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遠說的事,大家有什么意見都說說吧!”
林遠說完訴求后,村長林振東雖然是一村之長,但畢竟是一個集體,決定先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三個生產小隊的隊長對此倒是沒有什么意見,在他們看來,林遠開公司和他們沒有什么關系,不管是掛靠在村集體下,還是租村后面的荒地建家具廠,都會付錢。
唯一有意見的是村會計,姓懂,全名叫董子才,三十多歲,是早年的下鄉知青,因為娶了村里的姑娘就留了下來。
讀過很多書,有文化,又會計算,這才在老村長的推舉下當上了村會計。
為了報答村長的知遇之恩,在董子才當村會計的這十多年以來,不但在算村大隊的賬目上沒出過一點錯,還經常出謀劃策,幫助村里解決了不少難題。
光是林遠聽說過的就有幫助村民種改良后的優質麥種,第二年每畝地平均都增收了五六十斤之多。
還有挖渠存水,為干旱季節解決了農田灌溉的問題。
如此一來,他就慢慢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坐穩了村會計的位置。
即便老村長因病退休,新村長上任后,也對他這個會計沒有造成什么影響。
所以就形成了,剛當上四五年的村長林振東即便比董子才的職位高,年齡大,也尊重董子才的意見。
“小遠,你能組建公司,帶領大家搞裝修賺錢,讓一部分人富裕起來,作為一個長輩我很高興。”
“對你組建后的公司掛靠在村集體下,給你們保駕護航,我也沒有什么意見。”
原本林遠以為,有了村長林振東的同意,公司掛靠的事應該沒啥問題,但聽著村會計董子才一開口就說了兩句好聽的話,便感覺心中沒底。
果然,之后董子才的話就急轉直下。
“但是作為村集體的會計,我在其位謀其政,就不得不為村集體的利益著想了。”
“擴招至三十人,組建公司后的業務肯定會變大,那么稅務這塊就不可避免,如果你們公司偷稅漏稅,或存在什么違法經營等問題,村集體是會跟著一起承擔風險的,畢竟你們是掛靠在村集體下面的公司。”
“俗話說得好,風險和收益對等,所以既然承擔了風險,村集體也得獲得相對應收益,否則就是對村集體,乃至于對咱們林樓的四百多村民不負責任,小遠你說是吧?”
林遠能說什么,只能點了點頭。
一開始他也沒有想那么多,畢竟他前世最高也只干到了一個小包工頭,所以對這個特殊時代開公司后的掛靠情況還不怎么清楚。
經過村會計董子才這么深入淺出的一講,頓時明白了村集體所要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擔的風險。
村長林振東和另外三個小隊長也是頭一次聽說掛靠所帶來的風險,滿不在乎的臉色也開始變得嚴肅起來。
“既然你也同意我的說法,那么你將組建后的公司掛靠在村集體下,僅僅付出每年一定的掛靠費是不行的。”
“董叔,您還沒聽我說每年給村里多少掛靠費用,怎么就一口否定了哪!”
林遠知道,只有說服村會計董子才,其他人才不會阻止公司掛靠的事。
“我不用聽也知道,即便你每年給村里的掛靠費用再多,也沒有你公司的股份值錢,所以為了村集體的利益,我的意見便是不要掛靠費,而是換成你掛靠公司的股份。”
“因為村集體占有你公司的股份,以后有什么事,村集體才有立場和理由出面來解決。”
不要掛靠費要公司股份,這是林遠所沒有想到的。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得到就得先有付出。
“村集體準備要我公司多少股份?”
林遠試探著問道。
村會計董子才雖然是說自己的意見,但在另外四人明顯支持下,說是村集體的共同決定也不為過。
“三成。”
董子才沉思了片刻后,獅子大張口道。
“不可能。”
“董叔,你知道光是現在我手里的五六十個裝修和家具訂單就多少錢嗎?七八萬塊之多。”
“這還是我沒有擴招人員和組建公司之前,如果招的人多了,組建公司后正規了,肯定能接更多的訂單。”
“所以僅僅只是為了掛靠而損失掉公司的三成股份,我還不如不組建公司。”
林遠很堅決的拒絕道。
打了一輩子工的林遠雖然不怎么懂公司的事,但也知道買東西“坐地起價就地還錢”的道理,堅決的拒絕并不是不掛靠了,而是為了討價還價。
“那你說給多少股份?”
董子才聽到林遠手里握著七八萬的訂單后,也是被狠狠的震驚了一把,同時也更堅定了不要掛靠費要公司股份的想法。
“最多半成。”
也就是百分之五,這是林遠認為不會傷筋動骨,又能接受的價格。
見到林遠賺錢能力的村會計董子才,又如何肯甘心白白浪費面前的好機會,所以一番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就不可避免。
等另外四人喝了三壺茶水,跑了兩趟廁所,聽兩人說了一大堆有些懵懵懂懂的各種理由,聽的一個頭兩個大時,董子才和林遠的討價還價才基本達成一致。
結果便是:村集體同意掛靠,還將村后面的那塊荒地作為入股資產,同時享有林遠組建公司的一成股份。
而村集體想要兌現或售賣公司股份,必須獲得林遠的同意,并且林遠享受股份的優先購買權。
當然,村集體作為公司股東,也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掛靠公司也只是其一,還需要幫助林遠注冊公司,和鎮上要稅收優惠政策等等。
作為回報,林遠組建的公司以后招人,在條件符合的情況下,也會有限招村里的人。
一個解決了公司掛靠和場地問題,一個獲得了每年可以分紅公司部分和村民就業,皆大歡喜。
故談成后的兩人都一改討價還價時的劍拔弩張,一臉開心的笑容和謙遜的態度好像失散多年的親人一般。
只有兩人那拍的有點紅腫的手掌,和桌子上撒了不少茶水證明剛剛所發生的一切。
對此,另外四人也都看得嘖嘖稱奇。
他們作為村干部,肯定是站在村會計那一邊,但林遠一個小年輕,能在剛剛討價還價中讓村會計屢屢吃癟,還是讓他們對其有些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