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雍溪鎮
- 寧同學,我對你心動了
- 陌言葛藍朵
- 1007字
- 2025-05-08 12:29:17
習涼涼也感嘆:“是的,我也很少見過這邊的演出?!?
來到月老池,眾人一開始都沒認出池中端坐的是月老。
鄧青笑著說:“不看介紹還真不知道,原來這就是月下老人。傳說他用紅繩系男女之足,定下姻緣,真是浪漫又神秘。”
昌州府衙是古城的一大亮點。
大門右側擺放著古代百姓擊鼓鳴冤的大鼓,進入府衙,天井處兩尊石獅威嚴地把守著。
正房內,“明鏡高懸”的匾額高懸案臺上方,兩邊的兵器架擺放整齊,完美還原了宋代府衙的辦公場景。
眾人紛紛好奇地四處打量,張智更是興奮地坐上八仙椅,笑著說:“我也來當一回宋代知府,斷斷這‘天下事’?!?
然而,盡管古城建筑設計用心,但整體商業氛圍的營造卻不盡如人意。
從昌州府衙出來,看著一排排蕭條的食肆和店鋪,大家都感到有些可惜。
鄧青說:“這么好的建筑,卻沒什么人氣,要是能好好運營宣傳,肯定會吸引很多游客。”
匆匆游覽完昌州古城,眾人從古城出來,又回到了帝師橋。
再次走過帝師橋,來到香國廣場,大家的興致又高漲起來。
相較于充滿現代元素的仿古建筑,眾人還是更鐘情于自然景觀。
夏天的香國公園綠樹成蔭、繁花似錦,香霏閣和香霏瀑布在陽光下更顯迷人。
寧華開心地說:“還是這里看著舒服,自然景觀的魅力真是無法抵擋。”
蘇夏也笑著說:“沒錯。”
在香國廣場前往停車場的路上,百姓舞臺和旁邊的圓形石拱門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青瓦白墻、雕花棱窗,古色古韻十足,大家紛紛拍照留念,為這次短暫卻充實的旅程留下美好的回憶。
寧華他們回到酒店趕緊趁著天沒黑,收拾好行李,便去了習涼涼的老家。
在大足城區東北方向約4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古樸且韻味悠長的小鎮——雍溪鎮。
它坐落在巴岳山下、淮遠河畔,是一處充滿歷史沉淀與文化魅力的所在。
雍溪鎮有著近千年的悠久歷史,始建于唐代,在宋代隸屬于巴川縣(今銅梁)。
到了元末,它被劃歸大足縣管轄。到了清宣統二年(1910年),雍溪從原來的萬古鎮分出,正式設立為雍溪鄉。
我國成立后,雍溪鄉隸屬大足縣第六區(即后來的萬古區)。
1954年,雍溪鄉分出部分區域建立了和平鄉(后更名為對溪鄉)。
1958年,雍溪、和平、興隆三鄉合并成立了雍溪公社。
1959年,雍溪公社又分出部分區域成立了和平公社。
1961年,雍溪公社再次分設,成立了興隆公社。
1984年,雍溪公社改制為雍溪鄉。
1993年12月,對溪鄉與雍溪鄉合并,正式成立了雍溪鎮。
他們到達目的地時,時針已經指向了晚上八點。
由于時間已晚,再加上鎮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他們決定先在鎮上找一家旅館住下,等到第二天再前往習涼涼家中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