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苦茶飲盡,關師古開門見山,“第一,我要見大都督。”
謝芳演更痛快,“沒問題,此戰之后,想來大都督會單獨召見你,以慰淮北子民心懷。”
關師古一愣,咋個意思?
召見我,是慰淮北子民的心懷?
這是什么神仙邏輯?
謝芳演知道他不懂,撿直解釋,“淮北的子民,只要還在漢唐之土地的活著,大都督都會善待,讓天下人看著。”
關師古微微瞇眼,卻沒有再繼續,而是說第二,“第二個,關某家小以及軍士家人希望你們能盡力……榷場的遼人交換我是知道的。”
謝芳演這次還是很痛快,“沒問題,不管付出多少,必定讓劉豫眼紅。第三就不用說了,歸順我龍亭區,你的兵還是你的兵,只要你聽令行事即可。”
關師古呆了一呆,隨即想到苗傅、劉正彥、楊析中、王善、張用等人,確實沒有交出兵權。
龍亭區的底細滿天下的人各大勢力都在打探,出力最大用心最深的是金、齊。
雖然沒有探清所有底細,至少誰帶兵,以前做什么的,為人如何是探了個底掉。
此后他對著謝芳演拱拱手,“既然如此,謝將軍有何吩咐?”
他是真不想立即率兵去滑州城下攻打劉豫。
但這就是投名狀。
不打,人家如何信你?
沒想到謝芳演卻說,“立即派傳令兵傳遞消息給劉豫,我料他一定會撤兵。”
謝芳演也不敢亂出主意,畢竟大營里還有費允和他的四千兵,雖然相信崔紅妝,可是能不冒險就不冒險。
一句話,大營不安穩不安全,萬一劉豫有后手呢。
關師古松了一口氣,當下也不能等著酒席了,急忙騎馬出營,派出傳令兵后,吩咐所有士兵就地扎營……
滑州城下就不必細表了,劉豫火速退兵,不是退到大營,而是拔寨而起,回大名府了。
關師古反復只是原因之一,真正的原因是孔彥舟被岳飛一槍刺進喉嚨,然后千刀萬剮,只剩一個骨架掛在澤州城墻上。
傳令兵說十萬兵大敗,跑的遍野都是,幸虧濟州城里戰馬少的可憐,不然估計的死傷大半。
而今,劉豫手里只有七萬兵。
再不走,東齊就要亡國了,國祚……三個月!
一場大戰就此停歇,滑州、澤州迅速恢復平靜。
岳飛上書宗澤,趁此機會要進行夢寐以求的北伐,馬擴東出,王彥北上,岳飛西進,合圍大名府。
宗澤卻嚴令東京城北所有將領……立即前來支援東京城。
東京城已經苦苦抵抗了一個月,十幾萬金軍日夜圍攻,外城二十八訾堡已經被破。
嚴令是全軍!
馬擴、王彥、岳飛、李大正都要來。
滑州、濟州城僅留千余兵馬守城,一偏將留守即可。
馬擴部兩萬、王彥部兩萬、岳飛部兩萬,李大正部四萬,十萬人馬在龍亭區匯合。
這時更多消息傳來,大宋右相、江淮宣撫使杜充杜公美向金軍獻上鄭州城,降了金兵。
杜充作為宗澤副手,為何成了右相?
概因宗爺爺通電全國,康王懦弱不可君天下。
趙構雖然咽下這口氣,卻不能再讓心懷大宋的仁人志士再聽宗澤的話了。
所以給杜公美火速升官。
這下好了,大宋右相降了金庭。
全天下都在看趙構的笑話。
要知道按照宋金盟約,淮北本就是大金的,杜公美完全可以單騎過淮水,老老實實去做大宋朝廷的副相。
沒想到他居然投降大金,笑死。
有兩點意外。
一,這一戰,金兵腐化嚴重,戰斗力迅速減弱,金庭急需漢人大官來制定漢制,所以杜充其實是先被軟禁,好話說盡,連一天一夜沒堅持住……
二,趙構雖然升了杜充的官,可是他麾下的兵馬卻是聽宗爺爺的,都是誓死抗金的勇士,杜充一走,這些兵馬往東京城而來,卻被完顏宗弼·兀術率軍圍殲。
這一戰的慘烈之處遠遠不止于此,金軍誓要畢其功于一役,用大量的金銀牧場牛羊官職美酒佳人引誘金兵,提升士氣,舊遼兵死干凈了牧民親自攻城,數日間兵馬損失超過兩萬,全都是棄馬攻城的純血金兵。
雖是守城,東京城士兵死傷也很多,拔一處訾堡,軍民皆殺。
統制官張偽戰死!
統制官劉衍戰死!
統制官丁進戰死!
東京城風聲鶴唳!
宗澤滿頭白發披甲上陣。
至建炎三年四月,東京城已經死了七個少將統制了。
逐漸凋零!
……
帳篷里所有將領聽完東京城信息,大都是忐忑不安的心境,但是所以人都沒說話。
宗爺爺沒說誰掛帥。
前鋒、中軍、后衛,后勤補給都是誰,通通沒說。
可以說是情況十萬火急,但也是一種考驗。
按資歷,在這個場合,沒人點出的話,李大正不能有只言片語,在座的隨便拎出一個,戰場經驗都在他之上。
但是……
“龍亭區愿做前鋒,率先趕援東京城。”
李大正起身,肅容說道。
他認為,十萬人一窩蜂沖向鄭州、汴梁戰場,那是對士兵的極度不負責任。
可在這商議商議去,也不是辦法吧?
李大正的行為被許多人嗤之以鼻,卻也佩服這個態度。
后宗澤時代,都是統制官,誰聽誰的?
岳飛起身,“各位前輩,岳飛乃是后進,當此危難之際,飛亦愿以身臨戰,當仁不讓做這先鋒官。”
一共有四部,此刻有兩部愿做先鋒,其中一個還是擁兵四萬的李大正。
馬擴與王彥對視,皆是微微頷首,二人都選擇了李大正。
這個時候,正是齊心協力共抗金軍之際,所有的小心思都被大勢壓在心底最深的角落。
李部擁有攻城弩弩炮和兩響火炮,犀利見效快,確實是前鋒的最佳選擇。
回到各自營盤,李大正立即宣布啟程,先鋒同行者計有謝芳演、王善、李成、楊析中、戴旅、崔紅妝。
共計兩萬六千人。
這一部,李成為先鋒,李大正坐陣中軍,其余兵馬護衛左右,星夜兼程趕赴東京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