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藍皮書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 1990字
- 2023-11-24 19:28:54
第二節 中小企業發展的國內環境
一、我國經濟穩中有憂
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1%。分季度來看,GDP增速實現快速上漲后持續回落,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分別增長18.3%、7.9%、4.9%、4.0%。其中,第一產業增長率為7.1%;第二產業增長率為8.2%;第三產業增長率為8.2%,可以看出,我國工業生產實現持續增長,服務業得到有序恢復,產業結構不斷完善。2012—2021年中國GDP增長率如圖1-10所示。

圖1-10 2012—2021年中國GDP增長率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2022年4月。
從國內消費來看,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維持正增長態勢,但增速從3月的高速增長降至12月的1.7%,且低于2020年12月的4.6%,國內消費需求有待進一步激發。2020—2021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如圖1-11所示。

圖1-11 2020—2021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2022年4月。
投資方面,2021年1—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為544547億元,比2020年1—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4.9%;比2019年1—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8.0%,投資動力緩慢回升,整體發展態勢有所好轉。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雖整體好于2019年,但累計同比增長率呈下降趨勢,從2021年年初的36.4%降為年底的7.0%。2020—2021年我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率如圖1-12所示。

圖1-12 2020—2021年我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率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2022年4月。
就制造業而言,除2021年9月和10月外,其他月份我國制造業PMI均處于榮枯線以上,與2020年相比,工業經濟發展有所回落,制造業仍需進一步壯大。2020—2021年我國制造業PMI如圖1-13所示。

圖1-13 2020—2021年我國制造業PMI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2022年4月。
二、環境活企成效逐漸顯現
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對小微企業的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得到持續優化,活企成效逐漸顯現。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年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2.5萬家中小企業中,85.1%的中小企業認為發展環境有所改善,85%的中小企業認為融資環境有所改善,92%的中小企業認為稅費負擔減輕??梢?,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得到較大提升。
在市場準入方面,2021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修訂形成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根據該文件規定,禁止準入事項僅有6項,許可準入事項為111項;共計列入事項117項,相比《市場準入免面清單(2020年版)》減少了6項,進一步放寬了市場準入門檻,增強了中小企業進入市場的積極性。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穩定產業鏈方面,自2019年《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臺以來,各有關部門通過夯實融通載體、完善融通環境,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為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打開新格局。此外,中央財政支持89家優質實體經濟開發區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依托特色載體推動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型產業創新生態。到2021年7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力圖通過健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組成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充分發揮優質企業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中的中堅作用,做強長板優勢,補齊短板弱項,打造新興產業鏈條。
三、惠企政策持續發力
2021年11月6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工業和信息化部企業〔2021〕169號)及《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工業和信息化部企業〔2021〕170號),從財政、金融、創新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及正面清單,以幫助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同年1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國辦發〔2021〕45號),進一步明確了對中小企業的助企目標及紓困力度。至此,“1+2”長短政策“組合拳”形成,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成為當前重中之重。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充分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積極推動21個成員單位加強工作協同,積極推動省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協調機制,加強統籌協調。2021年以來,國家層面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20余項、各?。ㄊ小⒆灾螀^)出臺政策40余項,形成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合力。
減稅降費力度持續加大。2021年,我國繼續實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由3%降到1%政策,將增值稅起征點由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部分在原優惠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施稅收緩繳措施等,2021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1萬億元。
融資支持水平進一步提升。2021年,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增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將兩項直達工具轉換為支持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截至2021年年底,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7.3%,普惠小微授信戶數超過4400萬戶。
- 重構增長秩序:不確定性年代與內生平衡增長
- 當代廣州學評論(2017年第1期/總第3期)
- 中國經濟視野:疫情下的中國經濟發展
- 中國式現代化開啟新篇:藍迪國際智庫年度報告(2022)
- 中國產業轉移年度報告(2020-2021)
- 20世紀數學三大學派之爭與數學思想的進步
- 讀懂中國改革2:尋找改革突破口
- 雙底線思維: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實踐和探索
- 居民消費研究
- 新興大國經濟開放戰略: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中國方案
- 贏得未來:高水平開放的中國與世界
- 新絲路沿線西北四省協同發展及與中亞合作研究
- 中國減貧奇跡怎樣煉成:扶貧扶志故事選
- 貧困的復雜圖景與反貧困的多元路徑
- Study on Theory and Realization of China's Conservation-oriented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