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福平默默地望著天空,心中悲痛不已,即使臉色也很是凄然,在這個寂寞的小亭內,此時,他的腦海里不由回想起許多往事,那個時候的他是方圓左近出名的神童,后來被自己的義父錢歸義看重,不但被他收為義子,更加帶他來到大龍京城,在那里,錢歸義還兼任著帝師的工作,小小的殷福平就這樣成為太子跟秦王的同學、亦或說是小伙伴。而他跟承運大帝龍澤天推心置腹、榮辱與共的君臣感情也是從那時起就打下了,如果說沒有錢歸義的慧眼識英雄,就沒有現在殷福平所擁有的一切。可是為了忠君報國,為了民族大義,殷福平卻活活打死了自己這位恩師,雖然,事情真正有了反轉,人生哪怕重來一次,殷福平相信,自己是還會那么做的。可是,每每在逍遙王府見到自己的師母錢妃的時候,殷福平只會強顏歡笑,內心卻是悲從中來,他知道,自己對錢歸義伯樂之恩,從未稍忘。而這份感情,在面對錢歸義的遺腹子龍平仙的時候,會更加深刻。
正是因為跟龍平仙之間,無論是彼此關系還是感情糾葛,都比較特殊,殷福平始終才會對龍平仙特別關注,甚至對他,比對自己三個兒子都要用心,也正是因為如此,早在龍平仙的咸陽王府,看到龍平仙被人推著參加會晤,他的心情就有些憂慮,按理說,像殷福平這樣位高權重、幾經宦海浮沉的龍朝權貴,早就應該城府很深,起碼應該喜怒不言于色了,可是那天,他還是對自己的老親家葉玄空發了脾氣,其實殷福平當時自己也知道,那一天他之所以情緒失控,就是所謂的關心則亂。
對于龍平仙受傷,他是無比關心的。而且,對于龍平仙的有關情況,他也總是下意識里總往好的方面去想。譬方說當李猛對鐵勝芳情有獨鐘的時候,曾經跟殷福平談過一次心,那個時候,李猛就說,其實從他幼時起,就和喜歡跟自己年歲相當的鐵勝芳了,可是因為那個時候,李猛雖然年紀尚小,但也已經聽聞道自己并非李岸親生兒子事情,而且他還知道,自己就是姑姑李玉湖的私生子,所以說,李猛的自卑,是在幼年時就有的,一個人童年的陰影,有時會籠罩這個人的漫長一生。
李猛還說,想當年,跟鐵勝芳玩得最好的伙伴其實就是龍平仙,當時李猛甚至覺得他那時跟鐵勝芳雖然兩情相悅,可是他卻覺得有那么幾許不踏實,甚至對殷福平說,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在做夢,當時,殷福平還打趣他說,你一個堂堂男子漢,怎么這么兒女情長,甚至還有些扭扭捏捏。
而當鐵勝芳行刺太后得手,在后宮欣然自殺以后,殷福平頓時感到全身心都有一種劇痛的感覺,他甚至為此不惜在夜間出發,趕了三天三夜的路,還絲毫沒合眼,沒帶一個隨從,只給自己兩位妻子悄悄交代好以后就出發了,他偷偷來到鵬城,找到了正在無限悲痛的李猛,并且再次跟他談起了有關鐵勝芳的一切。
那個時候,李猛已經墜入了愛河,而且已經不能自拔了,但是,殷福平卻很冷酷的告訴他,鐵勝芳其實愛的并不是他,而是龍平仙,只這樣一句話,就把沉迷在悲痛中的李猛拉回到現實當中。然后,他跟李猛面授機宜,才有了李猛獨闖刑部,欲盜尸體,然后“誤打誤撞”跟著慶彬上了七里長坡的事情,可以說,那個時候,李猛就是殷福平派出去插入敵人內部的一個臥底。可誰知道造化弄人,而今一切都已逐漸明朗,包括李猛的身世。
李猛跟李玉湖之所以會“龍形九轉”是因為這龍形九轉本來就是逍遙王龍在功交給自己王妃錢妃的一本內功心法,那個時候,逍遙王正在燕君臨后方作戰,錢妃卻忽然有了身孕,龍在功就派自己的得力手下令狐奐輕車簡從護送錢妃回了老家,誰知陰差陽錯,卻在天南山下,碰到了去找自己妹妹李玉湖的李岸手下,就在令狐奐跟李岸手下打斗之時,錢妃的孩子便也被李岸手下叫來的幫手給搶跑了,畢竟,李岸起家就在南方,這里可是他的主場,盡管令狐奐武功蓋世,也沒能保全住錢妃懷中的小王爺。
就這樣,李猛被李岸派來的人抱走了,而當時李玉湖留在客棧中的女兒卻被錢妃跟令狐奐抱走了,而那個男孩就是李猛,那個女孩就是如今的龍靜梅。而龍平仙跟李猛應該是同母異父的親兄弟。
造化其實就是這樣弄人,兩兄弟卻同時愛上一個女人,而這個鐵勝芳更是當代奇女子,她愛的人那肯定是龍平仙了。讓殷福平至今打破頭顱也想不到的是,龍平仙現在不但深得圣寵,更是已經高居咸陽王一職,他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又為什么跟龍平濤、慕容燕他們沆瀣一氣、同流合污呢?為此還不惜與叛國之臣龍在舉、龍平戰聯系,更不惜為了目的,刺傷當朝太后?
直到現在,殷福平才終于猜到了有關這一切的答案,從司徒時跟彭晶他們這些時日搜羅的證據不難看出,龍平仙從內心深處,只拿自己當殺父仇人看,而他所做的這一切,恐怕也都是沖著自己來的,包括這次卓漢北煽動而起的這次暴亂。看來,自已一日活于當世,龍平仙就會一日不消停,殷福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悲傷與憂慮。
曾經自己帶領鐵衛軍幾千人馬面對靖親王胡榮幾十萬大軍都沒有像現在一樣憂慮,曾經自己最喜歡的伙伴、也是自己的小舅子葉之冬戰死沙場之時,他也沒有如此悲痛?難道是自己真的老了嗎?
他忽然又想起初見自己恩師兼義父錢歸義時,自己獻給他的詩-----
那個時候,才不過六歲的殷福平寫了一首小詩,原詩如下—
歸學雜感
一路新虹戴斜暉,年少情稠壯志飛,
歸來夕陽可入酒,好夢渾生恰做杯。
這首詩做成那段時間,恰好當地名流錢歸義回家省親,那時的錢歸義不但是文壇的泰山北斗,更是當時朝中的禮部侍郎,當時也就三十余歲,深受當朝乾寧大帝寵信,說是前途無量一點也不為過。他偶爾看到了這首詩,居然讓人把殷福平父子請到府上,和這個六歲孩子手談了三局,雖是讓了殷福平六子,卻只勝了他兩局。對這個孩子,錢歸義甚是喜愛,不但當場收歸門下,還認了他做義子。深怕耽誤了這個神童,錢歸義與殷福平的父親商量好,攜了他去京城求學,就住在錢歸義府上。后來,乾寧大帝聽說了他,居然讓他做了太子的伴讀。
而殷福平一路開掛的人生就從此來開序幕,可是,臨到頭來,他還要不得不面對自己恩師之子,而且甚至還會對其不利,這是他現在最為不情愿去做的事情。
可是現在一應證據確鑿,使得他這位龍朝權臣,卻不得不去面對自己這位讓自己千種牽掛、萬分不忍的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