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安全:數智化時代的網絡安全寶典
- 余曉光等編著
- 1230字
- 2023-12-06 18:04:27
1.1 5G的由來
什么是 5G?這是在接觸 5G 概念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1G到4G。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The 1s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1G)就是曾經的“大哥大”,是模擬通信系統,具有終端體積大、系統容量低、業務功能單一的特點,僅能實現打電話的功能。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The 2n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2G)就是我們經常說的 GSM。該系統是第一代數字化通信系統,但僅支持語音和慢速的數據業務。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he 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3G),如中國移動使用的就是 TD-SCDMA 系統。從 3G 開始,移動通信進入了分組交換的時代,即每次通信流程不會為用戶分配固定的通信鏈路資源,而是采用包交換的方式,通過路由選擇的方式發送到目的地址。由此,也拉開了移動互聯網的序幕。
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4G)就是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更大的吞吐量,更好的用戶上網體驗,更高的系統效率,讓我們迎來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上層出不窮的新業務,也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是更加巨大的。5G的設計初衷,已不再局限于如何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無線上網業務體驗,而是希望設計一個無線網絡,能夠將社會上所有的有數字化需求的物體進行連接,進而成為一個為數字化社會服務的基礎網絡。因此,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在進行5G網絡征求意見時,專門對5G網絡可能要服務的業務類型進行了分類,認為:如果一個網絡能夠具備同時服務以下業務場景的通信能力,那么這個網絡就可以稱為5G網絡。于是,在2015年的ITU會議上,全球主要運營商和設備商共同定義了5G的三大典型應用場景。
一是增強型的移動寬帶(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在這種應用場景下,智能終端用戶上網峰值速率要達到10 Gbps甚至20 Gbps,為虛擬現實VR/AR、無處不在的視頻直播和分享、隨時隨地的云接入等大帶寬應用提供支持。
二是海量機器類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在這種場景下,5G網絡需要支撐100萬/平方千米規模的人和物的連接。
三是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這種場景要求5G網絡的時延達到 1 ms,為智能制造、遠程機械控制、智能電網、智能醫療、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等低時延業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為了滿足這三類典型業務,5G網絡的關鍵能力指標也顯得苛刻。提到 5G,許多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快”,這是必然的。目前4G網絡的峰值速率約為75 Mbps,從速率上來說,5G的目標速率將是 4G 網絡速率的 100 倍以上。因此,5G網絡的下載速率可達1~10 Gbps。也就是說,在5G網絡下,一部2 GB左右的高清電影,1s左右即可下載完成。
另外,5G網絡的時延理論上能夠低至1 ms,這是人類所不能夠察覺的,比4G網絡快了約 50 倍。其可靠性相當于光纖連接,能夠保證突然中斷的情況不再出現,這對安全至關重要。
從4G開始,智能家居行業已經興起,但只是處于智能生活的初級階段,4G距離真正的“萬物互聯”還有很大的距離,而 5G 極大的流量將能為“萬物互聯”提供必要條件。5G網絡帶來的改變遠不止于此,智慧城市、智慧電網、智能放牧/種植、物流實時追蹤、遠程駕駛、工業控制等都有可能隨著 5G 時代而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