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召見
- 流寇大明
- 戍邊銘東
- 2239字
- 2023-08-21 21:53:46
雖然如今敢在這鳳陽外城之中,肆無忌憚的縱馬而行的,只有流寇的騎兵,但李天易剛剛做下這內訌之事,戰馬卻急馳而來,這由不得李天易警覺。
“溪娘呆在這里,我出去看看!”
未知來人是敵是友,再躲在這屋子里明顯不是個好主意,李天易稍稍安撫了一下胡溪娘,便即帶著李定國出了屋門。保持著戒備狀態,觀察著馬蹄聲傳來的方向。
“哨騎長李天易聽令!八大王尋你,速去十里亭!”
來騎似乎并無敵意,遠遠的看到李天易便開始勒馬降低馬速,在數步外,便即揚聲宣了口令。
這人李天易同樣認識,是大柜王尚禮身邊的親衛,之前接受王尚禮差遣之時,打過照面。
看著李天易應了令后,那人并沒有寒暄的意思,或者說對于來騎來說,李天易就只是一個小人物罷了,根本不值得他太過于觀注,直接一拉馬頭,掉頭快速離去。
“大哥,會不會有事?”
身邊的鐘五看著來騎快速離去,有些擔心的看向李天易。
“不會有事。”
李天易稍稍思索,便即回答道。
這并不是安慰鐘五,而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事。
畢竟王大柜可是張獻忠手下第一人,手掌千余騎兵,萬余步卒的他,想要對付一個小小的李天易,根本用不著這種手段,一個小姆指就能直接將他按死了。
他思索的也不是這個,而是張獻忠尋他,究竟是為了什么。他可不會天真的認為,是因為自己這仗打的漂亮。
這種小規模的戰斗,雖然能夠讓人眼前一亮,但卻不至于讓張獻忠甫一到達,便即傳喚于他的程度。
但除了這個,李天易又根本想不明白,還有什么地方能夠入了張獻忠這個積年老寇的法眼。
好在,這會兒大牛幾人是做為帶路,一起隨著王尚禮親衛返回,胡溪娘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李天易也不敢讓張獻忠久等,交待大牛幾人好好照顧溪娘之后,便即帶著李定國翻身上馬,向著城外十里亭快速而去。
一路無話,十數里的道路雖然因為夜晚比較難行,但不到半個時辰,他們便即遠遠看到一片營帳圍繞著十里亭環繞而落。
與李天易想的差不多,這里并沒有什么大軍駐扎,張獻忠只是帶著騎兵先行而來,后續步兵想要到達,估計還需要一兩日的工夫。
一路上并沒有什么為難之事,他們很順利的便即到了軍營中心十里亭外,此時的十里亭外,酒宴已經大擺了開來。
李天易偷發望去,一個臉色略黃的中年漢子端坐于中,兩側立著一眾頂盔帶甲的將領就席,王尚禮同樣赫然在側。
“小人哨騎什長李天易,見過大王!”
雖然滿心不愿跪拜,但是李天易依舊是老老實實的跪倒于地,唱了個肥諾。
“這一仗你打的不錯,起來吧。”
一個沙啞但卻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讓李天易站直了身子。
“大王謬贊,全賴大王洪福,王大柜遣精銳相助,小的實不敢居功于己。”
李天易回答滴水不漏,功勞大半都應該是領導的,這樣自己才能分潤到的好處才能更好的落在實處,這是自古不變的正理。
一聽到這話,原本不在意這小不功勞的王大柜,再望向李天易的目光便更多了幾分欣賞,這種懂分寸明事理的下屬,是一個好苗子。
“是你的就是你的,俺也不至于吞你這點小小功勞!大王有話要問你。一定要實話實說,莫得隱瞞!”
王大柜沉聲說道,話語雖然有些嚴厲,但明顯已經開始將李天易當做自己麾下了。
“遵命。”
李天易再次恭身應命,接著將目光轉向張獻忠,靜等他發話。
所有人的目光都一樣,都在看著張獻忠,大部分人心中好奇,張獻忠剛一到達,便召來這么一個小小的騎哨長,到底想問些什么?
“咱聽說,你以百騎便即將數千官軍擾動的亂了陣腳,可有此事?”
張獻忠沉吟了一下,緩緩的開口,目光緊緊的盯著李天易。
“大王容稟,小的并不是有這等本事,事實上是沾了王大柜的光……”
李天易可不敢將這等功勞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吞自己上司的頂頭上司的功勞,除非是瘋了。
聽著李天易開始講述如何陣前擾敵,眾人的興趣都不是很大,畢竟這些獻營大佬們,這種套路,他們哪一個沒有用過。
當聽到李天易開始了取巧,佯裝帶人突襲皇陵時,眾人還是不甚在意,頂多只是再略略看高了一些李天易的頭腦,覺得這家伙還是有些腦子的,屬于可造之材。
但李天易卻是敏銳的發現,張獻忠原本平靜的目光中,卻是突然多了一抹銳利,同時身子也不自覺的坐直了一些,顯然是十分的上心。
李天易此時心中頓時落了塊大石,原來張獻忠打的是這個主意,什么叫自己來嘉獎或者禮下收買人心,而是借自己引出這個打算而已。
好在張獻忠是一個能成事的人,并沒有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即打斷李天易的述說,這會同時打擊到自己心腹王尚禮,明顯不是一個人主的雅量。
而是十分有耐心的聽完了整個戰斗過程,這才帶著笑容贊賞,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道,“老王沒讓咱失望,這戰機把握的極好,鳳陽城外萬多鷹爪被一掃而空,斬獲近年內最豐!當然還有列位,此戰亦是殺出我義軍之威!來,咱老張敬你一個!”
張獻忠也沒有冷落,或者說刻意的照顧了一下李天易,笑著對王尚禮說道,“老王,這小子此戰出力不少,你看賞給這小子一個百騎長的位置合適不?”
“你這小子,還傻站著干啥?還不趕緊放過大王恩典?!”
王尚禮對李天易印象同樣不錯,一聽這話,立即笑罵著說道。
“謝大王賞!”
聽到王尚禮之言,李天易這才趕緊行禮謝道。
這也是義軍之中的潛規則了,雖然大家名義上都是屬于獻營,但其實各個部頭卻是一個個松散的山頭聚合體。
而張獻忠實際上是類似于盟主之類的存在,雖然權力上比一般的盟主大多了,基本上做的到號令如一,但還做不到對獻營如臂使指的程度,畢竟實際上大家只是聚集在一起活命發財的寇賊,真正當家的還是自家的頭人。
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按說到這個時候,李天易也該被揮手遣散去了,但場中的張獻忠并沒有揮手讓他退下,而他更沒有資格與這些席內的將官們吃酒聊天打尼,只能尷尬的立于酒宴度外,靜聽著他們開始侃天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