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單層神經網絡實現鳶尾花分類
1.4.1 使用TensorFlow實現鳶尾花分類
1.實驗目標
(1)理解神經網絡模型的構建方式及多分類模型處理操作方式。
(2)使用TensorFlow完成神經網絡的編寫。
(3)模型運算過程中的參數處理。
2.實驗環境
使用TensorFlow實現的實驗環境如表1.1所示。
表1.1 使用TensorFlow實現的實驗環境

3.實驗步驟
創建tensorflow_iris.py文件,并按照以下步驟編寫代碼完成本次實驗。
1)數據處理
導入所需TensorFlow庫,加載鳶尾花數據集并進行處理。

2)模型構建
此步驟包含模型的構建、配置及訓練。

3)訓練過程評估


在終端輸入以下命令運行本實驗。

輸出內容較多,部分結果顯示如下。

從以上結果可看出,模型的準確率約為97%,訓練效果優異。TensorFlow訓練損失和測試損失可視化效果圖如圖1.12所示。由圖1.12可以看出,訓練損失和測試損失幾乎沒有差距,模型未出現過擬合問題。

圖1.12 TensorFlow訓練損失和測試損失可視化效果圖
推薦閱讀
- 知識圖譜從0到1:原理與Python實戰
- AIGC:讓生成式AI成為自己的外腦
- ChatGPT原理與實戰:大型語言模型的算法、技術和私有化
- 巧用ChatGPT輕松學演講
- 深度思考:人工智能的終點與人類創造力的起點
- ChatGPT速學通:文案寫作+PPT制作+數據分析+知識學習與變現
- 創造性思維: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論教育
- 深入淺出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
- 人人都是設計師:設計基礎+Midjourney+ChatGPT
- 不止DeepSeek!:職場AI效率提升一本通
- 里武林的沉淪囈語:AI人工智能游戲概念設定集
- ROS機器人開發實踐
- AIGC原理與實踐:零基礎學大語言模型、擴散模型和多模態模型
- 人工智能程序員面試筆試寶典
- 終極智能:感知機器與人工智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