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伯,大東,串爆。
張默平把這三個人挑出來,其他的各個堂口老大或者元老都不放在他眼里。
這三方勢力各有優劣,要利用哪一方勢力,才能更快速發展呢?
“叔父輩的串爆你知道多少,跟我說一說。”張默平對串爆還是更感興趣一點。
大D一直老實的待著,不敢打擾張默平的思考。突然聽到問話,趕緊絞盡腦汁回想關于串爆的信息。
“串爆是最有影響力的叔伯之一。他的小弟是魚頭標,勢力在屯門和元朗都有一點。聽說手下有個叫飛機的很能打。主要是賣粉的,很有錢。”
張默平心里已經有了一番計較。鄧伯始終是和聯勝必須要跨過的一道坎,應該去會會面。
“那就這樣吧!這件事我再好好想想。大D你在這里睡一覺好了。”
一個眼色傳遞給阿布。阿布一個箭步躍到大D身后,一手刀下去把他打暈了。
“哈哈哈,干的好。我們的默契真是越來越好了。”
把白虎面具給大D戴上,捆綁嚴實后塞到床底下。張默平在阿布目瞪口呆的眼光中,變身成了大D的樣子。
“上次大開殺戒,閻王爺給的獎勵。老鼠殺多了也惡心,以后專門干那些頭目了。”
看不清楚面具下阿布的表情。張默平拿出大D的手機,立刻撥通了鄧伯的電話。
“是鄧伯嗎?聽說您找我,我立馬就給您打電話了。”
“是大D啊!這兩天你干的不錯,有沒有興趣和鄧伯喝個茶?”
“鄧伯您難得有空,我早就想嘗嘗您的潮汕功夫茶。您說在哪里?我現在立馬過來?”
“好啊!和記茶餐廳,我現在就在這里。”
“好的,鄧伯您稍等,我馬上就來。”
阿布安排王建國守著房間不讓任何人闖入。帶上兩隊保鏢,一行十幾個人,開著兩輛面包車出發了。
和記茶餐廳,這是一個三層的小樓。一樓有十幾張桌子,男女老少差不多坐滿了。二樓是用小屏風格開的雅座,人少了很多。鄧伯的位置在三樓,有四個獨立的包間,是春夏秋冬中的陽春。
“后生可畏,這就是你的頭馬天狼?聽說比天下第一的連浩龍還能打?”
一進門,房間里只有鄧伯一個人,他笑嘻嘻的站起來沖張默平打招呼。
“看鄧伯您說的,我們這些后輩都功力尚淺,哪里敢妄想什么天下第一!”
張默平笑臉相迎,態度恭敬。
又是一番客套,鄧伯讓張默平坐下后,便不再說話,開始專心泡茶。張默平正襟危坐,安靜的看著。
一個木制的圓形底托,上面三只小杯呈三角形狀擺放。鄧伯把沸水注入蓋碗,然后出湯到三個小杯內。鄧伯做出一個請的動作:
“請茶,請!”
“謝謝鄧伯!”
張默平捏起一個茶杯,放在鼻子下深吸一口香氣,然后深啜一口,讓茶湯在嘴巴里盡情翻滾攪動,感受著茶湯的香氣和滋味。然后一口咽下,屏住呼吸,細細感受茶湯帶給自己的感覺。
潮汕功夫茶自宋朝開始盛行,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鄧伯作為一個潮汕人,每天喝茶比吃飯還頻繁。
現在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張默平在他泡茶時安靜的舉動,飲茶時專業的品茶動作,無一不表明張莫平是一位資深愛茶之人。鄧伯對此好感大增。
“了不起,像你這樣有禮貌的年輕人,實在是不多見。”
“鄧伯您過獎了!這真是一杯好茶,蘭香蜜韻,喝下后滿口生津,高揚的香氣在嘴巴里持久不散,回味悠長。”
“哈哈哈,大D,你真是一個識貨的人。平時給那些老家伙們喝,真是暴殄天物了。既然你這么懂,猜一猜這是什么茶?”
“略懂皮毛而已,那我就大膽猜一猜,這莫非是鳳凰單叢里的鴨屎香?”
“你這已經不是懂一點了,沒有個幾年的研究,都達不到你這個地步!那你再猜一猜,這是鴨屎香里的哪一種?”
見鄧伯興致越來越高,這個時候該給對方一個裝逼的機會,張默平開始故意裝糊涂。
“潮汕功夫茶傳承千年,里面的學問博大精深。我這個晚輩哪里摸得到底?這是哪一種香,還請鄧伯為我解惑。”
鄧博自從上了年紀后,就迷戀上了自己家鄉的潮汕功夫茶,閑暇之余認真研究,十幾年下來積累了不少經驗。
平時面對的都是一些大老粗,難得今天有個行家,對于家鄉的特產,他的分享欲爆棚。于是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述起有關潮汕功夫茶的各種東西。比如行茶的規矩,泡茶時對于手法和水溫的講究……
每當鄧伯分享完一個知識點,停頓下來,張默平就適時的夸贊鄧博的博學,并提出自己的疑問,把話題重新展開。
就潮汕功夫茶這一個話題,鄧伯談論了整整三個小時,猶然未覺。
阿布和幾個小弟在邊上聽得目瞪口呆,就這么簡單的一杯茶,里面竟然有這么多可以談論的東西。
一棵茶樹的品種來歷,生長的環境,每年的氣候……
茶樹的葉子采摘的季節,老嫩的程度,茶樹的生長年齡……
制作茶葉時的氣候溫度,制作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技術要點……
制作成功的茶葉的保存條件,運輸方法,如何銷售……
對于茶具的選擇,茶具的形制是怎樣的?材質是陶,瓷,鐵,金,銀的哪一種?……
對于泡茶水的選擇,是無根水,山泉水,溪水,河水……
燒水的器具的材質和所用到的木炭柴火的選擇……
沖泡茶葉注水的方法:注水的高度有高中低,水注的大小有別,注水的角度和水流速度……
品茶的方法,茶葉好壞的評判標準,茶的歷史淵源,歷史名人和茶葉發生的有趣故事,有關于茶的詩詞,茶文化和個人的關系………
以上的每一點都可以出一本書了,為什么叫做茶文化?能和文化搭上邊的東西,能是簡單的嗎?
這談論的還只是潮汕功夫茶這一個地域性的。它在茶類的劃分中,在哪一檔呢?
茶葉按制作工藝分為黑白綠紅青黃六種。青茶又叫烏龍茶,有四大類:閩南烏龍,閩北烏龍,臺灣烏龍,廣東烏龍。
廣東烏龍分為:鳳凰單叢,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
鳳凰單叢是潮汕特產,有80多個品種。
關于茶可以聊多久,十天半個月?還是一年兩年?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