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 重生之人生新目標
- 清涵101228
- 2496字
- 2011-02-02 21:57:02
楊忠武是個行動派,事情既然說定了,家里人也都持同意態度,也就不再遲疑,把家里的事安排好,過了幾天就進城了。不過村子雖然有點偏僻,離城倒也不太遠當天就回來了。楊玉非常關心這件事,別人看來她是好奇,只有她自己知道這是一個契機,如果掌握好了,將來是很大的發展的,第二天見到楊勇,忙問他二叔回家以后說什么沒有。楊勇說他爸去城里轉了一下,今天只是大概走了幾個地方,沒有詳細地看,屬于走馬觀花式的,這個成語還是楊玉他們剛學過的,被楊勇活學活用了。明天還要進城,可能這幾天都要進城去看,他爸說不打沒把握的仗,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才動手。
楊玉聽了心里暗暗點頭,二叔蠻成熟的嘛,不是那種有三分鐘熱度的人,熱情來得快也去得快。知道考察清楚,不過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兩個孩子都那么大了,拖家帶口的,不慎重可不行啊。
到了星期天,楊玉幾兄妹又來到外公家,外公如今也不用給隊上放牛了,地里的活大多是舅舅在做,他有時干點輕省的活,很多時候都在家里,現在外公終于有時間看看書,寫寫字了,這種日子對他來說真是久違了,離他以前過這種日子的時候中間已經隔了幾十年了,不再年輕瀟灑,但艱苦的日子并沒有讓他老態龍鐘,歲月的沉淀讓他更有了一種大氣從容,儒雅睿智的氣質,看著更象一名學者。
雖然包產到戶沒多久,但愉悅的心情,輕松的生活也讓外婆看著比以前年輕了,外婆現在也是基本在家料理家務,比起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集體生活那可沒法比,拿外婆的話來說,現在的日子天天象過節那么輕松好耍,看來政府的這個政策真是為農民松了綁,讓農民真心高興啊。
有了更多的時間,外公指導起幾個學生來更仔細也更嚴格了,哪個字的哪個部位沒寫好,該怎么寫,都手把手教導,并且讓孩子們認真觀摩,記在心里,對寫字的基本功更是抓得緊,四個孩子中除了楊軍才學不久,其余三個都是學了一年了,字也有些模樣了,外公就指導他們從形似向神似發展,讓他們幾個寫唐詩,背唐詩宋詞,學習對句些國語基礎,既學了書法又學了知識,事實證明,這些知識是非常有用的,楊玉幾人上了中學以后學起文言文和唐詩宋詞來非常輕松,把更多的時間用到其他學科上去,考試也能輕松應對。楊軍則學基本的筆劃漢字,外公教了楊玉他一年多,對于小孩子啟蒙也有了一些經驗,教起楊軍來也是輕車熟路,甚至比當時教幾個大孩子還好。
地里的活計做得差不多了,舅舅周啟明也顯得有些無所事事,家里的話都是外婆在做,修修補補的話也幾天就做完了,以前是想在家休息玩耍幾天,可真正閑下來又坐不住了。農民地里一個也就忙兩個農忙,收了種了以后就沒什么活了,要不然再過幾年怎么會有那么多農民工出去打工,再過十幾年,農村上家里的壯勞力幾乎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剩下老人和孩子,也出現了一新名詞,諸如農民工,打工者,留守兒童,春運等等,幾乎都和農村剩余勞動力有關。
現在的文化娛樂生活也幾乎沒有,城里人也都還沒有電視看,更別說鄉下了,也沒有后世那么多報刊雜志,現在更沒有打牌賭博的現象,農民的思想還很單純,楊玉看到舅舅進進出出的找不事做,似乎很茫茫然,想到二叔都開始想做一些事了,是不是也可以跟舅舅說一下呢,反正舅舅還年輕,思想也很活絡,如果他們倆能一起那就更好了,可以優勢互補嘛。
于是楊玉說:“舅舅,你在屋子里轉來轉去干什么呢,煩不煩嘛,把我們都轉暈了。”其實人家另外三兄弟都專心寫字,才沒看見呢。
“那有把你轉暈,行了,不影響你了,我出去吧。”陳啟明說著走了出去。
楊玉見狀,放下筆跟了出去。
陳啟明坐在屋檐下的凳子上抓了一把玉米,逗院子里的雞。楊玉也坐在他身邊,也學著他的樣子,拿玉米一顆顆扔給雞,看它們搶食。
“舅舅,你知道嗎,我二叔把地里的活干完了,就進城去了,說是看看能不能做點什么生意,賺點錢,說是閑著也是閑著。”
“是嗎,現在能做什么生意,買東西還不都是到供銷社買,私人準不準賣哦。”陳啟明說。
“二叔也不知道,所以才去看看,聽我大姑說,省城都有人開始做了,如果縣城也能允許做的話,早做的人不就能賺更多的錢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嘛。“楊玉說。
“真的嗎,如果能做的話,我也想試試,你外公以前在城不就算是做生意的嗎,他也教給我了好些經驗,不過那都是老黃歷了,也不知道適不適合現在,有機會我也去看看。看不出來,你人不大,主意倒不少。別在這說話了,快進去寫字,一會外公看見了,準罰你。”說著,催著楊玉進屋去。
“舅舅,你如果真想做的話,可以和我二叔一起干啊,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干好啊,大家都是親戚,可以信任啊。”楊玉說完忙進屋去寫字。
誰知剛進屋還沒坐下就被外公進來逮住了:“小玉,你又偷懶,看看兩個哥哥一直坐在那里認真寫,就你坐不住,還不如小軍了?”
楊軍抬起頭,調皮地朝楊玉吐一下舌頭,楊玉不甘示弱地回他一下。外公楊玉這個樣子說:“中午之前,小玉加兩篇大字,必須寫好,寫不完不許吃飯。”
這下,楊兵和楊勇也興災樂禍朝著楊玉眨眼,楊玉哼了一聲,也只能坐下寫字。
到了下午幾個孩子離開的時候,陳啟明對外公說送幾個孩子一下,外婆還感到奇怪,以前幾個孩子都是自己來自己走,從不要人送,今天兒子這是怎么了,主動提出來送,莫不是想出去玩吧。
陳啟明邊走邊對楊勇說:“小勇,今天小玉說你爸爸這幾天都在往城里跑,想做點事,是不是啊?”
楊玉在旁邊聽了,不禁哼了一聲,還不相信我的話了。
“是啊,我們都知道,而且之前我爸爸還和我爺爺奶奶也商量過了,他們也都支持的。”楊勇說。
“哦,我是這個意思,你回家跟你爸爸說一下,就說我也想做生意,想和他一起干,行不行。如果行的話我們一起出去,還可以去省城里看看,不過他要是不愿意就算了。”陳啟明說。
“可以,我今天晚上就跟我爸爸說,下個星期我回話給你。”
“行,那就這么著吧,一定要把話帶到哦,我就不送你們了,路上小心些。”
“好的,舅舅,再見。”幾個孩子和舅舅揮手,一路說笑著走回家。
晚上楊勇和楊忠武說了這件事,楊忠武果然愿意,兩個人也能多些主意,肯定比單槍匹馬強多了。
和李秀菊商量了一下,李秀菊當然是聽丈夫的,沒等到下個星期六,楊忠武第二天就親自去楊玉外公家找舅舅去了,在和陳啟明溝通商量好以后,一起說明外公外婆,兩人就約好一起干,共同創業,為以后的事業找到了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