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谷大用送去的諭旨,汪鋐看出了幾個算計。

  • 權明
  • 葉子莽
  • 3434字
  • 2023-08-22 01:43:06

不過與其說是楊廷和想他要怎么解決王諒,不如說他反應過來此事只能他做,那小皇帝用了王諒,他為了大義也絕不能寒其心。

時間再次度過幾天。

楊廷和只是在某天下朝后去找了朱厚熜。

他只道:“陛下,王尚書近日所作所為,老臣認為不妥?!?

沒有什么寒暄的環節,他是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

嘉靖也沒有假裝不懂,反而意有所指的說:“那么對于楊首輔你而言,此事是對是錯?”

楊廷和不說話了,這句話不是問他對錯,而是在告訴他此并非皇帝的意思。

“對錯是陛下您做決定,臣只是覺得對照短短幾天整理出的貪腐證據,他王尚書的問罪真的沒問題嗎?”

所以楊廷和也不愿浪費時間,直接就表達了中心思想,這個情況必須要處理。

“恩?!奔僖馍畛疗蹋旌駸凶詈髶u頭說:“朕要忙的事有很多,這件事在朕看來是你內閣更清楚官員的好壞,如果王諒有徇私亂處的情況,朕看首輔你自己處理就可。”

楊廷和眼睛一亮。

不得不說這小皇帝也很精明,一是讓自己安心處理,二也是干脆表達了他對此事的看法。

王諒真的觸及對方底線了。

而且。

“楊首輔,你能替朕完成此事吧?”

“自然。”楊廷和不由拱手,轉而頭也不回的走掉了。

朱厚熜也沒有生氣,只是木然的注視這大臣離開的背影。

其實換種角度看,朱厚熜知道什么事該什么人干,政治上還是那句話,永遠沒有永久的敵人。

他是借了楊廷和的勢,也給了楊廷和師出有名的名,同時也徹底安撫了對方多少有些不喜的心。

‘我這皇帝當的?!?

朱厚熜通過幾天來的行動就解決了大禮議之爭,他不得不說雖不至驕傲,但也讓自己有了很多信心。

皇帝不說能不能當好,但是最起碼他自信他一定不會比古人還差!

在王諒大肆清理自己政敵時,楊廷和只是默默觀望,私下卻安排了其他大臣在暗地調查此事。

等待王諒只有一個結局。

在處罰的正確與否上,給予對方最尊明法的合理問罪!

另一邊。

谷大用尚且不知道京城發生了什么大事,他只是拼了命的去送他嘉靖要送的諭旨。

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谷大用感覺一生可能都沒有一次比現在還認真對待一件事。

八虎不得寵只會死啊,就想當年用他們八個人滅了宦臣劉瑾一樣。

所以新帝的旨意,他必須要做好。

當時任廣東副使的汪鋐看到谷大用獨自一人帶著幾個侍衛就遠來時,他還以為京都發生了什么大事,許是楊廷和首輔讓谷大用來做什么?

還是說出現了什么大的意外?

不過當谷大用下馬后就連滾帶爬的跑來,慌不擇路的把手中的諭旨文書交給汪鋐,他是真松了口氣。

同時說了一句讓汪鋐無比在乎的話。

“這是大明國君,當今陛下托內臣帶給副使大人的諭旨,其有陛下要副使大人知道的信息?!?

汪鋐這人可不簡單。

他在歷史上最大的成就其實無關此戰大勝的政績,而是在有嘉靖這個疑心、聰慧皇帝所在的朝代內,截至其死前居然做成了嘉靖無比信任的官員之一的身份。

乃是明史中獨一無二同掌吏、禮二部權力的大臣,也就是即是禮部尚書也是吏部尚書的大臣。

這樣的一個人立馬就猜到皇帝可能在用他搞什么謀劃,他馬上讓自己原本劇烈跳動的心安靜下來,然后揮手就讓士卒帶谷大用去其他地方歇息,自己入了營帳中就要拆這諭旨。

“新的皇帝...”汪鋐此時臉色絕不會好,他在京都也有認識的同僚,關乎新帝力爭禮儀之變的事,他也早有耳聞。

對他們這些人而言,尤其是有能力的大臣們,楊廷和這首輔和皇帝爭的到底是什么,他們是比誰都清楚!

若是皇帝在禮儀之爭中輸了,楊大人就坐實了‘霍光’一樣的身份,這大明未來的政治走向也就會和他楊廷和自身的政治抱負一樣。

汪鋐清楚楊廷和和霍光不同,但在某種程度有是一樣的。

“楊大人并非奸臣...”他連打開這個諭旨的勇氣都欠缺啊,他最怕的只有一點。

汪鋐是當之無愧的大明忠臣,他也沒有任何想爭權奪利的想法。

“若是陛下偷偷告知于我,讓我想辦法幫他...”

他可真是自己給自己逼的焦慮了,一時間就怕書信上出現皇帝讓他辦事的可能。

“這可如何是好?”

怎么辦?

他又能怎么辦!

不過在思慮甚久后,他終究知道自己該面對現實。

直接雙手展開了文書的內容。

“嘶!”

他千想萬想就沒想過小皇帝可能會贏,亦或者說除了‘禮儀之爭’外,對方是可能在真正在意他這戰事情況。

因此。

當看明諭旨內容后,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只因一點——

“朕尚未繼位時,在安陸藩地就聽說過汪鋐你的名聲,也知道直至此時你究竟都在負責什么,抵抗什么?!?

他是真正了解自己情況的新帝?

“不過直至今日,朕登基后就察覺了大明此時的情況。”

“朕始終認為當初的朕也只是活著父親、武宗長兄的庇護下,亦或者說朕認為就如汪鋐你這樣的大明將領,是你們的努力讓朕能安穩的在今天坐上這個位置。”

“以史為鑒,朕不能說什么都懂,但尚且知道戰事是遠大于朕要面臨的政事、民事?!?

“如圣人有言: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朕不敢說很了解你,但也知道這屯門被番夷占領后,是你汪鋐始終在上書朝廷言明國土將失之利害,朕也慶幸有你這般的大明臣子,也慶幸長兄留今的內閣大臣們是明得事理……”

一般人可能會感動吧?

但汪鋐可不是什么不得志的官員,這些在他看來只是什么‘君子’‘書生’才會引以表志的前言,他想看到的并不是這些。

所以立馬翻頁,直接看重點。

“屯門之事朕自登基就無比重視?!?

“棄之江河,可不比前宋?”

“因此朕登基后就日夜招楊首輔來商議此事……”

重點來了——

“在朕看來,汪鋐你應做以下幾步。”

“一、加強了南頭寨及東莞守御千戶所的兵力,以防屯門方向敵軍大舉進攻?!?

“二、收集戰船及漁船,以備軍用。”

“三、若兵力不足,朕許你可用加強國家軍備名義來宣傳,疆土被占之事萬不可耽擱,望兵力足以自用!”

可以說其他幾點汪鋐都是微微點頭,明白這也許是楊廷和的意思,也也許真是小皇帝自己的意思。

但唯獨這第三點...

“不怕我擁兵自重,這絕非楊廷和之觀點?!?

這只能是皇帝的意思,也是力壓群臣才能決定的。

雖然實際上朱厚熜這旨意只是他私自發的,可有時候收買一個人的心真的只是靠幾言幾語,或者全靠對方自己的...理解?

汪鋐深深的吸口氣,他在激動之余多少有些疑惑,總覺得這是不現實的。

同時看完這些建議后,他握緊拳頭,心里是真的感受到了一股來自最高統治者的信任感,雖然還是多少有些不真實,疑慮。

可當這建議看完,汪鋐終于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亦或者他想以幾句話來判斷此文書到底是誰發給自己的。

“朕的想法尚且就這些,這打仗朕也并非能手,姑且知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意義?!?

朱厚熜的文書中還奇怪的提及在等十幾天,朝廷統籌好人馬后會派人支援。

“這種事...”明明楊廷和已經和自己說過大明朝廷的意思,讓自己想辦法抗敵平亂....這絕對是皇帝的意思。

更何況。

“開什么玩笑?!”

讓楊廷和之子楊慎來支援自己?

這且不說楊慎的水平能不能指揮支援軍隊,就論楊廷和這首輔怎么可能同意皇帝這個讓其子冒險的旨意?

除非。

“楊首輔...”汪鋐猛地抬頭看向營帳外,看向谷大用這死太監歇息的帳向,“難道陛下還能讓..楊首輔言可?”

內閣可是決定大明政治策領的最后一關。

雖然名義上皇帝才是最終的批示人,但現在的情況可是代表這新帝做到了...?

哎呀呀,汪鋐此人這會都捂住額頭了。

他發現這個諭旨絕不是表面關注戰事那么簡單,深層含義實在是太多了。

皇帝信任我,皇帝在某種層度上斗過了內閣的首輔?

嘶,頭疼啊。

在楊慎來之前自己要一力抵萬壓,堅守屯門之戰,還是說打贏....不,不對!是不能打贏,這些建議的真實意思是?

“我汪鋐要先忙碌著陛下的這些‘建議’,然后浪費一段時間....”

正如文書中的一句話。

“戰爭絕不是玩笑,切莫小窺對方,要在戰略上重視對方!”

就是要有意的準備下,然后等楊慎的支援而來,再打敗番夷?

汪鋐更是一屁股坐回凳子上,他剛剛都激動的起身了。

“要算計楊家父子,要讓他之子得到這功績?”

他真是不想在往下想了,簡直是有太多說法在其中。

翻到最后一頁。

那里面有句有意思的話,那是——“朕要知道屯門戰事發生前,番夷究竟如何做到向朕大明發起侵略的,朕要你馬上呈文書諫給朕!”

汪鋐瞬間清楚了一切。

前面暗示自己要懂真意,后面這句話是讓自己立刻呈現新帝要的答案給對方,而且是要火速送往京都呀!

“陛下...”

汪鋐心中原本放松的心又緊起來。

世人都看到武宗胡鬧的時候,但不知道這位先帝對于軍部是如何限制和管理的。

嘉靖與之相比,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且這文書,這要的答案....

也有汪鋐此時想不到,但絕對會接下來影響京都朝政的作用。

他徹底不想了,在立馬寫出緣由后,他本人想著素未謀面的新帝。

“希望....”

也不知道思緒什么呢,總之當天夜里就把回信的文書交給谷大用。

這位老八虎雖然驚愕,但一點脾氣都沒有,立馬騎馬再度往京都趕去。

“可倒把谷大用這司禮監累完了,嘖?!?

汪鋐難得心情放松一點,他也樂得看到這結果。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石家庄市| 珲春市| 皮山县| 广西| 松潘县| 萨嘎县| 英吉沙县| 海原县| 孟连| 灵武市| 岳普湖县| 和田市| 阿坝县| 泰来县| 大庆市| 密云县| 马关县| 尤溪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南木林县| 浪卡子县| 长汀县| 宁河县| 昭觉县| 阿巴嘎旗| 小金县| 阜新| 如东县| 筠连县| 当涂县| 邯郸市| 海宁市| 同仁县| 灵丘县| 陆良县| 额尔古纳市| 蒙自县| 青河县| 漾濞|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