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潁川名士
- 三國:漢太祖求我匡扶漢室
- 寂寞劍客
- 2705字
- 2023-08-13 12:00:00
秦王贏政17年(前230年),始置潁川郡,兩漢沿襲。
說到漢末三國,潁川郡肯定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個大郡,因為潁川郡有太多世家,也涌現(xiàn)出了太多青史留名的大軍師。
說到潁川世家,首推旬家,荀氏八龍可以說天下聞名。
然后陳家、鐘家以及韓家,相比起荀家也是不遑多讓。
潁川籍的名士則首推荀攸、荀彧以及郭嘉,此外還有陳群、徐庶、戲志才、司馬徽、陳泰及石韜等等,皆飽學(xué)之士。
不過徐庶顯然是其中的異類。
因為徐庶不僅習(xí)文,而且嗜武。
讀書之余,徐庶還喜歡舞刀弄棒。
從十五歲開始,徐庶便打服了鄉(xiāng)里的潑皮,成了潑皮的頭。
到了十八歲上,徐庶儼然成了陽翟縣一霸,縣里邊的讀書人和潑皮都怕他,讀書人怕徐庶是因為徐庶學(xué)識豐富,經(jīng)常在清談辯難中駁得他們啞口無言,而潑皮怕徐庶,則是因為徐庶的拳腳厲害,一言不合就經(jīng)常打得他們鼻青臉腫。
這天下午,徐庶跟同縣的幾個年輕士子正聚集在名士司馬徽的山莊里辯經(jīng),這些年輕士子之中有石韜、郭嘉、陳群以及戲斗。
年輕人思維跳脫,喜歡指謫事弊。
所以辯經(jīng)辯著辯著就又變成討論天下大勢。
這跟劉和前世水群時情形差不多,原本說的妹子,可是說著說著就變成討論國內(nèi)國際局勢,而且一個個都是義憤填贗。
年方十八歲的郭嘉率先拋出論點,大漢天下不久之后必亂!
陳郡則持反對意見:“今上頗敏毅,廢除黨錮之后天下賢才群聚洛陽都畿,因黨錮而崩壞之時局亦在緩和復(fù)蘇,汝為何反說大漢天下不久后必然生亂?”
郭嘉說道:“黨錮雖廢,然而禍亂之源仍在,大漢焉能不亂?”
坐對面的戲斗問難道:“汝方才言禍亂之源,何為禍亂之源?”
“無他,橫征暴斂耳?!惫握f道,“今上雖頗敏毅,亦有奮發(fā)中興之志向,奈何只信任閹宦,放任閹宦及族人親友賣官鬻爵漁肉鄉(xiāng)里,而士人也諧價買官成風(fēng),至地方任上之后皆是橫征暴斂以斂財彌補中饋,似此等行徑天下焉能不亂?”
郭嘉甚至給出了期限:“多則五年,少則三載,天下必亂!”
聽到這,在場的年輕士子們便都有些心情沉重,天下若亂,潁川郡作為天下有名的人口大郡,而且離洛陽又只有不到三百里路,那肯必是首當(dāng)其沖。
到時候無論世家高門還是庶族寒門,恐怕都難逃這場浩劫。
好半晌后石韜才說道:“難道就沒人能力挽狂瀾,匡扶漢室?”
“難矣?!惫螕u頭道,“方今之大漢譬如一病人,已然藥石難愈?!?
眾士子正在討論天下大勢之際,一個年輕人氣喘吁吁的跑進了涼亭之中。
“阿福?!蹦贻p人跑到徐庶面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說道,“有人從洛陽來尋你,帶了好多的隨?!?
“尋我?還是從洛陽來?”徐庶說道,“吾在洛陽并無友人。”
“還有十?dāng)?shù)輛牛車隨行。”年輕人又道,“車上似有錢谷布帛?!?
“牛車?載有鐵谷布帛?此事真是奇哉。”徐庶聞言越發(fā)困惑。
“元直可速回?!敝鞒洲q難的司馬徽說道,“或許是公車征召亦未可知也?!?
公車征召和三府征辟是當(dāng)時兩種不同的選官方式,公車是一個政府部門,專門負責(zé)替皇帝征召擬用的官員。
“元直還不速回?!?
石韜和陳郡等人投來艷羨之色。
徐庶這才將信將疑的起身回家。
……
劉和此時已經(jīng)到了徐庶的家里。
徐庶家并不富裕,就三間茅屋。
“敢問公子,尋我兒阿福何事?”
徐母在草堂中接待了劉和,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問道。
徐母年紀(jì)頂多也就不到四十歲,但是看上去卻已經(jīng)像個六十多歲的老嫗,這顯然是因為多年的勞累所導(dǎo)致的,這個年月寡婦不易呀。
“老夫人別擔(dān)心,我是專程來拜訪你兒子的?!?
“專程拜訪我兒?我兒阿福并無賢名,而只有潑皮之罵名……”
說到這里,徐母忽然嚇了一跳,急道:“公子可是公門中人?奉命前來緝拿我兒?好叫公子知道,我兒雖然頑劣,卻未曾犯大惡?!?
“老夫人誤會了,我不是什么公門中人?!?
劉和連忙解釋道:“我真的是來拜訪你兒子的。”
說完,劉和便回頭一招手說道:“把禮物都呈上來?!?
劉渙便立刻帶著韓九等十幾個豪奴將事先備好的禮物呈上來。
到陽翟后,劉和便在集市采購了不少的糧食及布帛,準(zhǔn)備用來招攬名士,徐庶則是劉和的第一個目標(biāo)。
劉和原本以為徐庶這會在坐牢。
這樣的話招攬徐庶會比較容易。
結(jié)果到了陽翟后才發(fā)現(xiàn)徐庶還沒有犯事。
所以就只能準(zhǔn)備厚禮前來請人,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看到堆滿草堂的糧食以及布帛,徐母急得手足無措。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公子如此饋贈民婦真受不起?!?
“夫人盡管收下便是,當(dāng)然了,如果待會能夠勸說令郎幾句就再好不過?!?
然而徐母聽了之后卻更加擔(dān)心,再問道:“敢問公子,在洛陽擔(dān)任何職使?”
侍立在側(cè)的劉渙便道:“家兄乃當(dāng)今侍中,天子近臣,其父乃當(dāng)今宗正卿,而且不久之后便要前往幽州出任刺史?!?
“原來是劉使君公子,請受民婦一拜?!?
徐母聞言頓時肅然起敬,然后雙手平措左胸前要向劉和行大禮。
劉和如何敢受徐母大禮,趕緊伸手?jǐn)v住,再接著問道:“老夫人知道家父?”
“何止知道,劉使君乃我徐家之大恩人?!毙炷敢砸滦淠ㄖ鴾I道,“我徐家原本世居右北平郡無終縣,有一年鮮卑胡騎入寇,拙夫以及鄉(xiāng)里青壯盡皆戰(zhàn)死,若不是劉使君來救,民婦及阿福早已身死多時,活命大恩,民婦不敢忘?!?
“還有這事。”劉和大喜。
有了這一節(jié),招攬徐庶恐怕就容易多了。
因為據(jù)史載,徐庶事母至孝,只要徐母發(fā)話他肯定聽。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徐庶回家后聽母親說起劉和是劉虞公子,而劉虞又是他們徐家的恩人,便毫不猶豫的拜在了劉虞的門下。
劉和用的老爹的名義,肯定是劉虞門下。
劉和又問起潁川名士,徐庶也如實相告。
“潁川名士,首推水鏡先生司馬徽,不過此公只怕是不會應(yīng)征,去歲大將軍府及太尉府征辟,水鏡先生都未應(yīng)征?!?
“此外戲斗、陳群、荀彧盡皆名士?!?
聽到荀彧這個名字,劉和頓時眼前一亮。
荀彧可是曹操麾下的頭號謀臣,關(guān)鍵時刻的定海神針,好幾次,連曹操自己都扛不住壓力打算要放棄了,最后是荀彧把曹操勸回來。
荀彧諸葛亮,是漢末最頂級的內(nèi)政人才。
如果能把荀彧招攬到麾下,內(nèi)政就穩(wěn)了。
當(dāng)下劉和道:“元直,你能不能幫我引薦一下荀彧?”
徐庶點頭道:“替公子引薦當(dāng)然可以,不過公子別抱太大期望,除非主公親至,否則以荀彧之才怕是不會應(yīng)征的?!?
事實也正如徐庶所言,劉和連荀彧的面都沒有見著。
這其實也跟兩漢時期的選官制度有關(guān),兩漢時期的選官制度是察舉以及征辟制,就是地方官察舉加公車三府征辟。
地方官察舉和皇帝三府征辟的最主要的依據(jù)是聲望。
聲望這東西怎么來的?口口相傳來的,但既便是有人愿意相傳,也得有東西傳,學(xué)富五車這種東西很難進行量化。
辯經(jīng)也經(jīng)常變成詭辯。
那就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展示卓爾不群。
所以這個時代的名士高人普通很矜持。
你越是征辟我去當(dāng)官,我越是不肯去。
幾番推辭后,名望不就水漲船高了么?
荀彧雖是真正的名士,卻也未能免俗。
劉和連去了五次荀府,都未能見著荀彧。
不光是荀彧,荀氏八龍也是一個沒見著。
潁川旬家,根本沒把劉和這公子哥放眼里。
【新書期,推薦收藏追讀關(guān)乎生死】
【跪求推薦票、月票,請盡量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