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結砦聯堡,大干快上
- 靖康之后,率岳飛拾山河
- 禿筆畫方圓
- 2287字
- 2024-12-19 11:52:10
沈放不置可否,扭頭望向李若水,問:“李公,這里除了信王殿下,就數你資歷最老,官職也最大了。李公是何見解?”
李若水見沈放一副似笑非笑尊容,表情古怪的回應道:“若康王大元帥府遷入東平屬實,老夫以為不宜與其合兵。西軍之所以有今日成就,乃指揮層級少,戰場將領可自決?!?
“老夫以為,西軍還是繼續駐扎在真定、井陘道為好,他日汴京有消息了再相機而動。”
沈放聽了哈哈大笑道:“還是李公懂我?!?
李若水一臉嫌棄:“老夫能不懂你嗎?”
沈放又欠了欠身,對身邊的信王趙榛抱拳行禮道:“殿下意下如何?”
趙榛見沈放握著拳頭,嚇了一跳,有些失態的答道:“既然李府尹也贊成,就依卿家所言。”
趙榛覺得還不夠,干咳了一聲,又對著數十將領及各縣守官道:“從今往后,不許再提與康王合兵之事,他不入京勤王,愧對天子信賴?!?
沈放滿意的躬身拜謝,這估計是小信王能拿得出手的最強硬姿態了。
屯田及結砦聯堡等于說已獲得了一致認可,沈放再次提出設立一個軍事主管機構的設想。
這次一萬余西軍圍剿祁州城外金騎三千,可謂是成軍以來第一次合成兵種聯合作戰。
經過林良肱、李乃雄、劉翊三人協調,調動背嵬、踏白等軍統一作戰,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這令沈放對成立軍事主管機構之心更為迫切了。
眾多將領討論之后,同意成立一個統軍司的衙門。沈放舉薦林良肱任司監,李乃雄、劉翊任參謀。
鑒于往后可能多地作戰,統軍司三位司監不可能都聚集在一地,眾將又討論通過了變通之法。
即借鑒樞密院可在前線臨戰時,設分院的做法,統軍司臨戰也設分司,戰止即廢。
諸事已談定,沈放破例讓李邈準備了一頓酒菜,請大家好好喝了個痛快。
酒席上,沈放特意將馬擴安排在自己身邊,喝了幾碗酒。
馬擴的提議引發了“是否與康王合兵”的爭議,結果被沈放霸氣的否決了。
這讓馬擴多少有些氣餒。
沈放邀他喝酒就是要為他打氣。
其實沈放該感謝馬擴,不是他將矛盾引出來,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西軍內部還有附和康王的雜音。
本來以馬擴的經歷、視野及對戰爭走勢的判斷,他完全夠格進入新成立的統軍司。
只是他在西軍任上沒有寸功,不能再讓他承受非議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
……
就在汴京及黃河北岸宋金兩國打得不可開交之際,遠在千里之外的真定府諸縣悄悄上演著北宋歷史上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一幕奇跡。
數以萬計的百姓鑿山開石,將石頭源源不斷的運往真定府邊地。
數以萬計的百姓在這片肥沃土地上重新開墾。
為達成以上兩件大事,沈放絞盡腦汁尋找對策。
在開工前,沈放化身建筑師,領著一幫泥瓦匠實地考察了建砦的地點。
此前伏擊金軍五千前鋒的滋水,斜斜延伸至稿城匯入滹沱河,滋水南岸被劃為北方防線,沿河修建一批石頭砦。
砦類似于客家圍樓加鬼子碉樓結合體,戰時可屯兵藏民,平時可當倉庫、居住地。
橫穿真定城的滹沱河在稿城以西分岔,向東主河道經祁州、深州匯入黃河,另一條支流寢水南下趙州,剛好把欒城分隔在寢水以西。
寢水以西被最終敲定為真定東端的石頭砦修建地。
元氏以南,從趙州贊皇山流出的槐水沿城南五里與寢水匯合流入大江葫蘆河,槐水北岸修建石頭砦,正好可以水拒敵。
如此一來,可利用滋水、寢水、槐水三條水系為天然屏障,將真定諸縣包裹在內。
方案一經敲定,沈放即刻命天威軍留守軍劉大牛、楊澤喜二人領軍重開乏驢嶺石灰窯,煅燒石灰,源源不斷運來真定做石頭砦堡的填充料。
如此浩大的防御工程,井陘道與真定城百姓幾乎都征完了還是人手不足。
周世通、李若水、李邈等官員找到沈放商議一番后,沈放命祝峰山訓練營的新軍暫停訓練,加入了建設大軍。
另外一件大事是溫室育種。
當初沈放提出冬天屯田時,幾位縣尹私下都找過沈放,大隆冬天氣里,怎能種莊稼?
冬小麥早已過了育種栽培的最佳時期,其他如大白菜、蘿卜、芹菜等蔬菜在雪天里也種不活呀。
沈放沒有給他們多作解釋,命人在土門關軍營筑了一大片密封的矮木房搞起了溫室育種。
小作口礦洞出產優質焦煤,正好能給這些育種房提供持久恒定的氣溫。
沈放后世的老爸是農業種植大戶,他從小就在大棚堆里長大。
溫室育種要求相對簡單,控制好光、熱、水,什么種子不發芽。
這些溫室栽培技術古已有之,但是多是在溫泉附近小范圍種植?;蚴且阅咎繛楹銣鼗鸱N。
可在古代木炭何其珍貴,人都不夠用,拿來種反季節蔬菜那就暴殄天物了。
小作口寨礦洞優質焦煤源源不斷的開采出來,為沈放的溫室育種提供了廉價的保暖燃料,人工育種水到渠成。
當勸農使劉德仁與十余位老農打開矮房請李邈、李若水等人觀看時,只見滿室郁郁蔥蔥的麥苗、菜苗,長勢喜人。
苗子長出來了,但還不能移栽,它們還要接受開窗、耐寒等漸進式的適應,直到冬雪完全過去,立春到來。
在這期間,南方汴京城小吏接連快馬傳來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詔書大體如下。
敕官吏軍民等:頃者有渝盟約,致大金興兵。朕初嗣位,許割三鎮,以酬前恩。偶遇奸臣貽誤,三府不割,又間諜大金功臣,再致興師。使河北、河東之民、父子兄弟,暴骨原野。夙夜以思,罪在朕躬。念欲熄生靈鋒鏑之禍,使斯民復見太平,莫若割地以求和……朕為父母,豈恩為此,蓋不得已……黃河以北州府,并仰開門,歸于大金……冬寒,汝等各比好否?(實是精彩,筆者便節選原旨)
李若水將天子詔書念了一遍。
座下,真定府轉運司信王以下文官武將聚集一堂,聽了詔書鴉雀無聲。
突然,伍有才問:“李公,最后面那句‘冬寒’是啥意思?”
李若水臉色陰沉得能擰出水來,心不在焉應道:“官家心念北地百姓,天寒地凍的,問大家過得可好。”
伍有才突然原地蹦起:“我伍閻王過得可好?好他祖宗!”
李子云聽了再也把持不住,氣勢洶洶質問傳旨的小吏:“你回去問問陛下,把我真定賣了,賣了幾個錢?”
范二醋缽般的拳頭突然朝小吏揮去,沈放想阻止已是不能。
小吏被拳頭一錘打飛,地上打了幾個滾,滿地找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