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分天下策
- 三國:開局被砍頭,茍回老家種田
- 教主逍遙
- 2196字
- 2023-07-18 16:50:23
劉玉清呸了口唾沫,沒好氣道:“旗官何時學會這手見縫插針的吹牛本事。”
蘇檀挑了挑眉頭。“我吹牛,想當年背叛我的人都發財了....”
劉玉清道:“旗官斗字不識一個,大伙都知道,怎能學習我教圣典。”
蘇檀臉色神秘,道:“識字這種簡單的事情,天公將軍順手就用醍醐灌頂大法教給我了,不信你寫幾個字我認給你看。”
說完勾起眾人好奇心,再湊近了些。
劉玉清不在啰嗦,撫平地上塵土,木棍在地上寫下:“蘇檀”二字繁體,隱約還能看出隸書體的風骨,
蘇檀笑道:“這不就是我名字蘇檀二字嗎。”
圍觀人群緊張的看著劉玉清,等他答復。
劉玉清點點頭,表示回答正確:“我再寫個難點的,你自己名字認識也正常。”
“對對,寫長點。”大伙附和。
劉玉清繼續執筆,寫一個,蘇檀就當場念出來。
“路~~漫~~漫~~其修遠兮”
“別寫了,后面我都給你念出來。我將上下而求索是不是。”
“哎呀!”劉玉清驚呼出來,雙手放在蘇檀肩膀上方,想要給他拍拍身上塵土,又不敢放下。
“瞬間頓悟,真是神跡呀,果然天公將軍眷戀我等。”
“我黃巾神教有救啦。”
眾人亂七八糟的跪在地上,朝四面八方不停磕頭。
蘇檀暗暗發笑,不知這會天公將軍張角在哪嘎達吃香燭。
眾人癲狂狀態,如抓住救命稻草,蘇檀樂的大家不來打擾自己,閉目養神。
吃了睡,睡了吃,日復一日。
偶爾有黃巾教眾問蘇檀下一步如何是好。
答曰道法自然。
轉眼過去半月,有人從牢役那打探到消息,說曹操已經退兵。
眾人歡呼雀躍,都說蘇檀料事如神,徐州危機已解。
蘇檀罵道:“你們這群蠢貨,徐州危機解了,對我們我有啥好處。”
“危機解了,哪天陶謙閑的無聊,又把大伙拉出去排隊砍頭。”
劉玉清大驚,問蘇檀。
“現在只求陶謙別想起我們這群人就好。”
不過陶謙現在確實無暇顧及他們,因為倒床不起了。
劉備與孔融應邀來援徐州,曹操本次起兵匆忙,打了兩仗沒糧了,于是賣了個順水面子給劉備孔融,退兵而去。
陶謙要讓徐州于劉備,劉備看著忠厚但是不蠢。
徐州地處平原地勢,四戰之地,周圍曹操袁術呂布,沒一個是善茬。
自身就帶著幾千兵,不說守不守得住徐州。
能不能鎮住徐州那些土著權力派系還是個問題,待曹操退兵便領人回了小沛。
蘇檀等人在牢里轉眼就呆了半年,對于現代穿越來的蘇檀近乎崩潰。
半年沒洗澡,不換衣都算好的。
幾十人擠在同個牢內,拉屎拉尿就在墻角,那味道比老壇酸菜爽百倍。
晚上想一起睡覺?地面不夠。
一半人站著,一半人睡覺,如此輪流。
好在蘇檀有威望,大伙自覺給他讓出小噶角任由他橫平豎躺。
每天抓虱子成了唯一消遣,虱子在身上咬上口的話,如被針扎,一把掐下扔嘴里咬著吃,嘎嘣脆。
有時候虱子存的多了,跟身上的汗泥揉搓成丸子,吃下去帶著咸,有牛肉干的風味。
雖然身為囚犯,日日與牢役們打交道,有些消息牢役發善心會分享給眾人。
比如,曹操又卷土重來,連下了徐州五座縣城。
蘇檀聽完松了口氣,這下陶謙是徹底沒工夫顧及他們了。
有教眾問蘇檀,徐州會被打下來嗎?
蘇檀回答徐州會易主,但不是曹操。
再然后蘇檀已經知道,曹操又要退兵了,因為呂布要捅曹操屁股,乘機奪了兗州。
曹操再次退兵。
繼續捉了半年虱子,牢役們告訴大家,陶謙嗝屁了,如今徐州劉備主事。
劉皇叔仁義大赦徐州,教眾們同其他囚犯一起,統統被趕出牢房。
站在牢外空地上,一股大風刮起地上漫天塵土飛揚。
有人連呸唾沫,吐出飛進嘴里的灰塵。
袁成大聲道:“旗官果然料事如神。”
“是啊,船到橋頭真的直了。”
“旗官身居大牢,怎知徐州將要易主?”
劉玉清對蘇檀越發敬佩,小心問道:“旗官我等下一步如何,繼續回山里?”
蘇檀拍拍身上塵土,扯齊了衣角,頓覺精神氣質俱佳,有股飄然出世之感。
“劉皇叔放了我們,我該前去拜訪道謝,再者劉皇叔求賢若渴,為他效力也是未嘗不可也。”蘇檀拽著文,感覺自己只差把雞毛扇。
“對,旗官入劉皇叔帳下,如鳳落梧桐。”
說完朝徐州府衙走出,眾黃巾跟隨在后。
半個時辰后,幾十府衙親兵手持哨棒,追打著一群黃巾乞丐哭爹喊娘,乞丐們飛速逃出城外,親兵不再追打,指著他們罵罵咧咧。
一小撮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問道:“大人們何故追打流民?”
領頭的親兵見圍觀眾多,解釋道:“這群乞丐不知道中了什么邪,來到府衙說要給皇叔當軍師,還要獻上什么三分天下之策。”
“驅趕他們不走,竟說張將軍也不過是屠戶出身。”
“可笑死我了,張將軍家高門大閥良田千畝,族人數千,居然被他說是屠戶。正巧簡先生出衙看見,命我等將這群乞丐打出城去。”
黃巾眾人站在城外,大家摸著傷口齜牙咧嘴,多虧那些親兵沒下死手,傷口看著慘,卻未傷及筋骨。
蘇檀抬頭望天,眼角有淚滑出。
劉玉清上前道:“旗官何故流淚。”
蘇檀道:“羅貫中誤我!”
“我們下一步如何是好?”劉玉清問道。
蘇檀踱步簡單的打量眾人,凄慘不堪。
有些人依然幻想著某個黃巾大能振臂一呼,他們加入后再次東山再起。
蘇檀內心唏噓,結合了此世記憶,對這群同鄉感情頗深,說不定還有自己的祖先。
他想起桃花源記。
又猛地想起前世,老家也是零陵。
當時自駕游去過一處景點叫雄獅崖。
地處零陵城、寶慶城交匯處。
此山三面懸崖,只有一面斜坡出入山頂。
山頂曠闊百畝,山下有河流過,更有幾千畝丘陵地區少見的平原可供開荒種植。
在這十室九空的時代,那里肯定無人跡可避戰亂。
“我們回家吧。”輕聲細不可聞,卻如洪鐘傳到每個人耳朵里。
回家,代表他們起事的信仰徹底崩塌,蒼天沒有死,黃天更沒立起來。
每個人都停下手腳,看著蘇檀。
“天公將軍告訴我,帶你們好好活下去,給我黃巾留下火種,他已經告訴我一處龍起之地,在我們老家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