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鯉魚,可樂雞翅,青椒炒肉,酸辣土豆絲,韭菜雞蛋,拍黃瓜和黃瓜蛋花湯,三葷三素總共六菜一湯,即便在1987年的大上海的來說,也已經很豐盛了。
都是家常菜的做法,看著品相一般,但吃到嘴里后卻讓眾人驚喜連連。
因為即便是經常吃林遠做飯的趙曉婉,有兩道菜也是她第一次吃到。
分別是糖醋鯉魚和可樂雞翅。
外焦里嫩,酸甜可口的金黃色糖醋鯉魚,不但好吃,還十分開胃,因此兩個女孩都頻頻下筷。
關鍵是,這糖醋鯉魚將一些刺都給炸酥了,不用擔心被小刺掐到喉嚨的問題。
可樂雞翅別說是趙曉婉了,就算是見多識廣的陳妙可和陳有財兄妹倆也是第一次吃到。
主要原因是看到陳妙可帶來的一瓶可樂,林遠在看到菜市場賣雞翅后才想到了這道菜,一共十二塊雞翅,林遠只吃了兩塊就已經光盤了,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為此,陳妙可和陳有財還專門的請教了一番林遠這道菜的名字和做法。
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
當天晚上,林遠就收到了來自陳有財確認裝修房子的訂單。
究其原因,還是陳妙可這個妹妹在下班后拉著嫂子來了一趟她裝修的房子,結果驚為天人,如果不是才裝修完還不能住人,她恨不得當天晚上就在這里體驗一番。
有了老婆的首肯,事情就辦的異常順利。
即便明天不是休息時間,陳有財的妻子也湊著中午休息的時間,讓林遠去看看房子,并商量一番具體裝修的事。
林遠當然是求之不得。
給陳妙可裝修不但一分錢沒賺,還搭了一千多。
雖說也換來了一屋子嶄新的家具,但卻不是他們最需要的錢。
因為啟動的三千資金還是從給趙曉婉父親看病的三萬塊中暫借的,而半個月后還要用家里倆公司賺的錢付買陸家嘴工廠的一萬塊。
所以,當前他最缺的就是錢了。
雖然給陳有財裝修房子給了最低的七折優惠,賺的錢不多,但總歸還是能賺到錢的。
萬事開頭難。
林遠相信有了陳妙可和陳有財兄妹倆裝修好的房子,憑借兩人的人脈,肯定還會給他們介紹來新的訂單。
再加上他們自己的努力,只有挺過開始最困難的兩三個月,資金、人員和口碑都具備后,才會慢慢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這個檔口,已經做完手術,在醫院中修養半個月的趙曉婉父親趙山河要出院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又何況是牽扯到神經的大手術。
在傷口好的差不多的情況下,已經可以回家休養了,畢竟在醫院住著的每一天都可以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
原本按照林遠的想法,是直接在陸家嘴買個房子安頓下來。
但現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租個房子過渡一下。
但是,趙曉婉弟弟轉學的事可以提前辦了。
趙曉婉弟弟不同于自己的妹妹,有父母在家里照顧,趙曉婉弟弟現在就一個人在家,即便可以在鄰居家里搭伙吃上一陣子,但也不是長久之計。
而林遠在上海又不認識別人,就只能又找上了房東陳妙可。
如果是轉到浦東上學,可能就不用麻煩陳妙可了,但是林遠不愿意委屈了趙曉婉弟弟。
同時,也在給自己妹妹來上海打個前站。
在林遠這個外來戶看來很難辦的事,到了陳妙可手中就成了手到擒來的小事。
不過她并沒有出手,而是讓她找自己嫂子。
林遠想著她哥哥是工商局財務科科長的緣故,幫趙曉婉弟弟轉學就是說句話的事。
而陳有財又特別聽自己媳婦的話,所以只要搞定了陳妙可嫂子,就等于搞定了陳有財。
于是,正在給陳有財房子畫裝修設計圖階段的林遠,就更上心了。
想來只要能讓對方滿意了,到時候自己再提出幫助趙曉婉弟弟轉學的事,想來對方應該不會拒絕。
趙曉婉弟弟轉學的事候他可以幫忙搞定,但當務之急是,在趙曉婉父親出院前,勸說讓其留在上海。
這個任務只能交給趙曉婉本人。
“什么,不回家了直接留在上海?”
“上海這地方好是好,但什么都貴的要命,在這里生活一個月都能夠咱們在老家生活小半年的了。”
“再說我一個什么都不懂,只會種地的婦道人家能在這上海干啥?”
“你爸現在又在養病,不能賺錢。”
“總不能都指望著你一個人的工資吧!”
“再說了,你弟弟現在還在老家上學哪!如果我們都留在上海了,你弟弟怎么辦?”
徐艷紅聽到自己女兒趙曉婉說要他們留在上海,驚到的同時發出了一連串的理由。
躺在病床上的父親趙山河雖然沒有說話,但趙曉婉看其眼神,也是和母親徐艷紅一頁意思。
“說是留在上海,又沒說留在浦西這么繁華的區域,而是準備去條件和咱們鎮上差不多的浦東陸家嘴那里!”
“雖然那里有些臟亂,空氣中也會時不時的聞到難聞的異味,但房租和生活物資都十分便宜,距離繁華的浦西也只有一江之隔。”
“娘你會種地,現在小遠在浦東陸家嘴買的廠子里就有七八畝地,可以讓你種地。”
“甚至,還可以給你在廠子里找份給員工做飯的活,每個月的工資足夠你和爸開銷的了。”
“關鍵是我爸現在才剛剛好了一點,在不能坐火車之下,難道還要再來一次坐救護車?”
“要知道來的時候可是花了上千塊,有這個錢,足夠讓你們在上海租房和生活很長時間了。”
“再說了,浦東陸家嘴距離浦西只有一江之隔,以后我爸這病肯定的得定期來醫院復查,留在上海更方便我爸看病。”
“至于我弟弟上學的事,小遠正在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轉到上海繁華的浦西區來上學,這里不但經濟發達,也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師資力量,教的肯定比咱們老家那邊更好,以后弟弟考上海本地大學也更容易。”
“到時候在上海買房,再給弟弟找個上海媳婦,多好啊!”
趙曉婉知道父母都重男輕女,所以最后就著重說了來上海如何如何對弟弟好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