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勸公安士仁身死,落北岸潘璋身亡
- 我有一座英靈殿!
- 長信侯
- 2589字
- 2023-08-29 18:49:58
大火在江面上熊熊燃燒,吳軍亂作一團,呂蒙已經感到有些無法控制軍隊了。
畢竟東吳的部曲制影響比之季漢曹魏更加濃重,若是順風局還好,一旦處于劣勢,很可能就會為了保存實力只顧自己。
畢竟在東吳,講話要看實力,而兵力就是實力,不會有誰愿意拿自家的部曲替別人擋槍。
所以當前陣的吳軍陷入火海后,后方的吳軍不僅不接應,甚至還抓緊機會利用他們燒起來的時間抓緊起錨揚帆,調頭退走,一時之間各家各自指揮,各自爭路,場面混亂不堪,先前吳軍的船只懸停江面,本身為了拋錨穩定就離的不遠,此刻慌亂之下,不少奪路而走的船只撞在一起,反倒愈發指使不動,不少被逼急了的吳軍甚至互相謾罵了起來。
別說呂蒙了,當年合肥城下,被張遼打懵了之后孫權都喊不動這些各家的部曲,他一個都督又哪來的本事?
不過呂蒙畢竟是宿將,首先穩住了本陣周遭的吳軍,旋即立即下令,讓韓當周泰等將各自指揮部曲,趕緊靠岸。
同時還狠下心腸,拋下了靠近前軍的部分,讓那些大抵是跑不掉的船只堵住江面,免得火船進一步波及后隊。
這一舉措有效的挽回了損失,反應過來的吳軍開始向東敗走。
可就在這時,早就和李世民約定好信號的公安部隊眼見著江上火起,果斷遣船出城,在江面上潑起了菜油等引火之物,又是一道火墻在江面上熊熊燃燒。
可憐吳軍前狼后虎,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結果回過頭來又是一道火墻,此刻不少因為混亂和主將失去聯系的部曲甚至混亂,拼了命的試圖靠岸躲避大火。
呂蒙則咬碎了牙,此刻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上岸一條路了。
他越想越氣,真恨不能把傅士仁抓來當場砍死。
而傅士仁帶著少許親兵,連忙向他靠攏表起了忠心。
在他看來,這次肯定是糜芳那狗賊又反水了,畢竟他傅士仁不過是久隨劉備的宿將,但糜芳可是國舅,糜家對劉備有大恩,說破了大天也不會拿他怎樣,所以這次一定是糜芳賣了他騙吳軍前來換軍功。
他的說辭,呂蒙雖然覺得有理,但也只是將信將疑,看在傅士仁拼命保證在船隊后方點火斷了吳軍退路的絕不會是他留在公安的部曲,情急之下,呂蒙也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讓傅士仁領著少數部曲打頭,去勸公安開門接應,先給吳軍找到一處穩當的落腳點。
傅士仁領命先行,而呂蒙只能焦頭爛額的指揮諸軍靠岸,可惜風勢太大,西北風把不少吳軍船只吹了出去,再加上水流湍急,又在慌亂之下,還要躲避火墻,不少吳軍只能無奈的擱淺在了北岸。
而就在這時,李世民領著精兵殺到,呂蒙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落在北岸的吳軍遭到攻擊亂作一團。
眼看著局面愈發不可挽回,同樣被刮到北岸的潘璋連忙打起了大旗,以自家部曲為核心,就地收攏部隊抵抗。
無數被烈火驅逐上岸的吳軍被他組織起來發起抵抗,而呂蒙盡管有心支援,但此刻前后都有大火,船隊顯然是保不住了,如果靠了北岸,關羽又走漢水南下,那自家大軍就真的要被憋死在這里。
而靠南岸的話,如果能順利拿下公安,那還有休整的機會,還有再戰的可能。
畢竟公安以東都已落入了吳軍手中,還有荊南三郡支持,也可以再呼喚夏口水軍前來支援。
哪怕最差最差,公安也不能保,靠在南岸好歹還有退往荊南三郡的機會。
而就在呂蒙組織大軍緊急靠南岸登陸時,傅士仁作為先鋒,也拼死命來到了公安城下。
他的計劃也很簡單,立刻反正!
他剛剛的保證不過是為了脫離吳軍部隊,此刻讓他有了機會回老巢,誰還要和東吳這幫敗犬綁死?
如果在這個時候反戈一擊,說不定還能將功折罪。
作為宿將,傅士仁非常小心,前往叫門都沒親身,只是喚了兩個心腹。
而得到了公安還在自己人的掌握之后,傅士仁總算松了口氣。
看來就是自己留在公安的屬下鎮壓了叛亂后太過緊張,不敢再放吳軍入城。
而等他來到公安城下,又再次打算確認了守門官是自己的部曲。
“傅仁?怎么是你?傅俊呢?”
“家主,賊人是突然襲擊,傅俊不幸戰死了,家主,您快進城吧!不然一會吳軍跟上來了,可就泥沙俱下了!”
聽著城頭喊的真切,傅士仁雖然心有狐疑,但眼瞅著吳軍敗走而來,如果自己再遲疑,就如同所說,不得不和這些秋后的螞蚱綁一塊了。
思來想去,想著到底還是自家部曲站在城頭,傅士仁情急之下,放下戒心,連忙引軍入城。
等他領著百來名部曲進入城中,大門立刻關閉,此時的他也不在乎還有多少部曲在吳軍陣中,也不懷疑城中守軍有問題,大咧咧的盤算著該如何向糜芳宣示反正又不會被順手吃掉,再把這一局做成他和糜芳一起促成。
就在這時,留守公安的關家親衛突然發難,從斜刺里突然殺出,抽刀便砍。
猝不及防之下,傅士仁聽著一聲,“還不動手!”的號令,方一抬頭,一柄快刀就削下了他人頭。
帶進城中的部曲本就是一堆敗犬,此刻又被掩殺一陣,再加上主將第一下就被斬殺,沒多會功夫便盡皆投降。
而跟在傅士仁身后的吳軍憤怒的喊著開門,得到的回應卻只有公安城頭的箭雨。
于是,還在江上掩護著大軍登岸的呂蒙收到了這么一條消息。
傅士仁剛進城就反水了!
這就是個局!
什么白衣渡江奇襲南郡,就是糜芳和傅士仁的甕中捉鱉之策!
呂蒙怒急之下,抽刀沖著船幫一陣猛剁,“傅士仁,糜芳!你們兩個狗賊竟敢騙我!你們不得好死!”
罵了一聲,一口濃血噴出,險些步了他周都督的后塵。
好不容易被近侍救下,北岸那邊又傳來風聲。
雖然潘璋組織起了抵抗,但本就是一伙敗軍,哪里擋得住風頭正盛的李世民所部?
更別說荊州軍已經不止一次被吳軍背盟偷襲了,此刻也算是新仇舊恨一起報,各個殺得興起,打的吳兵肝膽俱裂。
更別說李世民驍勇無比,馳騁著駿馬,領著幾十名關家親衛反復沖陣,但凡有成群結社的吳軍都難逃一擊,左沖右突之下,落在北岸的吳軍甚至沒法組織起什么大規模的抵抗。
潘璋也看出來了李世民是漢軍的主心骨,先是一面遣心腹執著自己的大旗引誘其沖陣,暗地里則和百來名親衛準備伺機偷襲斬將。
可他這點伎倆哪里哄的過李世民?
只見李世民先遣吳班砍了他的大旗,趁著潘璋伏兵殺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又給了潘璋一伙一記背沖,徹底將其打垮。
可憐潘璋慌亂間瞅見塊大石,連忙跳上去準備組織起因為混亂而準備四下逃散的部眾。
可才當踩上一腳,都沒來得及開口,就被李世民一箭封喉直接帶走。
一雙眼睛睜的老大,那叫一個死不瞑目。
到死他都想知道,那漢軍指揮到底是誰,糜芳是不是假意反水。
而在南岸的呂蒙,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北岸潘璋的大旗被砍倒,一眾吳軍狼奔豸突,倉皇逃竄,由著漢軍追逐砍殺。
“傳令前軍!不惜代價!一定要給我拿下公安!”
已經快氣瘋了的呂蒙下了軍令,他現在只能寄希望于攻下公安后保住先前的戰果和大軍的退路。
不然此刻船只補給盡喪,哪怕漢軍不追過來,他們的部眾就算去荊南三郡也只怕要折損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