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取代朱允炆?
- 大明:多子多福,假和尚太快樂了
- 天才雙子
- 2043字
- 2023-07-30 09:00:00
聽聞此方,朱高煌微微一笑。
看來,自己的暗示還是有用的,總算是有人聽懂了。
而其他人,則是開始琢磨著這些話。
陛下,莫非是真有了改庶為嫡的意思?
要不然,把這個私生子許配于李家,確實是讓李家難以接受的。
“各位!如今的皇太孫,曾經也是庶出啊!”
在眾人猶豫之際。
賓客之中,又有一人提醒說道。
這倒是讓他們想起來了。
確實,真正的皇太孫,應該是朱雄英啊,如果他不早夭的話。
也正是之后皇家的動作,把呂氏的地位提升。
朱允炆這個庶子,也成為了皇子。
現在看來,朱允炆可以如此,朱高煌憑什么就不行?
與朱高煌結親,那便是在給朱高煌提升身份鋪路。
“確實!確實!!”
“原來是這樣!陛下心思精妙!”
“陛下果然是疼愛皇孫的,對皇孫們一視同仁。”
“那如果高煌殿下成了嫡子,那豈不是比朱高熾的地位還……”
賓客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但已經不敢往下想了。
他們再看朱高煌,越發覺得,這位皇孫以后的地位一定不簡單。
朱允炆那樣的,都入得了陛下的法眼。
像朱高煌這樣有能力的皇家皇孫,朱元璋肯定也是不會甘心讓他當一輩子碌碌無為的皇孫的。
所以,把他的地位給的提上來,肯定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接著,這些人在夸贊完了朱高煌后。
又是馬上開始朝著李景隆慶賀來了。
“曹國公啊!以后殿下在眾多皇孫中,肯定是會成為佼佼者!”
“恭喜李將軍啊,能夠和殿下聯姻,以后的李家有福嘍!”
“皇孫定然會得到陛下的青睞,李將軍也能執掌大軍了!”
“恭喜李將軍!老令公在天之靈,肯定也會欣慰的!”
“李將軍真是好眼光啊!”
“這種女婿,真是讓我們羨慕極了!”
“……”
這一句一句贊嘆的話,倒是讓李景隆沒有想到。
而且他也聽得出來,這些贊美那可都是認真的啊。
比剛才那些話認真多了。
畢竟他們剛看到朱高煌的時候,還有一些失望,當時的話相當專心。
而李景隆,倒是懵逼了。
以后朱高煌會升地位?
會成為嫡子?!
以后,朱高煌會成為皇孫中的佼佼者?!
是否能夠取代朱允炆,他不知道。
但是這些猜測如果真的屬實,那豈不是要力壓朱高熾了嗎?
取代朱高熾,成為朱棣燕王的世子?
這個他不敢想!!
況且,朱高熾背景牛逼多了啊,他母親是徐妙云,他姥爺是徐達。
朱高熾雖然能力不行,但是想要撼動他的地位,還是相當難的。
這些未來的事情。
說實話,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他本來,也只是因為自己母親得救罷了。
現在沒想到,還能有更大的好處。
讓他們李家,成為更有權勢的家族嗎?
李景隆不敢往后面想。
但是他倒也開始期待了一些。
而在李景隆懵逼的時候。
鳳陽的這些權貴們,已經是開始一一地去巴結朱高煌了。
“下官名叫宋瓚,父諱宋濂!今日一見殿下,果然英武不凡!”
“下官鳳陽知府張……”
“鄙人沈方三!”
“……”
面對這些人的奉承,朱高煌倒也只是微微點頭。
并沒有多說什么。
其實,剛才那些提升為嫡子的話,他也沒有說過。
不過是簡單暗示了一下眾人。
便是有機靈的官員,開始往這方面去想了。
接著,朱高煌又是提醒說道。
“各位,圣意可不能妄加揣測啊。”
“即便你們真的猜測了出來,也不能亂說。”
“有些事情,先爛在你們的肚子里面,對于大家都好事。”
他的話,意思很簡單。
剛才所言提升為嫡子之事,雖然確實是可以從朝廷意思中猜測出來。
但是他們也不能隨便亂說。
當然,朱高煌也不想讓他們亂說。
畢竟這只是他嚇唬眾人的,知道的人多了,不就露餡了。
“明白!明白!”
“殿下所言,我們都懂!”
“各位,今日之事,各位自行知道即可,等出了李府,可不可說與他人。”
“殿下果然謹慎十足!”
“既有頭腦,行事又謹慎,殿下未來定然成為皇家支柱啊!”
這些賓客們,便是紛紛互相提醒道。
關于朱高煌升嫡子的消息,他們自己知道就行。
那么他們便是可以搶占先機了。
同時,他們也相當佩服朱高煌的謹慎。
既有頭腦,又心思敏銳,以后打敗朱高熾、力壓朱允炆、成為真正的皇太孫,那也未可知啊。
只不過,這些設想,他們是不敢直接說出來的。
等奉承完了,差不多也到了飯點了。
眾人開始吃席,也是頻頻向朱高煌敬酒。
“吉時要到了,殿下,該準備拜堂了吧。”
“不急!”
“我突然有了一個好點子!”
朱高煌倒是靈機一動,神秘地說道。
而一旁眾人,皆是看向了他。
“各位,你們可聽說過伴郎、伴娘!!”
朱高煌問道。
“伴郎?伴娘?”
“這是什么意思?”
“我們只聽說過喜娘,這伴娘倒是沒有聽說過啊。”
周圍的人討論起來,不知道朱高煌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實在古代,確實是沒有伴郎伴娘一說的。
但是,有時候會有“喜娘”。
和伴娘差不多,也是挑一些子女,陪伴著新娘。
有一點不同的是。
古代的喜娘,一般會選擇成婚過的女子。
選擇那些成婚過、婚姻美滿、生過兒子、長相美好的。
也算是沾沾喜氣。
倒是沒有過用未成婚之女來當伴娘的習俗。
畢竟這些未成婚的,大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怎么可能會出來拋頭露面?!
“各位,這伴娘的習俗,是挑選未成群女子,組成一個伴娘團,來給新娘帶來福氣。”
“這是北平的一種習俗,只因家父封地在北平,所以我倒想著,用這個習俗來辦。”
朱高煌倒胡謅一通。
此時的北平,肯定也是沒有伴娘習俗的,大明也沒有。
當然,北平地處偏遠,這些鳳陽人肯定也是不知道。
但加上北平,也能夠讓他們更加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