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互聯網與供應鏈金融
- 沈亦文
- 1331字
- 2023-11-02 19:27:46
2.1 核心企業主導的N+1+N生態圈模型
2.1.1 光環效應與N+1+N的生態圈
供應鏈以核心企業為中心,層層延伸,一頭帶動上游的一級供應商和二級供應商,直至最頂層的原材料供應商,另一頭帶動下游龐大的經銷渠道,直至終端用戶。如果核心企業跳出自身的供應鏈生態圈,向整個產業鏈輸出賦能,其生態圈也會從自身的上下游延伸到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它也就會成為整個產業生態圈的核心企業。
在西方供應鏈管理體系里,核心企業對應的英文是Anchor,而不是按照中文字面翻譯的Core。Anchor是船錨的意思,也就是固定船的工具。西方學者用Anchor這個詞而不用Core,是為了強調核心企業是供應鏈主導者這一根本價值。Anchor用得很形象:供應鏈就如同一艘船,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連同核心企業都是船上的成員;這艘船要想能夠抗風浪,就離不開這個船錨。Anchor就起到了船錨的作用,它就像是一枚定海神針,整個供應鏈的上下游都能夠在它的幫助下具備抗風浪的能力。
核心企業的船錨價值體現在它對上下游企業的管理體系的強勢控制力,以及基于合作共贏的生態圈思維所形成的賦能體系。核心企業的管理體系與賦能體系越豐富、越強,核心企業與上下游的黏性以及對上下游企業的把控能力就越強,也由此形成更加緊密合作的N+1+N生態圈模型。
西方學者通常用“光環效應”(Halo Effect)這個詞來形容核心企業對生態圈的強勢控制力。越是優秀的核心企業,其光環效應就越強。
核心企業是生態圈的主導者,也是生態圈整合升級的驅動者與整合者。
2.1.2 生態圈的資源錯配現象
供應鏈生態圈普遍存在資源錯配的現象,即處于供應鏈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身上往往匯聚了很多資源,資源的豐富程度遠遠超出它自身的需求。如果核心企業能夠借助自身對于資源的整合能力,把這些資源賦能到上下游企業當中,帶動它們共同成長,那么就會產生很強的生態圈黏性,當然,核心企業也能從中獲取更多的收益。
任何一個產業只要未完成整合,其供應鏈與產業鏈的上下游就會存在大量的中小微企業。這些中小微企業往往是迫切需要資源的,但也往往最不容易得到資源。資源過多地集中于核心企業,缺少資源的中小微企業卻得不到資源,這就是典型的資源錯配現象。如果核心企業具有生態圈合作共贏的賦能思維,將自己用不完的資源通過多元化賦能體系賦能生態圈合作伙伴,就會強化其光環效應,形成更好的凝聚力,進而推動整個生態圈良性發展。
在這里,我們需要特別強調金融資源的錯配問題。這一問題在金融資本市場發展尚不完善的發展中國家尤為明顯。這些金融資本市場的低效率使得金融資源大多聚集于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缺錢的中小微企業往往是金融資源無法觸達的地方。作為核心企業的大型企業擁有豐富的金融資源,如果核心企業基于其對上下游企業較強的控制力,把自身豐富得甚至是用不完的金融資源賦能到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身上,就會形成很強的金融賦能體系,而這一金融賦能體系反過來又會促進核心企業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業務的開展,從而形成產業帶動金融、金融促進產業的產融結合的良性發展。
因此,一位企業家不僅要懂得如何提升自身的金融財務運營能力,更要懂得如何整合金融資源來賦能生態圈,形成全新的產融結合雙生態圈體系。由于供應鏈與產業鏈中的合作伙伴對金融需求的迫切性,金融賦能已經成為核心企業賦能上下游企業的核心賦能服務,也是核心企業驅動供應鏈與產業鏈整合升級強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