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年,皇帝又派了葉大將軍出征。
本來葉冷霜還是不明白的,但是當他聽到皇帝第三次派葉大將軍出征的時候他就明白了。
皇帝只不過是怕將軍府勢力過大,威脅到他的位置罷了。
不過可惜了,這個位置他可坐不住。
.....
經過兩次戰爭,葉冷霜和葉辰安早就混了個副將的位置。也慢慢的能跟葉大將軍打個平手了。
葉大將軍對兩個孩子的成長感到欣慰。
他們又一次打了勝仗,可是葉大將軍的兵越來越少。
葉冷霜幡然醒悟,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再這樣下去他們將軍府畢定完蛋。
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造反。
葉冷霜把這個想法立即告訴葉大將軍。
葉大將軍最開始還是不同意的。
“怎么可能?我們世代忠誠,皇上再怎么也不可能害我們吧?”葉大將軍對于葉冷霜想造反的事感到很驚訝。
“怎么不可能?帝王都有一定的疑心。就算我們再怎么忠心耿耿,也不會任由我們的勢力繼續漲。”
“畢竟我們也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造反,而他當然要掐斷這個苗頭。”
“既然他想要害我們,那我們為什么要忠誠?難不成把命送給他?”
“父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這是他找來的。”
葉大將軍被葉冷霜說服了。將軍府的命運齒輪從此開始轉動。
.....
現任皇帝是個昏君,只顧著吃喝玩樂。自己的錢不夠用還挪用公款,最后那些錢還得用收稅的方法填補,令百姓不滿。
葉冷霜就是利用這件事來獲取民心,順便征兵。
葉冷霜將這些兵留在民間培養,以免讓皇帝發現。
.....
有一些朝臣也因為被打壓而對皇帝心生怨恨。
而葉大將軍負責籠絡這些人,讓他們和他一起造反。
.....
在這樣的情況下,葉錦安迎來到他的及笄禮。
深受自己妹妹洗腦的葉錦安突然有感而發,做了一首詩。
這首詩表面上在歌頌國家的偉大,卻在暗地里諷刺皇帝的昏庸無能,國家的腐敗。
但這卻無一人發現。
在此之后,人人都稱她為京城第一才女,也有許多人求娶葉錦安,不過都被葉大將軍一一回絕。
.....
又過了一年,他們的造反計劃,也在進行最后的準備。
葉大將軍和其他武官已經囤好了足夠的兵。
葉冷霜在民間的也在經過了葉辰安親自訓練之后變得強大。
而葉錦安也沒有閑著,她經常出入各種各樣的詩會認識各種各樣的文人。
葉錦安利用他們的興趣愛好給他們洗腦,例如在那些詩篇中添油加醋的寫國家的現況。
其他人也漸漸被他葉錦安服,跟著他一起諷刺國家。
當然,皇帝和他身邊的人不是蠢的。很快就明白了這些詩詞中間的含義。皇帝震怒,命人打壓這些文人。
皇帝的行為更加引起眾人的憤怒,那些文人已經不再偷偷的寫這些,而是大膽的寫,甚至還親自交給皇上。
皇帝越加憤怒,于是下旨處死他們。
而這件事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百性們終于忍不住了,開始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