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落榜,郁郁寡歡的依諾,無所適從,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兒,看不到希望。
迷茫中夾雜著恐懼和擔憂。
恐懼著對于未來的迷茫,擔憂著不甘于此生的路途如此黯然無光。
不知道為什么會成為這樣,無數次也在心里默默的問自己。
明明可以做到很好,卻最后輸給了自己。
中考結束后的一個月里,每天都生活的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生怕自己哪兒做錯,徒惹父母傷心難過,不高興。
整個初中階段,依諾父母很少關注依諾的成績,很少關注依諾的成長,也從來沒有問依諾開心不開心,有沒有特別的事情,她曾經一度認為父母不夠關心自己,認為自己仿若是透明的存在,可有可無,也為自己的不被重視而暗自神傷。
直到多年以后,依諾也成為了別人的媽媽,才后知后覺的發現,或許不是不夠關心,而是孩子太多無暇顧及,亦或是生活所迫,要為了生存而奔波勞累,也或許那個時代父母根本沒有教育孩子的那種教育理念,在父母心中能夠解決孩子溫飽已屬不易,孩子的學習也只是孩子的事情。
中考成績出來后,依諾不敢和家里人說,后來不知道父母怎么知道的。
只是清楚的記得,依諾爸爸不讓依諾繼續上學,她的媽媽執意讓依諾要上高價高中,由于依諾上學的問題,父母鬧得不可開交,家里也是烏煙瘴氣,家里所有的人都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父母也因此爭吵不斷,此時,依諾也只能偷偷的將自己隱匿在黑暗之中,生怕被父母發現自己的存在,無數次眼淚輕輕滑落,恨自己的不爭,恨自己的不夠努力。
整個初中時代,依諾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父母的辛苦,整天就知道貪玩,經常性的去依諾姑姑家和表姐玩,就是不想回自己家,依諾不想聽到父母無休止的爭吵,不想看到家庭的凌亂,她在極力地逃避著自己家的貧窮。
進入初中,情竇初開的少女們很容易懷春,依諾亦然。
依諾喜歡她的同桌。
那個叫劉墨的男孩,178的個頭,他像一株逆風生長的白楊,骨節里藏著不折的韌勁。籃球場上躍起時,汗水在陽光下肆意流淌,白色運動鞋與地面摩擦的銳響是他青春的注腳。總能在黃昏的球場尋見那道身影——起跳,投籃,橙紅色球體劃過拋物線,如同他永遠向上的生命軌跡。
課桌前的他卻是另一番氣象。眉間蹙起小小的山川,鋼筆在演算紙上洇出墨色的花。那些旁人眼中艱澀的符號,于他不過是思維森林里乖巧的松鼠。當別人為難題焦灼時,他眼底卻浮著笑,像深潭表面蕩漾的月光。
最動人的是那雙眼,既盛著十六歲少年特有的清亮,又沉淀著超越年齡的靜氣。當他抱著籃球站在教學樓陰影與夕陽的交界處,整個人便成了光與暗共同雕琢的作品——既有金屬般的銳利輪廓,又帶著水墨畫的留白韻味。這樣的男孩,連影子都比旁人更厚重些。
依諾喜歡劉墨臉上陽光的笑容,那燦爛的笑容讓你挪不開眼睛。后來的依諾才懂的,也或許,正是劉墨的陽光吸引了她,是他的陽光驅散了依諾心里的些許陰霾。
依諾就這樣暗暗的喜歡著劉墨,喜歡觀察著劉墨的一舉一動,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劉墨喜歡的另有他人,是班里學習最好的也是班花的女班長。
時光匆匆,依諾就在自我摧毀式的春心萌動的年歲里,對劉墨情愫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