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工作進展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縱深推進

2021年,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我國原材料工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動轉型升級工作。

鋼鐵行業。一方面,為鞏固前期去產能成果,遏制部分地方和企業因為行業效益轉好產生的盲目建設鋼鐵項目的沖動,深入推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鋼鐵去產能“回頭看”檢查,以及粗鋼產量壓減工作,推動鋼鐵行業走質量提升之路。此次“回頭看”工作重點檢查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打擊“地條鋼”涉及的冶煉裝備關停和退出情況,鋼鐵冶煉項目建設、投產運行情況,歷次檢查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舉報線索核查及整改情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工作情況,并開展2021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1]。另一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于4月出臺《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利用市場化手段和法制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加快鋼鐵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石化化工行業。繼續推進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召開專項工作組2021年第一次會議,部署2021年專項工作組工作計劃。同時,為規范化工園區建設,提升化工園區本質安全和綠色發展水平,促進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界定了化工園區的定義,提出了化工園區的建設標準,明確了化工園區的認定和管理,有利于推動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

有色金屬行業。為推進鋁擴大應用,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原材料工業司組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鋁材料應用研究院等單位召開鋁應用研討會,聚焦重點領域,搭建上下游合作平臺,完善產品標準及設計規范體系[2],降低應用成本,推動鋁在交通運輸、包裝容器、機械設備、建筑結構等領域應用。為繼續擴大銅消費應用,推動銅消費升級,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原材料工業司組織重點銅生產企業和下游應用企業召開銅消費升級研討會,總結前期推動銅消費應用中取得的成果、經驗和問題,提出下一步銅應用的重點方向,提出加快銅產業技術創新,補齊產業鏈發展短板,推動上下游對接,提高產業配套與服務能力,提升銅產品質量,推動銅在5G、新能源汽車、建筑用水管等領域的應用。12月23日,由中鋁集團、中國五礦集團、贛州稀土集團等組建的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稀土產業的集中度,有利于加快我國稀土資源的集約化利用。

建材行業。為化解水泥、玻璃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根據新形勢,對水泥、平板玻璃的置換比例和范圍進行調整,更加嚴格地認定產能指標,使得產能置換操作程序更加規范,用市場化和法制化手段推動水泥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建材行業注重用標準手段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11月19日原材料工業司、科技司組織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建材行業15個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單位召開建材行業標準工作座談會,提出對照國際先進標準,健全完善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上下游協同的建材行業標準體系;加快推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綠色建材、智能制造、低碳發展等領域標準制定和修訂;推動產業鏈上下游聯動,提升標準工作水平。此外,部分地區加快提高建材行業集中度。例如,中國聯合水泥集團與河南投資集團成立合營公司,建成河南最大規模的建材集團,進一步提高河南省水泥行業集中度。

二、技術創新步伐進一步加快

2021年,原材料工業大力推動技術創新,一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科技成果涌現。

鋼鐵行業。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軋制出厚度為5毫米、寬度為3400毫米的世界最寬7Ni鋼薄板,標志著鞍鋼超薄超寬鋼板軋制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可以為LNG儲罐和運輸船建設提供材料支撐。上海大學董瀚教授領銜的高性能鋼鐵材料團隊與六家單位聯合攻關,研制出世界首款19.8級(最高強度等級)超高強度緊固件,標志著中國基礎件與材料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過程正在加速。中國寶武太鋼集團全球首發0.07毫米超平不銹鋼精密帶材和無紋理表面不銹精密帶鋼兩項新產品,其中,0.07毫米超平不銹鋼精密帶材是手機關鍵結構件背光板用材,實現了板型平整度0.1毫米/米以下,強度1200MPa以上的目標,市場前景良好;無紋理表面不銹精密帶鋼大幅度減小了不銹精密帶材表面橫縱向粗糙度、光澤度差異,實現了表面高度一致性,已通過知名企業產品測試。中信特鋼全球首創的2200MPa級超高強度橋梁纜索用熱軋盤條產品填補了世界空白。

石化化工行業。上海石化1.2萬噸/年48萬根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將被打破。中海油自主研發的旋轉導向和隨鉆測井系統中的高速率脈沖遙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標志著我國鉆井技術躋身世界前列。中石化所屬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原油催化裂解技術實現工業化應用重大突破,我國成為世界上原油催化裂解技術路線領跑者。中國建材集團西寧萬噸級碳纖維基地正式投產,標志著我國擁有了第一個萬噸級碳纖維生產基地。在國家科學技術獎中,石化化工行業有11個項目獲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1項。

有色金屬行業。東輕鋁業公司、西南鋁業公司和西北鋁業公司為“神舟十三號”“天舟三號”“天問一號”等重大項目提供高端鋁材,標志著我國高端鋁合金材料自主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西南鋁業公司和有研科技集團等單位承擔的“航空用高性能7050鋁合金大規格鍛件工業化制造技術”“高性能航空鋁合金超寬幅預拉伸板材工業化制造技術”項目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東興發鋁業公司、廣東偉業鋁業公司、福建閩發鋁業公司、山東叢林鋁業公司等單位完成的11個項目獲二、三等獎。上海交大團隊醫用鎂合金骨內植物臨床試驗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全降解鎂合金植入物等高端醫療器械在臨床推廣的深度應用奠定了基礎,具有里程碑意義。

建材行業。由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南大學聯合研發的世界首條利用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制備混凝土磚生產線成功運行,該生產線突破了二氧化碳不能快速進入混凝土制品內部進行遷移和反應的技術瓶頸,首次實現了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低熱水泥首次在白鶴灘水電站300米特高拱壩全壩應用,標志著大范圍推廣低熱水泥的條件已經成熟。凱盛科技公司在蚌埠建成了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0兆瓦銅銦鎵硒發電玻璃生產線,進一步擴大了發電玻璃在建筑和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三、低碳發展和智能制造取得積極成效

2021年,原材料工業探索低碳發展道路,智能制造建設成效比較顯著。

鋼鐵行業繼續推行超低排放改造,取得階段性成就。自2019年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發布《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以來,截至2021年12月底,有21家鋼鐵企業超過1億噸粗鋼產能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20多家企業約5.7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2021年2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鋼鐵擔當,開啟低碳新征程——推進鋼鐵行業低碳行動倡議書》。4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成立。中國寶武、鞍鋼、河鋼、包鋼等一批鋼鐵企業發布“雙碳”目標,包鋼股份公司發行我國首個鋼鐵行業的碳中和債券。11月15日,為進一步規范超低排放改造,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了《關于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公示終止申報或撤銷公示的相關規定(試行)》。11月18日,由中國寶武公司倡議并聯合全球鋼鐵伙伴單位發起的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成立。2021年,13家鋼鐵企業應用案例入圍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入圍名單”,55項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發布,一批黑燈工廠、無人庫區、數字車間等建成。

石化化工行業加快落實碳達峰要求,全力探索“十四五”時期低碳發展路徑。2021年1月,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宣布正式啟動碳中和規劃,推動企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中國石化宣布持續推進“能效提升”計劃和“綠色企業行動計劃”。1月15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四五”發展指南》,提出“深入實施綠色發展戰略,提升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水平”。4月,中國石化發布國內油氣行業首支“綠色債券”。8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牽頭編制的《化工園區碳中和實施指南》正式立項,這是國內第一個工業園區“減碳”類標準。石化化工行業積極推行智能制造,2021年,中國石油、萬華化學等6家化工企業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6月1日,中國中化集團旗下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標準化、一體化、智能化的石化物流數字化解決方案平臺在寧波正式亮相,開創了石化化工行業數字化物流新時代。6月10日,國內首個5G全智能煉廠創新應用發布,傳統油氣煉化企業的安全環保管控水平、生產效率等大幅度提高。

有色金屬行業積極落實碳達峰目標,加快探索低碳發展路徑。2021年1月,中國鋁業集團與山東魏橋集團聯合發布《加快鋁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聯合倡議書》。3月,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主持召開有色金屬、鋼鐵、建材等行業碳達峰工作研討會,圍繞碳達峰方案制定、推動行業低碳轉型進行研討。9月,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中國鋁業集團共同發起的中國有色金屬綠色低碳發展創新聯合體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旨在發揮協會和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推動有色金屬行業低碳綠色發展。為加速推動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2021年9月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發布了《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用標準手段推動行業智能制造轉型。

建材行業加快推動綠色建材認證工作,健全綠色建材市場體系,推動綠色建材生產應用。2021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對2019年以來的綠色建材認證工作進行總結,已有22家認證機構獲得綠色產品(建材類)和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資格,6個綠色產品認證領域合計184種產品獲得中國綠色產品(建材類)認證證書。6月16日,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北京東方雨虹公司頒發了首張綠色建材認證證書,標志著我國綠色建材產品認證逐步成熟。6月29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向河北保定嘉盛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頒發了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該證書是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行業的第一張綠色建材認證證書,標志著BIPV產品的認證管理更加規范,有助于推動BIPV技術及光伏綠色建材產品在建筑上的應用。9月,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阿魯克邦復合材料(江蘇)有限公司頒發了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該證書是金屬復合板行業的第一張綠色建材認證證書。12月,原材料工業司在北京組織召開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硏討會,討論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工作方案。為發揮標準對推動建材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動建材行業智能制造,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建材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征求意見稿),要求水泥等建材行業逐步開展智能制造標準研制工作。


[1]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就2021年鋼鐵去產能“回頭看”、粗鋼產量壓減等工作進行研究部署,https://www.miit.gov.cn/jgsj/ycls/gt/art/2021/art_6618 ea3ec1634d29a158e6b0c1c74374.html.2022年1月IMF《世界經濟展望》。

[2]擴大鋁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https://www.miit.gov.cn/jgsj/ycls/ysjs/art/2021/ art_8cad4c2987854d11a3c443d6c4d9af7e.html.撰寫日期2021年4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临汾市| 行唐县| 龙口市| 昌乐县| 双峰县| 奉新县| 乐陵市| 岢岚县| 古蔺县| 潜江市| 贵定县| 大姚县| 广饶县| 彰武县| 富宁县| 台安县| 通渭县| 新河县| 应城市| 肥乡县| 龙泉市| 镇安县| 南昌市| 旬阳县| 康平县| 中卫市| 本溪市| 吴江市| 南昌县| 华容县| 含山县| 栖霞市| 裕民县| 安国市| 斗六市| 丰镇市| 晋江市| 江陵县| 韶山市| 醴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