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誤會
- 大明永樂,從教導皇孫開始
- 洋芋燉粉條
- 2104字
- 2023-09-06 23:02:35
傍晚時分,博書坊打烊之際,一切又恢復(fù)了平靜。
掌柜老張打開今日運來的書箱,發(fā)現(xiàn)書箱內(nèi)僅剩幾冊書籍。
托它的福,今日店鋪中其他書籍也賣了不少。
老張整個人也煥然一新,充滿了干勁,再也沒有一絲以前萎靡不振的樣子。
說不定他的書坊可以借此成為秦淮河首屈一指的書坊。
想到此處,忙了一天的老張腰不疼了,腿不酸了,準備打烊。
結(jié)果就在這時,一位面色冷峻之人走進屋子,左右張望了一番。
老張見有客人上門,將最后的幾本書加入到書架之上。
“客人,可有想買的書籍。”
“你們這今日賣的最好的那是什么。”
“就是這《三國志通俗演義》與《天龍八部》合訂本。”
老張取過一冊,遞于男子。
那人話也不多說,接過書便翻閱起來,
不過只看了約莫幾息的時間,便扔下一張百文大明寶鈔離開了。
老張看著那張寶鈔,神情和吃了那啥一樣。
現(xiàn)在大明寶鈔在民間可不受歡迎,貶值得厲害,傅林還特意口頭說明,不收大明寶鈔。
老張也明白這個道理,也許大明寶鈔在自己手里過一夜,明天就又是一個價。
所以百姓們都私下里開始不使用大明寶鈔交易,不過也只能私下說,可放不到臺面上。
看在那人兇巴巴的份上,老張還是準備自己貼些錢了事,反正今日也賺了不少錢。
不過,今日店鋪內(nèi)賺了這么多錢,可得要做好防護工作。
說不定會有哪個歹人鋌而走險,半夜來搶自己的書坊。
。。。。。。
在書坊購買書籍之人在離開書房之后,沒有一絲停留,便離開了秦淮河畔,徑直向一個方向趕去,而那方向,正是皇宮的方向。
在路過皇城之時稍有阻攔,他便亮出了一塊腰牌,上面正是錦衣衛(wèi)指揮使的標志。
沒錯,來人正是紀綱。
他此行正是為這本書而來,畢竟這本書算是在秦淮河畔產(chǎn)生了不小的震動,陛下也收到了這個消息,特派自己前來帶回這本書。
隨著他的一路穿行,這本《天龍八部》被送到了朱棣的龍案之上。
此時的朱棣正在和道衍確認著削藩的細節(jié),畢竟雖然那位傅先生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有些措施朱棣還是不希望盡快實施。
就比如開海通商。
最終商議的差不多時,紀綱的那本書籍就被呈了上來。
朱棣眼神瞥向封面上的幾個大字《三國志通俗演義》,頓時大失所望。
就這。
紀綱干什么吃的,竟然將這種流傳甚廣的小說話本拿回來。
坐在朱棣旁的道衍看出了朱棣的不悅,他同樣將目光投向目光投射到那個看上去是似乎是小說話本的書籍之上。
除了那幾個熟悉的大字,道衍還看到一行小字。
“天龍八部。”
作為僧人,道衍當然明白天龍八部的含義,只不過他有些不懂,“三國志通俗演義”和“天龍八部”究竟有何關(guān)聯(lián)。
“陛下,此是何書。”
“聽說是小說話本,少師可否感興趣。”
道衍眉頭皺起,仿佛在思考著為什么“天龍八部”和小說話本之間的聯(lián)系、
此時的朱棣也發(fā)現(xiàn)那那一行小字。
“天龍八部,這是書名,還是印刷作坊的名字。”
“回稟陛下,天龍八部乃佛教術(shù)語,指的是八種神道怪物。八部分別是: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一些佛經(jīng)上也記載著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jīng):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朱棣聽完后,眉宇間露出思索的神色。
不是說是小說話本嗎,怎么變成了佛家術(shù)語了。
按道理有關(guān)佛家的典籍在秦淮河邊可不怎么受歡迎。
又或者有人想夾帶私貨。
朱棣對于佛道兩家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信仰,只是最近為了防止佛家一家獨大,而略微偏向道家。
這難道是佛家之人看到自己最近偏向道教,特意借此來提醒自己。
朱棣那眼眸之中散發(fā)出無盡的殺意,對于這件事,他不可能忍受。
道衍會不會也參與其中。
不,不會,道衍這家伙可不是一般的僧人,而是妖僧,當初自己給他名利他都不要,他不會是在乎這些的人。
況且如果是道衍出手,那必不會這么拙劣。
道衍的手段他可是知道的。
“陛下,可否打開書籍,容老衲我鑒賞一番。”
一旁的道衍有些好奇地想要看看這書籍講的究竟是什么。
道衍的這番話將朱棣拉回了現(xiàn)實,當下他也不再猶豫。打定主意,在看完這本書后,就要錦衣衛(wèi)出動,看看這事出自何人之手。
“好,那就請少師與我共同鑒賞一番。”
很快朱棣就覺得自己想多了,這本書就是一本小說話本,而不是佛經(jīng)之類。
他也不由得被書中的內(nèi)容所吸引,武林,武林勢力,武功招式,甚至一度懷疑書中描寫的真實性。
因為他在書中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大理段氏。
大理段氏可謂是歷史悠久,起于后晉,盛于宋朝,衰于大明。
當年元朝滅亡后,大理段氏依然效忠元朝,拒絕統(tǒng)一,這是當年的太祖皇帝所不能忍受的。
于是派遣傅友德,藍玉,沐英率領(lǐng)三十萬進攻云南,開啟明平云南之戰(zhàn)。最終擒獲段氏領(lǐng)袖段世。
書中所說和歷史高度重合,這直接讓朱棣懷疑起難道真在自己看不到的那些地方有著這些勢力。
只不過瞬間的功夫朱棣就走出了懷疑。
如果真有這些勢力,元朝不會不知道,父皇不會不知道,自己不會不知道。
就憑自己是大明的永樂皇帝。
大明所發(fā)生的的一切盡在自己掌握之中。
不過,翻閱到后面,卻發(fā)現(xiàn)沒有后續(xù)。
“這是何故。”
朱棣望向依然在下方等待差遣的紀綱,問道。
“回稟陛下,似乎這與著書之人有關(guān),錦衣衛(wèi)得到的消息是七日之后才有下一個篇章、”
朱棣點了點頭,倒也不再糾結(jié)。
“可曾查出此書的來歷。”
“回稟陛下,此書來自于趙王的印刷作坊。”
“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