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十配圖
- 寧同學,我對你心動了
- 陌言葛藍朵
- 1013字
- 2025-07-02 08:34:38
由于《大明律》作為根本大法被設定為常法,不可輕易更改,而社會生活卻日新月異,新的情況和問題層出不窮。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朝廷只能通過頒布“令”和“例”(即條例)來進行變通。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令”和“例”越來越多,導致司法實踐中出現了混亂。
同樣的案件,可能會有三五種不同的“例”進行規定,有些規定較重,有些則較輕,這使得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受到了嚴重質疑。
面對這一困境,喻茂堅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強烈的責任感,決定上疏朝廷,請求修訂《問刑條例》。
他以當時頻發的地震災害為切入點,指出天象示警,警示朝廷應當反思法律制度的不足,并進行必要的改革。
喻茂堅的奏疏言辭懇切,邏輯嚴謹,深深打動了世宗皇帝。
為了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喻茂堅奉詔與皇帝當庭進行答辯。
在辯論中,他引經據典,條分縷析,詳細說明了修訂《問刑條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他的陳述深入淺出,邏輯嚴密,贏得了世宗皇帝的贊許。
皇帝不僅認同了他的觀點,還派遣宦官帶著金帛前往喻茂堅的府邸進行嘉獎。
然而,喻茂堅的清廉再次得到了體現。
他對宦官的回禮只有區區三兩銀子,這一舉動讓宦官感到意外和敬佩。
宦官將這一情況如實報告給皇帝后,世宗皇帝不禁感慨萬分,諭曰:“喻茂堅乃天下清官也。”
這一評價不僅是對喻茂堅個人品格的贊譽,更是對他作為一位杰出官員的高度肯定。
經過喻茂堅的不懈努力,《問刑條例》最終得以重新修訂。
新修訂的條例增加了嚴懲官吏貪贓枉法等內容,進一步規范了司法實踐,促進了法律的統一和公正。
喻茂堅的改革舉措,不僅在當時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后世的司法制度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修訂后的《問刑條例》對促進當時經濟社會的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它不僅規范了司法程序,還增強了法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使得社會秩序更加井然有序。
喻茂堅的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他的名字被載入《重慶名人辭典》,并被喻氏后人編入《中華喻氏人物志》,成為喻氏家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
————————————
第十個配圖故事:喻茂堅清廉還鄉,彰顯高風亮節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喻茂堅,這位在朝中歷經風霜的刑部尚書,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悄然告別了權力的中心。
彼時,朝堂之上派系斗爭激烈,政局波譎云詭。
喻茂堅對這種無休止的權力爭斗早已心生厭倦,加之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最終以疾病為由,上疏朝廷,請求辭官歸鄉。
世宗皇帝對喻茂堅的辭呈極為重視,多次慰留,希望他能繼續為國效力。
然而,喻茂堅去意已決,最終皇帝不得不準許了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