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五 補償,尋找魔法媽媽】
- 重生之以父之名
- 深幻
- 2373字
- 2012-12-27 17:00:43
1993年,陳翔版《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也是陳翔操作人生的一個開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正式上架銷售。
正如陳翔自己所預料的那樣,這本書甫一發行,并沒有在一開始就獲得多么驚艷的成績,連續數周,也只是以蝸牛般的速度,排到了紐約暢銷書榜前一百位的末流徘徊,而且還在繼續緩慢攀升,基本上是每天能夠進步一小點,每周進步幾名,當然名氣卻已經漸漸傳揚開來,遠不是銷售量能夠襯托出來地。
不過就是這樣的成績,對于比利來說,也是很滿意的了,別人不知道,他自己還能夠不知道么?要知道這本書的作者可是現在已經被他視為了超級神童的年僅四歲(今年五歲)的陳翔所作,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對于這個美國老男人來說,如果不是早和陳翔約法三章,那他可真是巴不得立刻將這個消息傳揚出去,如果在書的封面寫上“四歲神童神作”這類的字樣,那么不管讀者相不相信,這本書的關注度和銷售率想必都會立刻產生不小幅度地上升。
當然實際上就算陳翔不和他約法三章,他也不會宣揚出去,也是細心相處之后,陳翔才發現自己這個無良叔叔某些時候倒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合作者,作為長輩么,他會照顧自己;作為父親的朋友他又能夠盡量維護自己,想必也清楚一個這么小的孩子太多的曝光率不是什么好事情。
艾爾·陳不是說過么?不在乎陳翔賺多少錢,有多天才,只要他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下去,只要在可以允許的范圍內想要做什么都由著他,而這想必也是許多父母內心最深處對孩子最好的期望。
圖書的銷售對于比利的“紐約出版社”來說自然是有好處地,截至目前為止,由陳翔授權給他獨家出版的這本書已經給他帶來了不小的收獲,相信今年之內他是不需要再像是往常那樣出去“拉客”了,而且《哈利波特》的前途是個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系列小說,而這還只是第一部,一個開始而已,相信只要繼續下去也會越來越有名越來越出色,比利有理由相信前途是光明地。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一年就快過去了,眼看就要到了94年了,而在這段時間內,陳翔自然也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后面的故事,也就是第二部以及第三部多出一點點。
之所以花的時間會這么長,也不是沒有理由地,實際上如果說第一部里面還是采取了原版的大部分的背景設定以及人設,那么在這第二部、第三部乃至于后面還沒有開始的幾部里面就有了更多與原著不同的地方,想必除了大概的故事情節,就算是羅琳阿姨自己也不會認得出來這就是她的書了吧?
尤其是,陳翔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惡趣味,將全書最關鍵的一個地方,也就是主角哈利波特的出身改變了,這個改變曾經令他很忐忑,因為他是將這個孩子改成了一個混血兒,也就是東方一個不知名國度的父親,和西方人的母親兩人的愛的結晶——當然基本上都能夠看得出來一個是來自于太平洋西岸一個是來自于太平洋東岸,但具體國家卻并沒有說,畢竟按照目前國際局勢來說,蘇聯解體之后,由于意識形態的關系西邊那個東方大國開始逐漸被美國重視并看成是繼蘇聯之后最大的隱形敵人,即便美國是一個宣揚民主的國家但如果陳翔敢那樣肆無忌憚肯定也會遭受重大打擊,看比利給他的警告“最好改變一下”就知道了。
好在在前面兩三部里面有關于父母的劇情和描寫并沒有太多,背景也沒有完全展現出來,所以陳翔還可以鉆鉆空子;而等到將來這書已經打出名氣就算有人要改變也只能通過一些婉轉手段了,更何況陳翔可是知道接下去國際關系發展如果沒有意外,美國與那邊還會有一段蜜月期,這也是可以利用地。
除此之外,陳翔這一版本地故事大背景也是有所改變,比如說將現實世界從英國倫敦搬到了美國紐約來,這卻是必須地改變,還有一些其中有關的俚語、習俗之類地小細節,要知道寫小說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這些小細節決定成敗,陳翔對這方面自然很注意,他現在生活的環境以及無良叔叔在這方面可幫了大忙,為他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素材,至少看起來才真正像是一個中美混血兒、一個從小生活在紐約的孩子能夠寫得出來地。
不過讓他感到安心地是,似乎正是因為這些改變,才更能夠讓那些美國的讀者們有代入感,畢竟不是誰都有去過倫敦,也不是誰都對英國有過了解,更別說看懂里面的一些東西了;而東方在美國人眼中天然的神秘,也讓不少人感到癡迷,這卻是一個意外之處了。
當然關于主人公有著東方血統這一問題不可避免,曾經也引起過一些爭議,但陳翔一直在避免寫得更深入,尺度把握得剛剛好,使得這些爭議基本都在可容忍范圍內,甚至無良叔叔比利還借此炮制了許多的話題更進一步打響了本書的名氣,這一切居然就這么化為無形,甚至反成為其助力。
而陳翔的這一改變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為將來更大的改變做準備,畢竟美國相對來說歷史實在是太短了,短到想要到其中去尋找一些比較出彩的神話或者故事來作為背景都不容易,哪像是英國,少說人家也有千年歷史了;而在東方的許多國家都有著很多的歷史、故事要素可以挖掘,而且陳翔還知道未來有一段時間在美國曾經斷續興起過一段東方文化熱,到時候兩國關系有所緩和,這都是可以借的東風。
而在94年年初,由陳翔定稿交給比利的“紐約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魔法系列的第二部終于登上了紐約各大書店的銷售架,也意味著這個系列故事向著巔峰熱潮進發得新一輪征程開始。
比利還是很有些手段地,除了陳翔身份這個噱頭不能夠用,他甚至想到了在網上做廣告的想法,要知道現在可還是九十年代,網絡的發展是很快速地,但在這個時候顯然還沒有露出它將來會成為社會傳媒新巨頭的崢嶸來,比利能夠在這個時候將眼光放到這上面也只能夠歸結于他不可思議的靈敏商業感覺上了。
不過這個想法最終沒得實施,這有多種多樣的原因,陳翔并不清楚其中貓膩,只知道最后比利叔叔和他說起這事,就是滿臉苦笑。
雖然陳翔不認為自己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是“用”了人家的東西,還不付錢,這種事情陳翔可干不出來,所以這件事情被他奉為自己接下去必須要做的一系列事情之一。
于是在1994年,陳翔跟著出版社的陳叔叔踏上了去英國倫敦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