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秀笑得一臉褶子,身子前探,語氣諂媚:
“末將得提前恭賀大帥了!
“消息極其準確,是小的遣人賄賂張大人娘子的貼身丫鬟,她透漏出來的。”
左良玉趕忙問道:“圣上是怎么說的?”
馬士秀神色嚴肅了幾分,拱手朝著應天一指:
“大帥!前來宣旨的可是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史可法!
“據說圣上非常重視大帥,甚至有傳聞,史大人帶來的旨意是圣上親筆。”
左良玉頓覺心曠神怡,心中原本因為失望和恐懼帶來的躁動,居然變成了欣喜和期盼。
“想我左某人征戰十數年,與闖賊、獻賊大戰百余場,先帝以我忠勇,加銜太子少保,后又賜爵寧南伯。
“如今新皇登基,若是還記得左某功勞,左某一生還有何求。
“可是這鄂國公一爵,這這這...這實在是,不敢當啊!
“恐怕只是些風言風語罷了。”
馬士秀正色道:
“誒!大帥此言差矣!
“依末將來看,若不是大帥在武昌只手補天,將闖賊、獻賊擋在了長江中游,那長江朝廷如何金甌無缺?
“此乃護天之功。
“至于閑人庸人的風言風語,大帥不必擔憂。
“張慎言張大人現在可是新皇面前的紅人。
“滿京城都言,閣內閣外,皆出張門。”
左良玉嘴角微揚,只是神色頗為疑惑,看向了馬士秀:
“張大人不是因為支持立潞,自己辭了吏部尚書一職。
“怎么反倒有這種說法?”
馬士秀神秘兮兮地說道:
“四位閣臣,路振飛、史可法、顧錫疇、馬士英都是張大人推舉入閣的,最后竟全入了!
“加銜的地方大員,咱們眼前的袁、何二位大人,徐州的祁彪佳、福建的張肯堂,均是張大人推舉的,最后也竟都獲批了。
“您猜猜,張大人第三次舉薦是什么?就是大帥您的鄂國公之位啊!
“聽說當時啊,那馬士英還頗有微詞,不過被陛下否決了,親派史可法前來傳旨,日前出發,想來現在已經快到武昌了。”
左良玉撫須大笑:
“想那馬士英真是鼠目寸光,不自量力!
“所幸張大人公忠體國,圣上天慧照見。
“日后可以派些人暗中給張大人送些武昌特產嘛!
“你速通知各地將領,即刻收縮防線,準備齊聚武昌,迎接史大人和圣旨!”
馬士秀起身告退:“末將得令!”
長江,九江段。
史可法送走何騰蛟不久,便聽得護送自己前來的總兵張天祿前來匯報:
“大人,九江總督袁繼咸袁大人請求一見。”
史可法立刻起身,喜道:
“快,我親自去迎接袁大人的船。”
史可法剛出艙便看到遠處袁繼咸身穿素衣,坐著一艘小舟,朝史可法揮手示意。
“快去將袁大人接上船。”
待袁繼咸上船后,史可法拉著他的手拍道:
“繼通,去歲京師一別,你我今日竟然在長江之中相見,真是造化弄人,轉眼間先帝棄世,新皇登基,哎......”
袁繼咸指著浩浩淼淼的長江,感慨道:
“人生長恨水長東,你我之輩如今又多了君父之仇,聽應天消息,當今圣上極為圣明,有漢武太祖之雄,又有漢文孝宗之仁,真是萬民之幸,可喜可賀吶。”
史可法將袁繼咸請進了艙中:
“簡直是天降圣君吶。堵胤錫你知道么,去歲在應天見過你我二人。”
袁繼咸坐下后撫須笑道:
“堵牧游么?去歲你說其人言談舉止顯在你我之上,乃真國士也,一個小小的長沙監軍擋不住他的,這我如何能忘記?”
史可法神色凝重,看向了艙外:
“你知道么,陛下居然也識得此人,點名讓他去四川當巡按,與龍文光、劉之勃一塊兒敲打蜀王。
“三人必須在一年之內依靠蜀王自愿貢獻的錢財訓練出五萬精兵。
“這真是發膠鬲于魚鹽之中,擢傅說于版筑之間。”
袁繼咸張大了嘴,看著史可法:
“圣上真有此識人之能,真是神乎其技...
“但...五萬精兵?蜀王自愿出錢財?”
史可法若有所思地看了袁繼咸一眼,遞了個眼神:
“蜀藩已經遠了,況且不同于周、潞、崇等藩,他們無論是對先帝還是對當今圣上,都有貢獻。”
袁繼咸點了點頭沒有多問。
明眼人都能看出,新皇登基,第一個開刀的就是蜀王。
蜀王一無功德、二無兵馬,四川天府之國,物產豐饒,川軍又忠心悍勇,若是真練成五萬精兵,那這朝廷面對農民軍又有了一層勝算。
袁繼咸感慨道:
“如果真能練成五萬川軍,那這寧南伯可就坐不住了。”
史可法點了點頭,神色凝重地問道:
“寧南伯到底有多少兵馬?”
袁繼咸忽然放聲笑了出來:
“號稱百萬,自言八十萬,實則二十萬。
“其中流民十五萬,士卒五萬,親信萬余,戰力在高杰、黃得功之下。
“倒是猛將不少,其中也有很多可塑之才。”
史可法看袁繼咸談笑間將左良玉的百萬兵馬說成了萬余,不禁仰天笑道:
“適才何云從告訴我,左良玉兵多將廣,讓我此行萬分小心,沒想到到你這居然不足為懼?”
袁繼咸神色暗淡:
“戰力不足,可左良玉這廝喜歡裹挾流民,動輒十數萬人,實則婦孺占了一大半。
“此番啊,我們順著毛捋即可,此人吃軟不吃硬。”
史可法悠悠道:
“陛下許左良玉一年五十萬石糧餉,封他為鄂國公,世襲罔替。
“劍履上朝,入拜不趨,若是武昌住的不舒服,可在應天修鄂國公府,由其子督率軍隊。
“但是有兩個條件,一是擢李國英為成都總兵、張勇為漢中總兵,讓這二部必須限期一個月在你和云從的幫助下,督軍五千入川,與劉之勃、堵胤錫合剿獻賊。
“必要時可虛張聲勢,言說左良玉親征。
“二是命我長駐武昌,待闖軍偏師回援助主力以后,以武昌為基,逐步蠶食鄂北、豫南,擢馬盡忠為豫南總兵,可以繞開白旺大軍駐守的襄陽,與高杰部在汝寧、開封會師。
“我此番的任務,就是說服他照此而行。”
袁繼咸大驚道:
“李國英、張勇、馬盡忠是你推薦的?”
史可法疑惑地看向了袁繼咸:
“我怎會知道左良玉的部將?這都是陛下諭旨。”
袁繼咸搖頭良久,這才言道:
“如果不是陛下身邊真有能人,便是當今圣上果真是天降圣人。
“我對左良玉部頗為熟知,這三人是左部眾多將領中最堪當大事的三將!比他那個廢物兒子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