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抉擇
  • 張平
  • 4897字
  • 2023-07-21 16:39:23

李高成雖然在電話里說得有條不紊、平心靜氣,但心里一點兒底也沒有。如今已經(jīng)不是前幾年了,領(lǐng)導隨便一句話,就會地動山搖,震得山響。現(xiàn)在即便是一份一份的紅頭文件不斷地往下發(fā),即便是三令五申、正言厲色,講了一遍又一遍,下邊的老百姓也沒有什么人會在心底里真的把它當作一回事。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一件腐敗透頂?shù)氖虑椋妥阋詡盖f萬老百姓的心。雖然是年年講月月講,時時刻刻、大會小會都在講,要花大力氣、下大決心,要嚴刑峻法、大刀闊斧地懲治腐敗,端正黨風,絕不姑息,絕不手軟,但到頭來一切好像還是老樣子,滿地的老虎還在跑,滿天的蒼蠅仍在飛。打了一只,又跑出一只;捂住一片,又飛出一片。老這么下去,誰還會把你的文件當一回事,誰還會把你的會議當一回事,誰還會把你領(lǐng)導的話當一回事?

李高成今年五十四歲,在省會一級市的市長里頭,還算年輕。但也早已是兩鬢斑白,滿臉皺紋了。李高成一直很瘦,而且還有越老越瘦的趨勢,根本不像一些領(lǐng)導那種滿面紅光、腦滿腸肥的樣子。所以李高成的樣子就常常讓下邊的人看著順眼,尤其是讓老百姓覺得親切,能給人一種信任感。李高成在飯桌上就常常跟那些同僚或是同一級的領(lǐng)導們開玩笑:我這樣子,怎么看也是個清官;瞅瞅你們那臉你們那肚子,讓老百姓一看就知道是伙腐敗分子。

李高成嘴上說自己是個清官,心底里也確實認為自己是個真正的清官。面對幾十年的干部生涯,他從來都問心無愧。

他之所以對中紡有著一種擺不脫、扯不斷的感情,同中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就因為他原本就是從中紡干出來的,他曾在中陽紡織廠當了好幾年的黨委書記和廠長。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早的一批紡織學校畢業(yè)的中專生,可以說他的大半輩子都是在紡織行業(yè)度過的。他本是南方人,因當時中國的大型紡織企業(yè)都設(shè)在北方內(nèi)陸地區(qū),于是,中專一畢業(yè)就被分配到了華北的黃土高原。先是在新華紡織廠干了將近十年的技術(shù)員、車間副主任、車間主任,而后又在省紡織廠干了近八年,這期間曾當過車間主任、車間黨委書記、總工程師和副廠長等職。1980年,他以黨委副書記和副廠長的身份調(diào)至中陽紡織廠,1982年他被任命為廠黨委書記兼生產(chǎn)廠長。當時是黨委書記負責制,剛剛四十歲的李高成,成為這個近兩萬職工的大型企業(yè)的名副其實的“一把手”,同時也成為當時省里最年輕的正廳級干部。

那時候的李高成真是躊躇滿志、傲視群雄,他發(fā)誓要把中陽紡織廠在他手里變成全國第一流的現(xiàn)代化企業(yè)。當時也正是國營紡織企業(yè)的黃金時期,原料源源不斷,一點兒不用發(fā)愁,農(nóng)民們爭先恐后,靠走后門才能把棉花賣給廠里。市場更是供不應求,省內(nèi)省外拉貨的車輛每天都排成一條長龍,最多的時候能一直排到廠門外幾里之遙。廠供銷處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職員們,個個都被寵成了老爺相。工人們背過彎直罵,供銷處的那些王八蛋真他媽的肥透了!

其實,誰也一樣,那時的中紡工人多紅,牌子多亮!中紡的廠徽戴在職工們胸前,讓多少姑娘小伙子羨慕和眼紅。

為了能到中陽紡織廠當個工人,那些大大小小的領(lǐng)導,曾給李高成寫過多少條子,打過多少電話!

李高成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完成了中陽紡織廠“文革”后的第一次全面技改工程。那時候,中紡需要的資金一點兒也不成問題,一個電話打過去,上千萬的資金立刻就能到位。根本沒有人會想到像中陽紡織廠這樣的企業(yè)會虧損,更沒有人會想到像這樣的企業(yè)會還不了貸款。中紡是不倒翁,是永遠也折不了的搖錢樹!

1983年,中美關(guān)系緊張,中國的紡織產(chǎn)品出口受到了限制。中紡也一樣感到了壓力,產(chǎn)品很快積壓,廠里的大小庫房都存得滿滿當當。事關(guān)重大,面對著這樣的壓力,究竟該怎么辦?即便是省市領(lǐng)導也一樣拿不定主意。李高成當時想來想去,最后還是決定:決不停產(chǎn),一分鐘也不能停!那會兒不光是他,包括廠里的所有職工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中紡的產(chǎn)品會真的賣不出去。

沒有人悲觀,沒有人氣餒,更沒有人感到絕望。廠里依舊是一片喧鬧熱烈的氣氛,依舊是秩序井然,法紀嚴明。職工們按部就班,信心十足。惟一頂著巨大壓力的是李高成,誰也說不清楚在那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李高成究竟睡過幾個安心覺。常常是睡到半夜里,猛的一個激靈突然驚醒,便再也睡不著了。

那時候,中紡的紡織設(shè)備已經(jīng)全部經(jīng)過更新改造,產(chǎn)量成倍地提高。連續(xù)十個多月的產(chǎn)品積壓,庫存數(shù)字已經(jīng)是歷年來最高庫存的幾倍之多!市里臨時租用的二十幾個庫房已全部存滿,市郊臨時租用的三十多個庫房也已全部存滿,鄰近縣市租用的六十多個庫房也一樣全部存滿!庫存產(chǎn)品的資金額已接近二億元人民幣,貸款和外欠的資金額則達到了四億五千萬!

那時候的李高成怎么能睡得著,他的心整天就像懸在半空里,走路就像踩在棉花里,睡覺就像躺在云端里!頭上的白發(fā)就是在那會兒長出來的,臉上的褶子也在那會兒多了幾成,生生的老了一大截子!

可那會兒的班子多團結(jié),人心多齊。如今,中陽紡織集團公司的領(lǐng)導成員,基本上就是那會兒的原班人馬。那的確是經(jīng)過了真正考驗的一個班子,可謂患難與共、心心相印,沒有那樣的一個班子,也許就沒有他李高成的今天!

那時候,他在全省大中型企業(yè)中率先制定了領(lǐng)導成員上下班不坐車的規(guī)定。他的家當時就在市區(qū),每天上下班要往返近四十里地,他堅持騎自行車,風雨不誤。中午同工人一塊兒在工廠食堂吃便飯,晚上回到家時,最早也要超過十點鐘。有天晚上,他夜里十二點多回家,到了市區(qū)過橋時,被幾個公安認為形跡可疑,把他盤問了好半天。當他說自己是中陽紡織廠的廠長時,他們怎么也不相信,最后把電話打到廠保衛(wèi)科,才算了結(jié)了此事。這件事經(jīng)報紙披露后,曾轟動一時。一個正廳級的干部,每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還真是一個大新聞。廠里的工人包括其他工廠的工人們,對此沒有不受感動的。這樣廉潔自律的好干部,如今在哪兒找去。

困境也就是那十個多月的時間,也許還不能叫困境,同今天相比頂多只能算是個暫時的困難。十個多月之后,產(chǎn)品銷路便全部重新暢通,被打開的市場就好像是個餓了幾百年的癟肚子漢,有多少它就能吞多少。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連產(chǎn)的帶存的,就基本上全部銷完!當時正趕上各種棉織品漲價,中陽紡織廠庫存的那些產(chǎn)品就好像囤積居奇一樣反倒都賣了個好價錢!

那時候,中紡的錢有多少呀!真是富得溢金,肥得流油,只愁錢沒法花!

也就是在那時候,1986年的3月份,李高成以全國優(yōu)秀企業(yè)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的身份,當選為副市長和市委常委。

當選為副市長的李高成分管工業(yè)和輕工業(yè),由于是中陽紡織廠的老領(lǐng)導,自然也就對中紡更加關(guān)注和愛護,而市委市政府的領(lǐng)導在中紡的問題上對他自然也十分放心。于是,到1986年年底,在他的一手安排下,經(jīng)市委市政府批準同意,中陽紡織廠的領(lǐng)導班子做了全面調(diào)整。在當時已經(jīng)是廠長負責制的情況下,他讓五十九歲的老廠長原明亮、五十七歲的總工程師兼副廠長張華彬、五十四歲的女副廠長李素芝一并退下來做了廠里的顧問,而將他最信賴的干將,當時的副廠長副書記,四十八歲的郭中姚任命為廠長,將四十七歲的副書記陳永明任命為黨委書記,將四十五歲的副書記吳銘德任命為生產(chǎn)副廠長,將四十四歲的供銷處處長馮敏杰任命為供銷副廠長。

李高成當時并沒有一下子就放了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一直還兼著中陽紡織廠的廠長和黨委書記職務。一直等到他徹底感到可以放手和可以放心了,他才先是免了自己的廠長職務,然后才免了自己的黨委書記職務。

李高成對這個班子十分滿意,市領(lǐng)導對這個班子也一樣感到高興。首先,這是個年輕化的班子,而且也是個久經(jīng)考驗的有魄力有能力的領(lǐng)導班子。整個班子平均年齡只有四十五歲多一點,在當時省內(nèi)國有大中型企業(yè)里屬于最年輕的。特別是他們在本廠的廠齡大都在十五到二十年以上,這也一樣是非常不容易的。至少可以說明一點,他們已經(jīng)經(jīng)受了廠里職工和領(lǐng)導們的考驗。能在一個廠干這么久,而且能一步步地走上領(lǐng)導崗位,足可以證明他們是有能力、有群眾基礎(chǔ)的。這真的不容易。

當然也有阻力。

老廠長原明亮和副廠長李素芝當時就對這個班子的組成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總工程師兼副廠長的張華彬?qū)Υ朔磳Φ米顬閰柡Α?/p>

他們反對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廠長郭中姚和供銷副廠長馮敏杰身上。

對郭中姚,他們認為能力不夠,領(lǐng)導如此大的一個國有企業(yè),如果缺少高屋建瓴的認識水平和高密集型的學術(shù)水平,是很難擔此重任的,而在這方面,郭中姚是明顯有欠缺的。由此,他們也就對李高成看重的所謂“魄力”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能力不夠,卻很有“魄力”,這樣的領(lǐng)導是很值得讓人深思的,有時候也是非常可怕的。總工張華彬甚至對李高成原來在廠里的一些舉動也提出了異議,他指出李高成當時不顧產(chǎn)品大量積壓拼命生產(chǎn)的做法其實是很冒險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不負責任的。當時的那種情況如果放到今天,那將是非常危險的,那是拿整個工廠和近兩萬工人的命運做賭注,是根本不符合一個現(xiàn)代企業(yè)的運作規(guī)范和準則的。而這種行為,給目前的這個班子造成的影響和暗示也一樣是深遠的。如果認為這也是“魄力”的話,那么,這種“魄力”同樣是令人憂慮的。還有一點,他們認為郭中姚的道德作風也很讓人感到懷疑和不可信任。尤其是對分管供銷的副廠長馮敏杰的行為作風更為不滿,在當時推銷積壓產(chǎn)品的手法和方式上漏洞很多,有很多人檢舉揭發(fā)過他們的問題。重用這樣的人是很失人心的。

對他們提出的這些看法,李高成當然不能同意。

郭中姚雖然是中專畢業(yè),但他早已自修完成了大專學業(yè)。何況學歷并不等同于能力,學識也不等同于魄力。這么多年來,他是親眼看著郭中姚成長起來的。他剛來中陽紡織廠的時候,郭中姚還只是個車間主任。當時郭中姚管理的那個車間是全廠最拔尖的,郭中姚本人也是多年的技術(shù)標兵和先進人物。他的開拓能力和進取精神全廠職工有目共睹,尤其是在郭中姚被提拔為副廠長、副書記后,在廠里最艱難最關(guān)鍵的那段日子里,他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堅強的毅力,特別是那種不辭勞苦的忘我精神,給李高成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當時為了推銷廠里的積壓產(chǎn)品,郭中姚在前前后后半年的時間里沒有回過一次家,幾乎跑遍了中國的每一個地區(qū)。那積壓的產(chǎn)品幾乎有一半是他一個人推銷的!回來后大病一場,人瘦了二十多斤!昏迷了四天四夜!在醫(yī)院里躺了整整一個月才恢復過來。這樣的干部還能說沒有能力,沒有魄力?又怎么能說他的思想作風有問題?他們所說的作風問題,也就是郭中姚同他老婆離婚的問題。正因為他常年在外奔波,很少顧家,老婆才跟他整日打打鬧鬧、爭吵不休,最終導致了家庭破裂。如果把這也說成是作風問題,那豈不是太殘酷太褊狹了?至于對推銷副廠長馮敏杰的看法和馮敏杰那些所謂的問題,李高成并不是不知道,對一些人的告狀和檢舉揭發(fā),李高成早已有所耳聞。其實,中紡供銷處向來就是是非成堆的地方,凡是在供銷處干過的人,幾乎沒有不被檢舉揭發(fā)、不被告過狀的。凡在中陽紡織廠干過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認為供銷處是一個肥得流油的部門。這本身就是一種偏見,總是認為只要一到了供銷處就準能發(fā)大財。這樣說別人其實不就等于是在說自己嗎?看問題怎么能這樣看?馮敏杰在廠供銷處干了近十年,從來沒有發(fā)現(xiàn)過什么大問題。供銷處制定的那一套嚴格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曾在全國紡織戰(zhàn)線推廣過,還受到了紡織部有關(guān)領(lǐng)導的表彰。而馮敏杰對供銷處的嚴格管理,甚至可以說是極為嚴酷的。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他從來都是照章辦事,決不留情。只在近幾年,他就嚴肅處理過七個人,有兩個還被開除出廠。其中有一個李高成本人還給馮敏杰做過工作說過情,但最后還是被嚴肅處理了。其實,在那些告狀和檢舉揭發(fā)馮敏杰的人里頭,大都是被馮敏杰嚴肅處理過的人。這本身不就很說明問題了嗎?

對這個領(lǐng)導班子持反對意見的那些老同志,作為市長的李高成即便是在當初也從來沒有不滿過。讓這些老同志退居二線,同這些也根本沒有關(guān)系。這些老同志的意見,當時他覺得完全可以理解。其實都是為了這個廠子好,否則他們干嗎要冒著得罪人的風險而提出這些相當尖銳的意見來?

然而,今天晚上他則實在有些生氣,因為在今天晚上組織鬧事的人里頭,就有他們幾位老同志!這是李高成根本沒有想到的事情!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到底是因為什么?

工人們參與鬧事,還情有可原,而你們都是老干部、老黨員,你們的組織性、紀律性都到哪兒去了!莫非還對當初的那些事耿耿于懷嗎?

要真是這樣,那就太不像話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肃宁县| 中阳县| 洪洞县| 水富县| 松江区| 平罗县| 额济纳旗| 宜州市| 敦煌市| 大化| 健康| 社会| 肃宁县| 丰城市| 太保市| 将乐县| 岳阳市| 茂名市| 确山县| 兴和县| 宣武区| 万山特区| 乐至县| 绥德县| 乐山市| 桐柏县| 乌鲁木齐市| 廉江市| 秦皇岛市| 陆良县| 江永县| 沽源县| 辰溪县| 屏东市| 松阳县| 奉新县| 马尔康县| 鄂伦春自治旗| 苗栗县| 五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