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管家的交代,張家的糧食儲備竟然高達三十多萬石,按照一石一百五十斤來算,足足擁有四千多萬斤的糧食,約合兩萬多噸的糧食。
雖然很大一部分都是陳糧,張家寧愿讓糧食爛在倉庫里都不愿意平價賣出去,一直維持著較高的糧食價格。
如此多的糧食,陳景元心中一盤算,足夠供給一支一萬人的軍隊六年之久,要知道,這可是按每天每人兩斤糧食計算的。
軍中之人都是大肚漢,在這個缺少油水的時代,為了獲取身體所需的能量,只能拼命的干飯。
一斤小麥含有的熱量在一千五百大卡左右,而維持一名士兵正常訓練,每天的熱量攝取需要達到三千到四千大卡,光是吃飯的話,每天都要吃掉兩斤以上的糧食。
而每天兩斤卻只能維持日常訓練的基本需求,若是讓士兵們放開了吃,每天三四斤糧食都打不住。
兩萬多噸的糧食,對于現在的陳景元來說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雖然早有預料,作為延安府大族,還經營了糧油張家絕對擁有數量不菲的糧食,但是真正了解具體有多少的時候,陳景元還是忍不住樂開了花,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子了。
也難怪掌管后勤的孫坤會大呼咱們發財了。
這還僅僅只是糧食儲備,其他各類物資更是不計其數。
就連武器裝備,都搜刮到了長短柄刀槍數百件,弓弩一百多副,皮甲五十四副,鐵甲兩副,步甲七十多副,鳥銃三十余支,火銃五十余支。
最重要的是,居然有一門佛郎機炮和一門滅虜炮。
這可是戰場上的大殺器,朝廷明令禁止民間持有的武器,雖然陜西山高皇帝遠,但也是非常敏感的東西,也不知道張家是怎么搞來的,竟然能搞到這種火炮。
陳景元苦心經營數年也才搞到七門,張家僅僅是為了自衛卻搞到了兩門。
至于盔甲弓弩就沒有那么稀缺了,近年來陜西農民起義頻發,各地大戶家中都有一定數量的盔甲和弓弩,這都已經是心照不宣的事了。
如此多的武器裝備,足以裝備一個非常有戰斗力的五百人部隊了。
真要讓張家有了準備,依托這些武器配合地利,陳景元的部隊絕對要付出造成巨大的傷亡才有可能拿下張家莊園。
當然,糧食并不是全都儲備在張家莊園中,在縣城和各鎮中都有張家的倉庫,只不過,現在甘泉縣全境被陳景元拿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些物資也都會全部進入陳景元的口袋。
真的是老東西爆金幣了,陳景元終于感受到了打土豪的快感了。
“好啊,好啊。”心情暢快之下,陳景元連著發出了兩句‘好啊’。
“元哥兒,還不止這些呢?張家的地窖里還有好多銀子和古玩字畫。”孫坤嘿嘿一笑道。
“是嗎?走,去看看。”陳景元挑了挑眉,饒有興致的說道。
在孫坤的帶領下,陳景元來到了張家的地窖。
地窖位置很隱蔽,若不是張家管家帶著來,想要找到還得花不少功夫呢。
進入張家的地窖,入眼便是三十幾坨堆放整齊,看著像是磚塊的暗色物件,每個磚塊長寬高約為三十,五十,三十厘米,也就是大約0.03立方米。
不用想,這肯定是銀子鑄造而成的,因為長期放在地窖,銀子的色澤逐漸暗淡,變為如今這個不起眼的樣子。
按照銀子的密度計算,每個銀磚大約有足足三百公斤的重量,明朝半斤八兩,一斤就是十六兩,三百公斤也就是九千六百兩了。
那么這些大銀錠應該就是一萬兩的規格了。
大銀錠的鑄造很有講究,是為了防止盜賊被偷走的,幾百公斤的銀錠就算是地窖被盜了,盜賊也帶不走這么重的銀錠。
除非是用牲畜拉車才能帶走,但真有人能找來車拉走張家地窖的銀錠,那么張家應該完蛋了,銀子鑄多重也就不重要了。
光是這些銀錠,就價值三十多萬兩銀子,單位換算之下,足足有三個小目標了。
而其他的古董字畫更是不計其數,若是全部變賣出去的話,價值也能值個幾萬兩。
陳景元看得眼睛都直了,不當家不知財米油鹽貴,培養造反集團幾年下來,還有花錢賄賂保護傘,從邊軍那里購買武器,到處都要用錢,真的快掏空他陳家的底蘊了。
如今獲得了如此巨大的一筆財富,真是狠狠回了一口血。
“全部封存,等后面再仔細統計。”陳景元揮揮手說到。
雖然眼前的財富非常讓人沉迷,但是陳景元也是見過世面的,知道現在不是清算繳獲的時候,張家的這些俘虜要處理,其他幾路的消息還沒有傳來。
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若是處理不好,那即便是天大的富貴,終究也是為他人做嫁衣。
之后陳景元命人將張家的物資全部封鎖之后,等到后面再統計。
物資的問題暫時解決好了之后,孫坤這時湊到了陳景元跟前問道。
“元哥兒,這些張家俘虜該怎么處理?”
“張家嫡系全部收押,等幾天后的共審大會由那些被壓榨剝削的農民來處理,其他的家丁和旁系相互指認,作惡多端的加入公審大會,其余罪不至死的暫時看押,以后押解到各地的工程勞動改造,至于被壓迫的無辜人員,籍貫在甘泉境內的,就地釋放,其他的人暫時看押起來,供給一日兩餐。”
陳景元想了想后說道。
既然享受了壓榨剝削帶來的富貴,那么也應該承受得住人民的審判吧。
而作惡多端的家丁更是幫兇,平時壓榨盤剝的也是這些人,也不能放過。
不擔心對方相互包庇,在張家覆滅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明白清算是少不了的,互相指認立功還有減輕處罰的可能。
你不舉報別人,其他人就先舉報爭取立功了,甚至還要舉報你,于是就形成了猜疑鏈。
至于其他作惡但罪不至死的,也不能輕易放過,陳景元打算讓他們加入到日后規劃的水利工程之中去,參加勞動改造。
甘泉縣有一條名為洛河的河流,是渭河的一級支流,只要水利工程做好了,是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甘泉縣的旱災的。
這本應該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但是年年大旱之下,他們卻連賑災的糧食都敢貪,又怎么會管這些賤民的死活呢?
讓他們把銀子拿去修水利,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不借著這個由頭加稅都謝天謝地了。
而無辜人員,為了避免消息泄露,暫時看管起來等塵埃落定之后再釋放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