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陽周朋黨
- 大秦:贏家王孫,開局替父就藩
- 俗人老白
- 1998字
- 2023-08-26 09:19:20
是夜,陽周縣長姚倫、縣丞杜滌、獄曹掾蒼、百將漆、百將井等陽周縣上造以上爵位者齊聚陽周君府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一時間好不熱鬧。
當然,羋揚為了避嫌并未列席,同樣沒有出席的還有主吏掾羋喜、兵曹掾騁等。
不過,恐怕連贏振也不曾想過,今日一番惡趣的戲弄,竟會令羋揚從此成為上郡官場一個笑柄,“狗仗人勢”這一理應于一千多年后方才問世的典故,竟就此口口相傳,成為世人引經據典的出處源頭。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贏振并不關心!此時此刻,他更關心的是眼前這幾十名深陷傳杯弄盞難以自拔的掾吏。
經過近十天的接觸與調查,加上今天陽周縣寺對羋揚的一次試探,贏振將陽周縣的官場現況了然于胸的同時,把本地勢力劃分為三個具體的小圈子。
首先排在第一序列的,是以陽周縣長姚倫為首的姚派,主要人物由獄曹掾蒼、百將漆、工曹掾、田夫等,占據著陽周官場近一半的重要位置,但這一派系內部不合,私底下小動作不斷,甚至極個別情況時會鬧到公堂之下,為此沒少讓姚倫費心居中調解。
其次是以縣丞杜滌為首的杜派,骨干力量有戶曹掾豐卓、北郊鄉嗇夫賀、倉曹掾等。
這一派的特點是,以首腦人物為絕對領袖,亦如今天這般杜滌一個眼神,戶曹掾豐卓便毫不猶豫向羋揚開火;其在基層鄉、里中亦極具影響力。
最后是以羋揚為首的羋系,核心成員有主吏掾羋喜、兵曹掾騁。
憑借其縣尉一職這得天獨厚的優勢,還拉攏了駐軍三百將之一的瓦,及部分中層軍佐,在軍方擁有相當分量的話語權;
另外功曹掾的位置亦是十分重要,乃陽周各曹之首,民治方面是繼縣長、縣丞之后第三人。
三派之中,與贏振關系最惡的,無疑是以羋揚為首的羋系,且由于涉及更大的國儲之爭,絕無緩和的可能性!
以杜滌為首的杜系,屬本地派系,亦是實干派,其麾下無論戶曹掾豐卓、還是北郊鄉嗇父等都是實干家,經今日縣寺與羋揚一派交鋒后,與贏振關系最友善。
至于以姚倫為首的姚派,毫無疑問是陽周官場影響力最強的一派,這是他身為本縣一把手的天然優勢,不過這一派與贏振的關系,隨著今日姚倫刻意的維系羋揚后,顯得撲朔迷離,說不上疏遠,但也談不上融洽。
當然除上述三派外,還有隱匿而松散的派系,即三不沾派,典型人物百將井,雖是軍旅出身,歸在縣尉羋揚下轄,卻和三個派系毫無瓜葛,甚至經此一事后,兩方關系勢必加劇惡化。
“小小一個陽周,朋黨山頭、人情世故絲毫不比咸陽遜色啊!”
望著醉倒東倒西歪、倒頭酣睡的眾人,贏振舉著酒盅透著恍若白晝的燭光觀察其中紋理冷冷道。
秦律:“嗇父之送見它官者,不得除其故官佐、吏以之新官。”嗇夫被調任其他官府,不準把原任官府的佐、吏任用到新任官府。
公孫鞅以為憑借這一條,就能在秦國杜絕山頭主義、朋黨團伙。殊不知在實際情況中,人情世故、朋黨團伙的影子處處顯映。
以羋揚為例,他的翁夫乃九卿之一的少府、左更爵羋宸;羋宸的背后是他的姊丈,安國君贏柱。
其下主吏掾是羋氏的族人,兵曹掾騁曾是安國君之子、公孫傒的短兵侍衛,今日之后贏振又發現姚倫這個平日里一貫愛和稀泥的家伙有心維護羋揚一派,深究一下或許會有意外收獲。
每每想到這兒,贏振就對情報來源的匱乏唏噓不已。
他麾下,五十名短兵親衛加上向通毫無疑問都是忠心耿耿,只是這些人身上殺氣太重,行伍色彩極為濃郁,并不適合處理細膩的情報工作。
這就導致贏振對陽周官佐的了解,要么是來自雍城其父陽周君處的協查,這一來源信息最準確、最權威,同樣也是最耗時,最周折;
要么是當地人盡皆知口口相傳,這種來源最便捷,但也最顯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要么就是重金收買知情人,不禁隱匿性較高、而且較為便捷,不過這種來源可遇不可求。
即便有幸遇到,對方開的價格亦未必能令尋常人接受。
好在,贏振并沒有這個煩惱,因為就在昨日,贏振來到大秦的第一桶金,正式運抵到陽周,交割在他手中了。
原來,由于就藩任務緊迫,贏振一月初從咸陽出發時,除了五十名短兵親衛,隨身只帶了少許半兩錢。
其大父秦王賞賜給他的錢糧、翁夫送他的五年陽周食邑、咸陽各級高官奉上的“喜錢”,以及這十幾年身為王孫的金銀細軟等都在后方。
贏振當初遣滕由膚施逆旅原路返回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催促這批錢款盡快抵近。
眼下,隨著這筆巨款入庫!贏振霎時富得流油了,有錢九十萬,金百七十鎰、藍田玉石五十塊。
若是將這筆財富換成糧食,以上郡粟米一石二十五錢為例,大概夠陽周上下兩萬余人吃半年的;
若換成兵刃用以裝備軍伍,打一場千人規模的戰斗亦綽綽有余。
其富碩程度頃刻間將縣內幾家豪強富戶碾壓,成為妥妥的陽周首富;
除浮財之外,陽周君贏倬還貼心的為他的寶貝兒子準備了不少粟米、美酒、錦緞等由其自行支配。
今夜把一眾陽周官佐灌醉的,便是這種由精糧所制,經地下十年窖藏的美酒,名曰【雍城釀】,曾是宮廷特供,后來制作方法流落民間,但即便如此,也非王室勛親之尊享用不起。
當【雍城釀】被奉在眾人目前的那刻,濃郁的酒香便霎時勾起肚中的蛔蟲,為此預備的一百壇美酒,遂一夜間被眾人消化掉。
酣睡入夢后,嘴里還不忘叨念著:“好酒!真是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