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圖思維:職場人必備思維賦能手冊
- 張金秋
- 2649字
- 2023-11-23 19:18:24
1.3 思維導圖常見的認知誤區
在我們正式講思維導圖的定義之前,先來聊聊什么不是思維導圖。
從第1.2節的內容中我們了解到,思維導圖的形態特別類似人類思考時神經元的形態和自然界生物生長的形態,所以對于思維導圖的應用來說,這是一種非常自然而然就能畫出來的形態。
因此,很多人會說:
“思維導圖很簡單嘛,不用學,看看就會畫了。”
“我不會畫畫,思維導圖我搞不定。”
“思維導圖不就是不斷往外發散的分支嗎?思維一直打開就好了。”
“思維導圖就是‘頭腦風暴’啊!”
“思維導圖就是用來做筆記的呀!”
……
讀到這里的朋友們,你們是不是也(曾)認為思維導圖是這樣的呢?
以上這些想法就包含了我們下面提及的思維導圖常見的三大認知誤區。
1.誤區一,我不會畫
很多人認為,想要做思維導圖一定要會畫畫。確實,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視覺化呈現工具,會畫圖對于完成思維導圖來說確實有必要,但畫圖的作用并非為了畫而畫,思維導圖中圖像的作用是為了強調和凸顯重點,并引導觀看者的視線和思路,關于這一點在第3章“視覺思維力”的內容中有詳細的說明。而且,視覺化呈現不一定需要圖像才能展現,色彩的使用、線條的舒展、結構的布局,這些都是視覺化的展現形式。
在思維導圖中,圖像是錦上添花的,并不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什么才是思維導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呢?
答案是:文字。沒有文字就沒有思維導圖的靈魂和精髓,沒有文字就沒有思維導圖的基本內容。所以,你會發現,我常說“做”一張思維導圖,而不是說“畫”一張思維導圖。
只要會寫字就會做思維導圖!那么,從現在開始,拿起筆,勇敢地做出你的思維導圖,我們一起開始吧!
2.誤區二,偽思維導圖
圖1-7所示的這兩張圖是思維導圖嗎?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兩張圖就會開始猶豫,明明想說“是呀,我們平時見到的和做出來的思維導圖都是這樣的呀”,可是突然被這么提問,又好像不那么確定了。那么,圖1-7中的兩張圖到底是不是思維導圖呢?

圖1-7 結構圖示例
圖1-7所示的這兩張圖我稱之為“結構圖”或“樹狀圖”,但是它們并不是真正的思維導圖,為什么呢?思維導圖的前兩個字是“思維”,思維導圖之所以可以對思維起到梳理和激發的作用,主要在于“關鍵詞”。而“關鍵詞”在思維導圖中的呈現要求是一線一詞。如果做不到一線一詞,這張圖就是始于真思維導圖的樹狀結構形式,終于偽思維導圖的一線多詞、一線一句,甚至一線一段話的形式。有形而無神,所以這種圖我稱其為偽思維導圖。
一定有讀者好奇:到底什么樣的圖才是真正的思維導圖呢?做思維導圖的第一個原則就是要做到一線一詞,那么如何做到一線一詞呢?在后面的第3章和第4章中我將分別從繪制技法和底層心法兩個角度,帶領大家做有邏輯、有創意的思維導圖。
3.誤區三,思維導圖和視覺筆記混淆
在這個全民線上玩的年代,沒有參加過社群、沒聽過線上課程或線上直播的少之又少。在各種社群、線上課程直播演說結束后,我們經常能看到群內小伙伴把一張圖拿出來,并帥氣地說:“這是我做的課堂筆記,給大家參考。”這也是我經常做的,如圖1-8所示。聽課、聽直播之后,用思維導圖做一份筆記分享給需要的小伙伴,既可以讓自己對課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又方便自己和大家記憶和復習課程內容,用思維導圖做筆記這件事我總是樂此不疲。

圖1-8 Rikki手繪視覺筆記示例
“這個思維導圖做得真好看呀”“我也要學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效率筆記真棒”。在一片驚呼聲伴隨著各種贊美的話語之后,我不禁額頭冒出三道汗,然后默默地回復:“謝謝大家的贊美,好開心這個筆記能幫到大家,不過這是視覺筆記哦,它跟思維導圖一樣,都是視覺化的一種呈現方式,這里有個視覺筆記和思維導圖的區別的小科普給大家參考。”之后默默地回復一段描述二者區別的文字。
你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呢?或者你有沒有認為上面的四張圖是思維導圖呢?我們稱這四張圖為“視覺筆記”,不過若換作思維導圖,也可以實現相同的筆記需求。從做筆記的角度來說,思維導圖筆記是視覺筆記的一種表現形式,因為它們都是視覺化的筆記形式。那么這兩者的區別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思維導圖和視覺筆記的區別,我將其歸為三類:始、形、神。
始。說來有趣,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是2019年7月我在美國舊金山學習高階視覺圖像記錄的課堂上。當時我為一個圓桌討論現場做了一個視覺記錄,也許是因為那段時間我正在給兩期思維導圖認證班的學員密集做作業點評的緣故,滿腦子是思維導圖,在進行圓桌會談的視覺記錄的時候,完全無意識地從右上角開始記錄,然后記錄的內容順時針轉下來,填滿了整張紙。老師在點評的時候還以為是因為文化不同,所以導致文字書寫的方向不同,我趕緊解釋道:“不是的。我們中國大部分的文字是從左到右開始記錄,只是大腦中浸入的思維導圖模式太深刻。”
所以,讀者朋友們,能看出思維導圖和視覺筆記的第一個差異了嗎?起始位置不同。思維導圖從鐘表的1點鐘的位置起步,順時針進行,終于12點鐘的位置;而視覺筆記的起始位置相對隨意,需要根據信息內容的整體走向,綜合考慮結構、布局和發展路徑來確定。
形。思維導圖的形式只有一種,即主題在中間的位置,向四周發散;而視覺筆記的形式較為多樣,有不少的模板可以使用,我們也可以學習各位業內大咖的布局排版方式,當熟練之后,一切流程便融于接收信息、篩選思考、落筆生花的每一個細節步驟中。
神。當然,思維導圖和視覺筆記這兩種記錄工具最主要的區別在“神”上。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左右腦結合了五感,所以視覺呈現的應用一定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思維導圖會有很多顏色、很多線條、很多圖標/圖像,也有隱喻的應用,這才讓很多小伙伴把思維導圖跟視覺筆記混為一談。
思維導圖很重要的兩個“神”分別是一線一詞(每個分支線條上只有一個詞)及結構性思維(對信息整理之后的關鍵詞確定原則及層級邏輯),整張思維導圖形成一張信息網,共同對信息及思維結果進行描述。
而視覺筆記的“神”則是對信息內容了然于胸之后,應用適當的結構及路徑清晰地展現信息流的行進,并對重點內容進行足夠的強調。在這個過程中,信息的呈現要使用“名詞+動詞”的形式,進行清晰明確的表述,而不只是用一個關鍵詞來呈現信息。
上面三個常見的思維導圖認知誤區你了解了嗎?
? 不要擔心自己不會做思維導圖,只要你會寫字就會做思維導圖。
? 學習了后面兩章的內容后,你一定會知道如何避免做出偽思維導圖,而做出真正有思維精髓的思維導圖。
? 通過上面的介紹和學習,相信你會感受到思維導圖對思維的激發和打開的作用,其不同于任何其他的視覺化呈現工具。
在了解了什么樣的圖不是思維導圖后,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真正的思維導圖是如何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