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計破大馬士革(一)
- 南海王爺
- 郁西
- 5240字
- 2011-05-29 20:00:44
遠在法國的黎世留可不知道趙泗對他的鄙夷,即使知道了大概也不會在乎這一點。他在乎的是取得國王的信任,而他了解這個國王,這是個雄心勃勃的國王,取得這樣國王的信任并不是僅僅靠那些寵臣的馬屁能夠成功的,你要展現你的能力和為國家牟取利益的意愿。相比于能力或許愿意為國家牟取利益的強烈意愿,更能得到這種國王的賞識。
路易十三這個國王說起來和現在還沒有出生的康熙大帝是有些相像的,他幼年繼位,由母親攝政,但是機智敏捷,頗有能力。他母親是來自意大利托斯卡納公國的美第奇家族公主瑪麗亞·德·美第奇,此人非常貪婪權位,非常奢侈,非常喜歡享樂,又有些跟慈禧太后相像。當康熙遇到慈禧,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毫無疑問即使是親生母子也會由于權力起爭斗。
當路易十三到了執政年齡,他攝政的母親對此置之不理,絲毫不在乎這個十二歲的未成年人,瑪麗繼續以他的名義統治法國。權力還助長了她本來就奢侈的天性,影響了她的判斷,她橫征暴斂和寵信一干來自意大利的諂媚者讓她非常不得民心。路易十三則隱忍不發,暗自培植自己的心腹,手里的力量日漸強大起來,并開始策劃從瑪麗手中奪取權力。終于暗殺了瑪麗的心腹丹斯利侯爵,流放了自己的母親瑪麗·德·美第奇到布盧瓦。可沒想到在那里,瑪麗開始煽動反對她兒子的叛亂。
就在此時,黎世留聯系上了瑪麗,他代表瑪麗來跟路易十三談判,這時候這一對同樣野心勃勃的君臣見面了。在談判的時候,黎世留卻背棄了自己代表的王太后,反而轉向了路易十三,因為他看出跟著路易十三才能有大作為。最終瑪麗被徹底壓制下去,路易十三牢牢掌控了法國大權。可這時候路易十三并不信任黎世留這個兩面派,他把黎世留流放了。此時路易十三十四歲。
黎世留明白自己無法得到路易十三的信任,但是他不是一個容易想困難屈服的人,而是善于利用各種機會來克服困難,他抓住了提埃玻羅的那個計劃,把路易十三吸引住了。因為他向路易十三證明了,自己是心向法國的,并且有能力和意愿為法國謀取福利。
當黎世留在亞歷山大得到了趙泗允諾法國取得威尼斯待遇的時候,黎世留就回法國了,軍隊則交給了一個貴族騎士指揮,他知道自己擅長的和不擅長的,軍事這種事情絕對不是他所擅長的東西。而且黎世留知道他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雖然沒能得到亞歷山大港,但是至少是為法國取得了不錯的利益,這就夠了,夠證明自己了。他需要回到路易十三身邊,到法國王庭去,那里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黎世留是個教會主教,但是他的抱負絕對不是宗教,而是權力和政治。他或許是個政治家,不,更確切的說是個政客,政治家跟政客的區別就在于,他們雖然都非常擅長使用政治手段,但是一個是對政治抱有尊敬的態度,而另一個則純粹是玩弄操縱利用政治而已。所以黎世留毫不猶豫的回了法國,而至于軍隊他已經不關心了,那八千法國將士的生死已經完全不在他心中存在了。
果然黎世留回到法國就被任命為首相,開始接觸這個國家的核心權力,也開始他帶領這個國家走向他心目中的偉大的時期。
······
把法國人和貝都因人留在貝魯特后,趙泗帶著剩下的人前往大馬士革,此時他手里的兵力有,不到三萬的火槍步兵,烏力罕的一萬五千騎兵,兩萬多馬木路克仆從騎兵,還有三千班圖黑人戰士,一共七萬人。其中的馬木路克不能指望他們有多大戰力,而三千黑人戰力也未知,趙泗心里真正有保證的戰斗力此時不到五萬。
要說他現在的心情,肯定是復雜的,其中肯定還有悲涼。當初十萬大軍出征,在亞丁犧牲了萬兩多人,在埃及犧牲了不到一萬,在貝魯特在他心中是竟然白白損失了一萬,他不敢想象死者的家人該怎么辦,不該想象自己回去該如何跟他們的家人交代。其實看管了死亡后,尤其是還身在戰場中,那些事情也一般都不會去想,畢竟自己能不能活著回去還不一定呢。
到了大馬士革后,趙泗匯合了阿拔斯的軍隊,阿拔斯本人并不在軍中,他不是那種喜歡沒事就親征的君王,他手下有一幫能征善戰的猛將可以用。阿拔斯不在軍中,并不妨礙趙泗軍跟波斯軍的配合。
此時波斯人在大馬士革城下擁兵十萬,本來他們圍城的兵力是三十萬人,可是奧斯曼人的援軍已經在不到百里外的北方跟他們對峙了快有半年了,所以大馬士革城下只有十萬人主要是為了防備城中軍隊出城去的。早在波斯人圍城不久,奧斯曼人就開始調集周圍軍隊來增援了,于是很快大馬士革的軍隊從一萬增加到了十萬,可同時周邊的城市,像加沙,耶路撒冷,海法甚至包括貝魯特的兵力都被抽調一空。這還不算完,波斯人有三十萬人,還是阿拔斯苦心訓練出來的精銳,而奧斯曼這邊是大軍出征后剩余的衰軍,所以奧斯曼人并不放心,開始從首都和其他地區調集軍隊來增援,其中自然也包括在貝魯特投降的那支沒來得及增援過來的軍隊。
大馬士革西北是一條山脈,不過不高,但是其中有幾個較高的高地,現在也被波斯人占領了。她的南邊地勢漸漸升高,一直延伸到戈蘭高地,東邊則是沼澤地,只有北邊和東北邊是平原。所以奧斯曼人要來救援這里也必然是從北方過來,現在在北面一個谷底中,雙方集中了三十多萬軍隊,來回廝殺對峙了長達數月,可奧斯曼人突不破波斯人的防線不能來救援這里,波斯人也無法消滅奧斯曼人,雙方就這樣僵持著,阿拔斯受不了了,這樣無休止下去,沒打死奧斯曼人拖死自己了。
要說奧斯曼人為什么如此拼命來救援這里,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大馬士革這座城市,依山傍水,并且和平原相接,在這片半干旱地帶是有名的綠洲。從古老的波斯帝國,到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現在的奧斯曼帝國,這里一直都是一座重鎮,甚至還是漢代時候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所以要是波斯人占據了這里,則能很容易的向北方進軍威脅奧斯曼人的中心地帶安納托利亞(土耳其共和國亞洲部分,也成小亞細亞半島),而失去了這里對奧斯曼人來說,不但隨時面臨著波斯的威脅,他跟阿拉比亞其他地區的聯系也將被中斷,尤其是耶路撒冷將不在他們的保護之下了。所以自然而然的這里成了雙方拼死爭奪的焦點。
趙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到大馬士革的,他跟波斯統軍大將阿巴西交流了一番后,阿巴西希望盡早結束這場艱苦的戰爭。而要結束他,最直接的就是攻占大馬士革。為此他們才不停的向國內催要援軍,而阿拔斯實在沒辦法了,才想到聯絡趙泗。
阿巴西的建議趙泗非常接受,同時波斯人拿出了他們的作戰計劃,靠著他們城下的十萬人,即使加上趙泗的幾萬人也是無法拿下這座千年經營的堅城的,所以他們計劃從北方的前線調回十萬人,到時候十萬人防備北方,接近三十萬人以最快速度攻占此城,而大馬士革一旦攻陷,那么前方的戰斗對奧斯曼人來說也就沒有意義了,他們必然自己就撤兵了。
趙泗非常欣賞阿巴西的判斷,他來到這里后,將軍營扎在山脈腳下的山坡上,距離大馬士革只有幾里遠,大炮架在山上完全可以炮擊城市。而波斯人也是這么做的,他們也在山上修建了炮臺,可惜的是圍城時間太長了,波斯距離這里又遠道路也不暢通,大炮此時已經成了擺設。而趙泗還好點,雖然尤二在貝魯特消耗盡了炮彈,但是從載自己來的威尼斯船上還是得到了一些補充的。
于是炮擊在趙泗到來的第三天又開始了。
趁著波斯人調集援軍的當兒,趙泗帶人仔細的查看了這座堅城一圈,看完他大有鴨梨。這城那不厚道了,城高就不說了,你那巨石還那些囂張干什么,一個個壘砌城墻的巨型石塊上還坑坑洼洼的,帶著明顯不知道是那年留下的戰爭痕跡,你這不是在顯擺你的戰爭資歷嗎,仿佛挑釁似的說:小子看看老哥這一身傷疤吧,你可以歇歇了,省省力氣。
要填平這樣一座堅城,不知道呀犧牲多少性命,趙泗突然想起了中國古籍中常有的那些記載,某城圍城數年,人相食,而進攻者死傷幾十萬等等。又想到了見過的南京城,北京他沒見過相比也差不多,眼前這座城就是這樣的一座城,讓人心生畏懼,似乎不能以人力勝之。
但是這座城市也不能依靠圍困解決,因為從幾千年前他們就修建了完善的水利設施,用地下水渠將水引入了城市,而水渠的位置誰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估計波斯人也舍不得破壞,他們還想利用這座城市呢。
因為是偷偷抽調前方的士兵來進攻大馬士革的,所以阿巴西非常著急,僅僅三日就從前線調回了足夠的人。然后不讓那些急行軍回來的軍隊休息,立即催促進攻。趙泗站在山坡上,手拿昂貴的望遠鏡觀看著遠處的戰事。波斯人瘋狂的沖向城墻,雖然城下有專門的火槍兵和弓箭手進行壓制,可城頭的反擊依然激烈。趙泗不時看到大馬士革人開槍放翻波斯人,或者用刀砍死正在攀爬城墻的人,甚至熱油滾木雷石這些東西都有。這種肉搏看的人又可惜,有興奮,實在是太刺激了。
趙泗放下望遠鏡,因為有個波斯人來了,他是來催促趙泗的軍隊攻城的。按照方案,波斯人進攻北面,趙泗進攻南面,而西面則佯攻,東面是沼澤雙方都無法立足。
說實話,趙泗很不喜歡這樣的硬攻,但是他心里總覺得波斯人優先攻擊這座城市完全是因為與自己的約定,卻沒想過波斯人同樣也想要得到這座城市。所以趙泗無法拒絕波斯人的要求,于是命令軍隊進攻。自己也轉移陣地,要去觀察指揮自己的軍隊戰斗了。
還好自己的軍隊比波斯人好點,不用被軍官催促著用人命去填,說實話趙泗也填不起。只見整齊的軍陣緩緩的移動,在大馬士革守軍的火槍射程外停下腳步,而身后的炮兵也就位,裝填炮彈,瞄準城頭。這些炮兵本來都是經過長期實彈射擊訓練過的,在加上已經打了一年多的仗,此事一個個對大炮的熟悉程度到了驚人的地步,往往憑感覺也能打出很有水準的彈道。
一時間大炮一起,城頭就被壓制了,沒有一個人敢再抬起頭來。把這一切看在眼里的趙泗,不由的有些寬慰,大馬士革的守軍現在也是疲兵了,相反自己的士兵雖然也在一直戰斗,但是中間好歹也有不少休整的時間。借著炮兵壓制的一瞬間,早已裝填好了步兵,搶上去開槍繼續壓制。為了壓制這些人,不得已步兵分隊進行射擊以求得持續的火力。
當自己這邊的壓制差不多時候,早已急不可待的幾隊騎兵立即縱馬飛向城門,他們下馬扔下一堆堆火藥,然后點燃引火的棉線(與火繩槍的火繩一樣,都是純棉搓成的棉繩,不同的是沒有用尿浸泡過),又飛速退回來。
當火藥爆炸后,趙泗發現早已在戰斗中破破爛爛的城門竟然沒有被炸毀,不由的嘆息可惜。不過這時候壓制依舊繼續,只不過城上已經能從火槍兵,和炮兵發射的間斷中反擊了,趙泗的海州軍開始了有死傷。又一輪壓制后,騎兵繼續縱馬到城門外,這時候他們扔的不是火藥了,而是一瓶瓶的酒,把城門徹底浸透后,一把火點燃了。
等火燃盡,趙泗目瞪口呆的開著城門洞,他發現除了木頭門外,里面的守軍竟然把城門用石頭堵死了,這讓人怎么玩,難道像波斯人那樣也架云梯嗎?自己可從沒打算過這么做,云梯都根本沒有準備。無奈趙泗傳令,讓炮兵推進大炮,就對著城門洞轟擊,一定要把石頭都炸開了。
上百個炮兵得令后,迅速推著大炮前進,直到城外十丈處,十幾門跑,平放對準城門,點火開炮。這時候城上的守軍,瘋一般也不躲避了,紛紛向炮兵開火。一時間損傷慘重,哀嚎聲不斷。不過總算是開炮了,趙泗眼睛都不眨一下,緊緊盯著城門,結果失望的發現,城門完好無損。就這一刻的功夫,近百個炮兵已經被射殺完全,海州軍不氣不餒,又幾十個炮兵上去,繼續著這個動作,裝填開炮,死傷,繼續有人頂上去。短短半個時辰里,足足死傷了三百多炮兵,趙泗的炮兵本來就不多,平時打仗都把他們當寶貝,從不肯讓他們近距離冒險,可一次就損傷這么多,如何不心疼。眼看著還有炮兵上前,趙泗實在忍受不了了,命令撤退。
一天的攻擊,不說炮兵,其他人也是死傷慘重,城下負責壓制對方的火槍兵足足死傷了兩千多,傷五千,趙泗感到自己人的士氣打落,要不是他們平時訓練的時候都是機械到不能機械的地步,估計現在都承受不住,即使自己不下令都要后撤了。仗打了這么長時間,早已經沒有了完整的編制,甚至沒有一個小隊是完整的,光整個建制消失的千戶都有三個。
······
海州軍雖說損傷慘重,但是波斯人就更慘了,他們僅僅一天時間就傷亡兩萬余人,而他們的將領們對這個似乎毫不在乎。當晚的軍事會議上,要求第二日要發起更加猛烈的攻擊,相信一定能很快拿下。如果一直按照這樣的強度攻擊,趙泗也相信能拿下這座城池,但是那時候自己呢,估計也給打殘了,還怎么來應付奧斯曼人后面的攻擊。
晚上趙泗回到自己軍營,去看望了傷病,看到他們一個個痛哭的神色,撕心裂肺的呼嚎,和無力的呻吟,趙泗心里十分不好受。這些人有的是被對方火槍打傷,有的是被弓箭射傷,傷在弓箭下的還好說,雖然箭頭上可能有倒鉤,但是忍住一時拔出了箭運氣好的還能活命,但是傷在火槍下的,就完全看人品了,即使是一個不大的,也不在要害上的傷口也有可能要了性命,因為對方用了許多鉛彈,而鉛是有毒的。
看著士兵的慘象,趙泗無可遏制的決定,不能在這么打了。一定要想個好辦法出來。
第二日一早,波斯人繼續來催戰,趙泗拒絕了,可是他還沒有找到好的方法,雖然他一晚上沒有睡著。
波斯人很生氣,第三天又來催戰,趙泗還是拒絕了,說自己軍隊死傷慘重,需要休整。
第四天,波斯人還來,趙泗沒見他。第五日,波斯人來請他,說是他們將軍有請,趙泗沒去,即使他要去,手下也不放心他去的。第六日,無事。第七日,趙泗主動去了波斯大營。因為他想到一個或許可以破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