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儒家一方面從現實的角度來看,認為圣人、賢人、愚不肖、庶民之間有嚴格的區別,精英立場鮮明;另一方面,從可能性角度承認人人可以為堯舜。陽明從“良知人人皆有”的角度對后者做了進一步發揮,提出“人胸中各有個圣人”的觀點。
1
先生曰:“圣人亦是學知,眾人亦是生知。”
問曰:“何如?”
曰:“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無些障蔽,兢兢業業,亹亹[1]翼翼[2],自然不...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題解
儒家一方面從現實的角度來看,認為圣人、賢人、愚不肖、庶民之間有嚴格的區別,精英立場鮮明;另一方面,從可能性角度承認人人可以為堯舜。陽明從“良知人人皆有”的角度對后者做了進一步發揮,提出“人胸中各有個圣人”的觀點。
1
先生曰:“圣人亦是學知,眾人亦是生知。”
問曰:“何如?”
曰:“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無些障蔽,兢兢業業,亹亹[1]翼翼[2],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