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烈士園
- 寧同學,我對你心動了
- 陌言葛藍朵
- 1022字
- 2025-08-23 08:35:47
寧華和蘇夏、鄧青和伍燁、江灼詩和季子奕選擇動手扎染一張夏布手帕,畫一幅夏布畫,做一朵夏布花,作紀念。
而習涼涼和張智在夏布坊逛了起來,看各種服飾、工藝美術品、生活創意品、旅游紀念品以及布藝小動物。
陽光透過木窗欞照進來,在展架上投下溫柔的光影,那些懸掛的夏布在光里輕輕晃動,像一片流動的云。
空氣中彌漫著苧麻的草木香和淡淡的墨香,把非遺傳承的厚重與創新的鮮活,都織進了這方小小的天地里。
離開時回頭望,壹秋堂的木門在光里半掩著,仿佛還能聽見經緯交織的沙沙聲,在時光里輕輕回響。
七月的昌州像被扔進了蒸籠,近正午的陽光把瀨溪河畔的青石板曬得發燙,連空氣都帶著股焦灼的熱氣。
寧華他們走在景區入口的樹蔭下,每人手里拿著一杯解暑神器——涼蝦。
“總算到了,”張智抹了把額角的汗,抬頭望見“昌州故里”四個燙金大字嵌在白色墻體上。
不遠處的海棠公園郁郁蔥蔥,濃密的樹冠像撐開的巨傘,將半個景區都罩在陰涼里。
鄧青指著眼前的建筑群,十九幢灰瓦白墻的四合院沿著石板路次第排開,雕花的木窗欞、斑駁的門環、墻頭上探出的三角梅,處處透著明清風貌的雅致。
“始建于1981年,擴建了好幾次才成現在這樣,33公頃呢,光綠地就有10公頃,難怪這么涼快。”
伍燁在一旁拿著小風扇對著她:“你倒是做足了功課。我剛聽景區工作人員說,這些院子是按古昌州‘九宮十八殿,三千七百碟’的格局復建的,你看那幾進幾出的院落,是不是有點當年繁華的影子?”
幾人沿著主街慢慢逛,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碎成一片跳動的光斑。
街邊的宅院有的改成了餐館,飄出陣陣榮昌鹵鵝的香氣;有的成了民宿,門口掛著藍印花布的幌子;還有的陳列著老物件,玻璃柜里的青花瓷瓶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這里真是個寶藏地方,”習涼涼又去買了冰棍來咬著,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一家手作鋪子,“說是開放式景區,其實啥都有,生態、景觀、歷史文化,連吃飯住宿都能解決,簡直是把老昌州的生活搬進了現實。”
寧華靠在一棵老榆樹下,望著遠處瀨溪河波光粼粼的水面,岸邊的蘆葦被風吹得沙沙作響。
七月的熱浪好像被這古街的慢節奏融化了,連蟬鳴都變得溫柔起來。
她忽然覺得,所謂故里,大抵就是這樣的地方——既有歲月沉淀的厚重,又有煙火人間的鮮活,讓人在燥熱的夏日里,也能尋到一份心安。
張智掏出手機拍下夕陽下的飛檐:“下次得挑個清晨來,聽說那時候晨霧沒散,陽光從東邊照過來,整個景區像被裹在紗里,比現在還好看。”
ε?(?>?<)?з
來到榮昌士烈園,周圍只有稀少的游客,蟬聲在周圍陣陣的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