泗放心,慢慢的竟然自豪起自己的眼光:看,你李夢生不懂的用的人,我挖過來就是人才啊。

一路波瀾不驚,即沒有遇上不尋常的大風浪,也沒有遇到夷人搶劫騷擾,這倒也沒什么,要是每次出船都能遇上這些東西,估計也就沒有人跑船了。

終于到了日本,才用去了九天,離過年還有一天時間。趙泗還真擔心貨出不去,這要是晚了一天可就損失大了。

剛到江戶,連日本人都沒有想到這時候還有船來,碼頭上冷冷清清的,既沒有趕著趟上船來談買賣的商人,也沒有平時等待生意的小艄公。趙泗竟有些著急,催著老李頭去找路子,自己也親自下了船去找三浦等人。

兩人分頭行事,不知道老李頭那邊的情況,三浦這邊倒是很驚喜。開始三浦很驚奇趙泗竟然這個時候還能來跑一趟,要知道就連日本人這時候都對過年很熱心,更不用說大明朝的商人們了。三浦聽了趙泗的情況,讓他不要著急,說是因為上次李家船隊的事故,今年年前販售到日本的貨物比往年少了兩成還多,加上自從德川家康主政后,日本人基本上太平了下來,人都富足起來,于是這貨物價格更是高了三層不止。趙泗聽后很高興,忙拜托三浦幫忙找買家,自己立馬回去等消息了。

等趙泗回來的時候,船上已經占滿了日本人,找到老李一問,才知道。原來老李自然是認識不少日本商人的,大商人雖然不多,但是那些小商小販就多了去了。他找了幾家后,還拉這船員到酒肆茶館,賭場妓寮四處散播消息,說是來了艘大明船拉了一船上號的絲綢。于是得到消息的日本商人,都紛紛來到了船上,生怕晚了搶不到貨物。

趙泗沒跟老李頭說上幾句話,他就被一干日本人拉走了,看著他們對著老李頭嚷嚷,趙泗真聽不懂,便又拉他回來問。老李頭現在腦子都有些大了,回趙泗說,這個高個的說要兩包生絲,那個矮胖的要三包絲綢,這個要務必給他五包,那個說加錢都要拿下。

眼見老李頭又被拉走了,趙泗有些慌神了,這樣子看來是不愁賣不出去貨了,可現在愁的是到底要賣給誰。而且現在不管是賣給誰,都是注定要加些加錢了,但是到底加多少呢,還真是不好做啊。偏巧這時候三浦來了,他帶來了五六個大腹便便的日本人,這一看就是大商人,其中幾個趙泗還見過,跟潘月的船有些生意往來。

趙泗忙去迎了上來,這幾個日本人就比那些小商人有出息了,他們不屑去擠一身臭汗到人堆里去吵鬧,只是淡淡的跟三浦談論著。趙泗忙問三浦說什么,三浦告訴他,這幾個人說,他們是自己拉過來的,不會白跑吧。

趙泗抱歉的指了指那群人,問三浦:“這可如何是好啊,眼下只怕貨物不夠啊。”

三浦道:“這還不是好事,難道賣不出去就高興了?!?

趙泗道:“唉,話雖然是這么說,可眼下賣這個不賣那個,必然要得罪人啊。我們生意人講究的是和氣生財?!?

三浦笑道:“這樣吧,我給你出個注意,不如競價價高者得?!?

趙泗猛喜道:“對啊,這不是拍賣嗎,我怎么沒有想到,正該如此??晌乙矝]有搞過這個啊,到底怎么拍沒有個章法啊?!?

三浦道:“這個我也沒有見過,只是原來在家鄉的時候,偶爾會有些稀罕物價在酒吧或者廣場等的地方,有人搶購時候會競相飆價?!?

趙泗于是喊了老李頭過來,這時候被糾纏的老李頭正巴不得能脫身呢,忙應著跑了過來。趙泗告訴了老李想法,然后說叫幾個年長的有見識的船員,在喊幾個日本商人大家一起商議一個折中的辦法。

最后有十數個有身份能服眾的,都聚集在船長的艙室里議論起來,開始有大商人打算幾個人合伙提高三成價格全部包銷了??呻S即那幾個小商人就反對起來,說是這樣不妥,要是能給自己幾個絲包他情愿加價四成。吵吵鬧鬧了半晌,趙泗一個叫索輝的手下提出分包賣的主意,讓大家比較信服。

這次趙泗帶來的貨物由于時間倉促不很齊全,本來日本人最喜歡大明的東西無非生絲、糖類、書籍、中藥、瓷器,這次由于匆忙只來得及采辦了生絲,絲綢和中藥,其他都沒有貨。

趙泗忙安排下去,讓人慢慢把貨物從艙里搬運到甲板上,先是搬生絲。先搬些賣掉了在搬,這樣本來是因為甲板上人多,不夠放,結果反而弄的日本商人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貨,開始還好點,到后面那價喊的就有些控制不住的樣子了。甚至幾個絲包的價竟比平時,高了兩倍不止。不過這也只是例外,但大部分的貨還都是比平時高出許多的,最終生絲的總價就比平時能高出三成。

賣完了生絲,大家也都有了經驗,從容了不少。接下來是絲綢,日本雖然也能產絲綢,但是以來自身產的生絲就不夠,而大明的絲綢不但便宜而且質量比日本要好很多,所以一般的日本人都喜歡直接使用大明絲綢。而且跟生絲不同,絲綢基本上馬上就可以做為年貨銷售出去,而那些生絲頂多就是為了填補年后一小段時間明朝商人不能來的短缺的。因為這個原因,絲綢比生絲賣的更搶手,最后價格生生高出了五六成之多。

后面的中藥也賣了個好加錢,不過中藥本來用量就不大,所以對總價影響不大。

最后算算賬,總共賣出去了六萬兩,即使扣除船工的工資以及船上開銷,甚至算上船的折舊,少說盈利也有四萬兩,相比本錢這可是四倍的利潤啊。要知道平時販賣日本的貿易也就是三到五倍的樣子,三倍是常有,五倍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這次的收益趙泗是滿意了又滿意,尤其這是自己第一次拉船起航,算的上是開門紅了。晚上高興的趙泗忙讓老李頭給三浦送去了五百兩銀子,算是酬謝,而老李頭也說不少朋友幫了自己忙,也做了禮單。

自己手下這幫子人每人也賞了幾兩銀子,尤其是索輝,他提出分包拍賣后,還主動請纓來主持了起來,弄得也井井有條。

趙泗對這年輕人還算滿意,不僅額外賞了他五兩銀子,還把他叫到跟前問道:“你還識字啊?!?

“是,小人跟師傅學得幾個字。”

趙泗點頭:“你以前是干什么的?”

“跟師傅在茶樓說書?!?

“說書?”,趙泗笑道:“那不挺好嗎,怎么想到要下海討飯吃啊?!?

索輝道:“說書養不活兩個人,師傅年紀大了,不想搶他飯碗?!?

趙泗點頭道:“不錯,以后好好干,多跟老李頭學些本事。等將來我的船隊擴大了,給你做個船長?!?

“謝東家栽培。”

······

第二日趙泗習慣性的四處拜訪胖友,三浦那里照樣跟他那兩個朋友喝了些小酒,梅爾基奧聽說趙泗有了船后,很感興趣,打聽了許多。大商人佐藤那里到有筆生意,佐藤說他的礦石最近壓了一批銅,問趙泗有沒有興趣。趙泗這時候想起自己那次帶蠟燭的教訓,謹慎了許多,便推掉了,打算回到大明后看看有沒有銷路,找好了買家后在說,典型的不見兔子不撒鷹。接下來有去拜訪了幾家商人,其中幾個正是剛剛跟自己做了生意的,他們都表示下次趙泗再帶貨物過來,還可以去找他們。

第三日,趙泗該拜訪的也拜訪了,而船上的工人也玩的都玩了,手里的私貨也都處理干凈了,就要起航。這時一個人來了,正是那個荷蘭人梅爾基奧。

他一見面就對趙泗說了句話,讓趙泗非常驚喜,他說:我以后跟你一起干。

※※※※※※※※※※※※※※※※※※※※※※※※※※※※※※※※※※※※※※※※※※※※※※※

網上看到有資料傳葡萄牙從事明朝到日本貿易,有五到十倍的利潤,但是同時荷蘭把大明的生絲運到歐洲才三四倍的利潤。所以感覺五到十倍有夸大,本書采用三到五倍認為比較合理。另外對生絲的價格有些迷茫,網上資料顯示162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以每磅4盾的價格采購一批臺灣生絲,運到歐洲市場后售價為每磅16.8盾,毛利率達320%。查了相關資料,一磅是四百多克,而中國兩那時候是四十克左右,荷蘭銀盾是十克左右,換算一下就是一兩銀子可以買一磅也就是十兩生絲。還有記述當時200噸左右的荷蘭商船一次裝載30萬磅的生絲回航歐洲,這價值就是30萬兩,他們在在大明一次交稅是五千多兩,稅率差不多是百分之十五。在各國來華商人中,葡萄牙人從明政府獲得許多獨享的特權和豁免。[一艘200噸的葡萄牙商船首次來華時須向海關繳納水餉(即噸位稅)1800兩白銀,以后每次來華就只需繳納水餉600兩白銀;而其它國家同樣噸位的商船,每次來華貿易均須繳納水餉5400兩白銀。]——截自百度。

按上面的資料計算,興安永固是一千噸級的船,按照荷蘭船的比例,這樣一次可以裝載生絲150萬磅,價值一百五十萬兩。好像太恐怖了,有這樣的利潤看來明代海商沒有泛濫證明大明的百姓和商人真是太乖了。本書中一次利潤也就幾萬兩,本人還覺得有些YY,可如果按照資料本人仿佛太保守了,所以歷史證明有時候整理數據那些專家才是YY的大師。

而且許多專家對當時的估計都有很大偏差,有的說當時每年有數百萬兩白銀流入中國,有的估計高達幾千萬,本書對這個不做討論,反正有著賺不完的錢就好了,不過偏向每年有千萬左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仲巴县| 罗平县| 横峰县| 五原县| 石阡县| 西畴县| 新乐市| 乐业县| 承德县| 清远市| 林甸县| 曲松县| 莱西市| 申扎县| 兴业县| 逊克县| 舟曲县| 华蓥市| 黄冈市| 绥化市| 九龙县| 延庆县| 泰顺县| 琼海市| 射阳县| 巴林左旗| 宝丰县| 丹棱县| 玉山县| 即墨市| 禄劝| 大埔县| 台前县| 冀州市| 榆中县| 彭州市| 苏州市| 博客| 龙州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