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書,《有的是時間》。
我很喜歡它的作者,舒遠,我有看過她所寫的《他笑時風華正茂》,我很喜歡,為此還特地買了里面寫到的沉思錄,打算再多看看書之后讀它。
我拿到《有的是時間》的第一秒,就是分享喜悅。我的書有特簽哦,秋天有好消息。
現在回想起來,購買這本書的時候是我在上晚自習的時間,幸好我由于進入了學生會,晚自習的時間拿手機在一個辦公室里打表,這才使得我可以有足夠充沛的時間在三分鐘內購買下它。
我很慶幸。
當初之所以打算買這本書是因為聽說是一本記錄日常分享自己故事的書,我關注了春雨姐姐的微博,雖然知道這幾乎是通篇狗糧,但我還是打算買它看它。
通過李春雨女士分享的一些日常,我覺得她其實已經成為了溫柔敏感善良燦爛,永遠朝前走,不害怕,不慌張的人。
這很酷,更酷的是會在一個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我也想成為這種很酷的人。
我啊,有偷偷的建一個微信小號,基本每兩天會發一些東西記錄當下的自己,快樂或悲傷。
這個小號里沒有很多的人,只有三五好友。
又是一個夜晚,我還是沒有早睡。
。。。
晚上的時候外公請我們一大家吃了飯,大舅一家,二舅一家,我們一家以及我不怎么眼熟的兩三人。
通過聊天得知,他們從六年前就搬到了南京,為了自家孩子在南京上學做出的妥協。
或許是因為我經常在父母面前提起,我要在南京有個自己的家,在南京買個房。
所以我的媽媽接到,她天天說要去南京旅行,要在南京買房。
我反駁:我每次說去南京,你都說有疫情。
每當這時我都會覺得自己太過于渺小,太不自由,太想要經濟獨立,太想要一瞬長大。
我不熟的人中,其中一人,她說:你要是來南京,我帶你去玩。
我欣然應下。
我后來去她那邊吹空調的時候有和她聊天,也加了聯系方式。
聊到年齡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她比我大,我一直以為我們差不大。畢竟她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兩千年出生的人,模樣很顯小。
按輩分,她應是我的表姐。
對于南京,我一直有一種自己也道不清說不明的情懷存在,沒有任何原因及因素左右,只是單純喜歡南京這個地方。
最大的理想就是在南京有個家,養只狗,有筆存款,自由的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旅游。
今天就不熬夜了,2022/8/13凌晨1:48分,晚安,我親愛的朋友們。
也許還是不會那么早入睡,但入睡的決心在。
﹡﹡﹡
21:10分,我累計花了四個多小時把《有的是時間》看完了,我以為整本書我都會看的很開心,并不是。
最后的一個篇章,我看哭了,現在也是邊哭邊打字,文字太直擊人心了。
不知道怎么說,讓我再悲傷一會吧。
從吊兒郎當到頂天立地,他真的很愛她。
我沒有強烈的感受過愛這個字帶來的感覺如何,但是我知道作為讀這個故事的人,我很為他們的愛情故事動容。
太過遺憾與后悔。
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我產生了許多共鳴。
我的生活也并不如意,我也極度悲觀,理智與孤獨。我經常覺得我的父母不夠愛我,偏心我的弟弟,我的朋友們并不是只有我一個朋友,我們都不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但是她們陪我走過一段就夠了。學校生活也是時而開心,時而不開心。
我也想要被愛包圍,應該每個人都這般想。
但我之前說過愛排在最后,這很矛盾,又并不矛盾,如果可以我渴望很多愛,不可以就算了。
對于愛,我并不強求,愛不是必須品。
我大概從14歲開始就經常和我媽說,我以后不會結婚。
我想要的愛很純粹,我要求很高,我也很自私。
有段時間整個人都在很低沉的狀態,與朋友聊過很多沉重的話題,“人死后會忘記所有事情嗎”“最終都會死,那我們活著有什么意義,不就是受罪嗎”許多諸如此類的話題,比比皆是。
我想,或許我想的太多了,不想了。
如果你們有時間,去讀讀這本書吧,我很喜歡。
2022/8/14晚上21:41分,晚上好嗎
﹡﹡﹡
至此,我也依然沒有踏上去往南京的路程。
我不斷安慰自己,會的,我還有很多時間,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一定會到達南京。
親自感受南京的風和人。
2023/8/4中午12:55分,我愛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