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無情有情
- 五福臨門
- 紫芋
- 3056字
- 2010-09-29 21:10:57
十五天后,再去翰林院上班還有些不太習慣,好在翰林院中是一貫的閑散,沒有什么緊趕慢趕的工作,過了一天就又熟悉起來了。
翰林院不止有書籍,還有六部做事的存底,比如吏部的卷宗,里面包括各個官吏的記錄,比如戶部的檔案,全國土地人口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羅清鳳還是尋找一本書的時候發現的,發現之后頗為驚奇,問了孫達才知道翰林院的大部分工作其實都是耗在這些東西上。
吏部的卷宗基本上一年更新一次,人事任免,升職降職,翰林院的人要把這些新的變化更新在卷宗中,便于皇帝隨時掌握某個官員的情況,而不是被下面的人有意欺騙,當然,這也是防火的一種方式,吏部存放卷宗的地方似乎不怎么保險,本朝以來,就被火燒了兩次,若不是有翰林院的存底,怕是都要亂套了。
戶部則好一些,除了錢糧財政,人口土地都是三年才更新一次,讓翰林院輕松不少。
按理說若是把六部的東西都要存底,還要負責更新也是很龐大的工作量,但翰林院也有省事的方法,六部把東西送過來,如吏部的官員考評記錄,翰林院只是組織人手核對一下,如果跟去年的不一樣就做出更改,如果一樣就不再理會,工作量總體來說并不算太大。
翰林院可以算是公認的閑職了,這些東西皇帝很少會用到,便是吏部的大火之后,也只是派人來抄取,并不需要翰林院的人來負責這份工作,吏部也有專門抄寫的書吏。
羅清鳳其實并不怎么喜歡抄寫的工作,倒是對這些卷宗很感興趣,看看吏部的那些,就知道評語都是怎樣的,看看戶部的那些,就知道稅收到底是怎樣的,這其中,羅清鳳最喜歡看的還是刑部的那部分,了解法律固然是一方面,但刑部判案的卷宗也是很有意思的。
判案的卷宗太多,全國上下,郡縣州府,不可能所有的都上交,刑部便撿了其中最主要的,最嚴重的交了上來,于是這些卷宗里看到最多的便是某某官的案子,一旦當了官,犯了案,量刑要比普通人重不少,可以說,一旦家中有當官的人犯了罪,這個家最少也是三代不振,甚至徹底退出了視線。
最嚴重的案子莫過于謀反案,先不說對謀反官員的血親誅殺,但凡有點兒關系的都要因為連坐而被殺戮。
皇權最重,皇帝對此可以說是毫不姑息,和帝繼位時便有一個謀反案,當時謀反的是和帝的姨母榮王,據說已經準備了好多年,原是準備搶在和帝前坐上皇位的,卻還是棋差一招,失了先機便是步步錯,她全家血親被和帝誅殺不說,連帶著當時在她封地任職的主要官員都被屠戮殆盡,一場謀反案,死亡人數字面上統計的便有千人之數,這還是主要人員,被牽連的,被構陷的,官職低微同樣被殺戮的就都沒有登記了。
羅清鳳想,能當皇帝的果然都是能殺人的人物。
和帝治下清明,稱得上是繁華盛世,然而**也是不少,僅看南邊兒的幾場**,羅清鳳也唯有暗暗感慨皇帝果然是防微杜漸,天下第一疑心重的人物。
皇帝與臣子,并不是普通的上下級關系,尤其是這個上司能夠一言決斷你全家的死活時,你怎能不產生畏懼?羅清鳳越發覺得自己這個翰林院學士當得好!最好就這樣平安終老。
翰林院清閑,朝堂上卻不太輕松,西邊兒的大水一發引出了不少弊端,比如說治水的銀子哪里去了,比如說流民被逼得殺官造反,不少大臣開始手忙腳亂,皇帝的雷霆之怒可不是誰都能夠承受的。
這些羅清鳳都不關心,她以為跟自己沒有多大的關系,朝堂上的事,西邊兒的事都太遙遠了。
回到新宅子中,門前羅府的牌子已經掛上去了,家里的事情韶光都收拾得很好,那個買回來的張叔除了做飯也會做一些粗活,對羅清鳳買下他給他新衣還給他請大夫很是感激,卻不知道羅清鳳給他請大夫是怕他身上染了什么傳染病,禍害了自己。
“回來了,這盤菜是張叔炒的,說是西邊兒的菜色,你嘗嘗,怎么樣?”
“還行吧,我也不太挑嘴,能夠入口就好!”
這里的菜色普遍偏向于口味清淡,并不見特別的酸辣味道,吃了這么多年也都吃慣了,羅清鳳倒是真的不挑嘴。
吃完飯,羅清鳳便去了房間休息,她喜歡飯后捧著一本書看會兒,張叔去收拾廚房,韶光則跟著羅清鳳來到了房里。
“這是我才做好的衣服,你試試看,可還合身?”韶光拿出了新衣,是羅清鳳最喜歡的雪青色,鑲領上繡著淺紫色的藤蔓紋路,袖口上也有同樣的繡花,“我沒想到張叔的繡花手藝這么好,這些花都是他繡的?!?
撫摸過漂亮的繡花,韶光微微有些失落,他學過好久,卻總是學不好繡花,繡出來的東西一團糟,根本不能見人。
羅清鳳試了試,覺得合身,又脫了下來,看到韶光出神,問:“怎么了,想什么呢?”
“我想奶奶那兒,也不知道怎么樣了,聽說有流民也去涪城了,說不定會鬧事,若是……”韶光說著一臉擔憂,讓羅清鳳也緊張起來了,“不會那么湊巧吧!”
“我這也就是瞎擔心一下,等過幾天說不定就有回信到了,看了信就知道了,再說了,奶奶住在城里,一般流民也不會鬧到那里去的!”看到羅清鳳擔心,韶光反而笑了笑,捉住了羅清鳳的手,把她拉到自己懷里,很自然地抱著她,在她耳邊說,“沒事的,不用擔心。”
這段時間的相處已經讓羅清鳳很習慣被韶光抱著了,有一種被保護的安心感覺,她想,若是這樣過一輩子也不錯,愛情,本來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調味兒,但不要也可以活。喜歡啊,愛啊,糾結那個,才會讓自己更不快樂吧!
說話啊,還是不能太鐵齒了,過了兩天,收到了涪城的書信,羅清鳳的臉色并不好看,流民真的鬧到那里去了,雖然還沒有進城,但因為在城外染發了時疫,情勢也是嚴峻,這封信能夠送出來實在是僥幸,羅奶奶只在信中說讓羅清鳳放心,她已經把蔡大夫接到家中來了,她們會等到時疫過了再走。
“也不要太擔心了,都在城外,城里還是安全的,不然,虞家早就會有動靜了,她們的消息可比咱們快多了,你若是不放心,不妨到虞姐姐那里去問問。”韶光安慰著。
羅清鳳沒有吭聲,坐在窗前一動不動,她細細品味著自己此刻心焦的感覺,這么多年,無論怎樣的冷淡嚴厲,還是把羅奶奶當做了親人嗎?所以此刻才會焦急。
“我正好也擔心這事,正好要使人去看看,你若是不放心,我讓人也到你家看看就是了?!庇萑f兩在京中歷練得沉穩了不少,說話間不見慌亂。
“也好,那就拜托你了,讓你的人多帶上些藥材,小心著些!”羅清鳳叮囑了一聲,便回去了。
又過了兩天,朝堂上依舊是吵吵鬧鬧,那些造反的流民也有點兒幸運,竟然被她們攻下了一個小城市永安,殺了城中的官員和富戶,燒了府衙,釋放了牢中的囚犯,此事一出,皇帝大怒,當即就下令派兵去。
羅清鳳聽了也是心焦,那個永安城就離涪城不遠,而皇帝是不可能從京中調兵的,政令一下,要調的便是那城市周圍的兵,也就是涪城。
涪城外有時疫,若是不開城門,熬過一陣兒也就罷了,可城門一開,誰知道那些想要逃生的流民是否會趁亂攻進城中,時疫可是無往而不利的病毒武器啊!
因為擔心涪城情況,羅清鳳借著工作之便查閱了不少有關時疫的書籍,書上說染了時疫的人最初只有發熱嘔吐的癥狀,而其傳染性極強,抓傷咬傷都有可能被染上時疫,傳染速度極快,以前發過的幾例都是把染病者控制在一個小范圍內,然后放火燒,把那些人都燒死。
若是時疫進了涪城,羅清鳳簡直不敢想那會怎樣,羅奶奶,蔡大夫,曲明,可都在涪城哪!
又去找虞萬兩商量,這會兒她也是慌了,卻還保持著那么一點兒僥幸的樂觀,“應該沒事吧,城中不是還有大夫么?”
這樣沒把握的話并不能夠讓羅清鳳有點兒安慰,她找到了秦大人,把自己精心寫好的防治時疫的十策獻了上去,慷慨陳詞,為國為家。
防治時疫的十策很簡單,就是現代人都知道的一些防范措施,羅清鳳把現代防治非典的知識結合了一些殺菌的常識寫了上去,雖然簡單,卻還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想到的。
十策一出,朝野震驚,在皇帝想要見一見這個殿試第三名的時候,羅清鳳則找孫達想辦法調換了三個月的假期,留下一則讓韶光安心看家的書信,快馬趕去涪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