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記錄了一個丹方,花凝丹煉制之法。
掌握了千層控水術,以及水法煉丹之法,從理論上來講,就能煉制花凝丹。
“?!?
“收錄千層控水術,解讀此法術需要5枚水靈石,是否解讀?”
“收錄水法煉丹之術,解讀此秘法需要10枚水靈石,是否解讀?”
“都需要水屬性靈石,剛剛兌換20枚水屬性靈石,立馬就不夠用了,除這兩門法術傳承之外,解讀五行衍天變需要的靈石,又出現了缺口。”
“做完百花坊老板娘的交易后,必須想辦法搞靈石!”
神秘玉書輔助修煉,唯一問題就是各種修行資源不夠用。
眼看手中15枚水屬性靈石消失不見,張恒暗嘆,自己修行不僅要肝,還得氪金。
識海玉書中,記錄的千層控水術和水法煉丹之法解讀完畢。
千層控水術具象之物是一朵碧玉色的十品蓮華。
水法煉丹之法具象之物是一團七彩斑斕的水球,其中有各色靈光閃耀,不斷變化。
取出一瓶聚氣丹,一連吞服兩顆聚氣丹,聚氣丹藥力頓時從腹部開始擴散,跟血氣丹不一樣,聚氣丹轉化的藥力,主要以濃縮的靈力為主。
若沒有玉書具象之物觀想引導,一連吞服兩顆丹藥轉化的暴躁藥勁,足以沖亂體內正常運轉的功法。
好在張恒早已有超頻修行的經驗,借助神秘玉書引導功效,張恒并未慌張,迅速盤膝觀想千層控水術具象而成的十品蓮華。
意念集中觀想,玉書書頁上面的十品蓮華主導體內功法運轉,體內暴走的靈力,絕大部分被神秘玉書牽引至識??臻g,化作靈光被玉書吸收。
玉書上面的十品蓮華一寸寸點亮,張恒也獲得大量關于千層控水術的感悟。
體內靈力運轉,張恒丹田氣海中,那顆由血氣凝聚而成的血色大樹,也隨著靈力波動而搖擺,特別是樹冠上面,那些帶有水屬性武學意境的樹葉。
千層控水術同為水屬性,修煉這門術法獲得的感悟,和武學意境之間,竟然有相互印證效果,仙武同源,應道而生!!
大河劍經對應水屬性異象,本質上來講,也是水屬性法則顯化效果。
武道和仙道之間,仿佛從兩個不同視覺,來觀察天地之間‘道’的運轉,同為水屬性,二者明顯有相互印證,相互融合的跡象。
張恒極力觀想千層控水術具象的十品蓮華,外界靈氣被功法引動,自動向張恒聚集,煙波朦朧,水韻幻化,是霧非霧,大量水屬性靈氣應道而聚集。
“水生蓮華!”
張恒眼眸一亮,精神識海中,神秘玉書上面的十品蓮華成功點亮一片花瓣。
剎那間,千層控水術修為進度大漲一截。
就連聚集在體外面那些似霧非霧的水行靈氣,也幻化成一朵蓮花。
“千層控水術修煉入門?。 ?
“正是一門強大的法術,它不僅是修行水法煉丹的基礎,更是一門可攻可守的戰斗法術,得到這門法術,這次外出,就賺夠了本。”
“或許這門法術唯一的缺點,就是修行難度,屬于變態級?!?
“當然,對我而言,困難什么的,都不是問題?!?
運轉功法,《五行衍天變》轉換五行靈力。
張恒修行雖以火屬性為主,可功法轉換之后,同樣可以駕馭水屬性法術。
手掌靈力匯聚,空氣中水汽匯聚,配合靈力變化,張恒身前出現一顆直徑兩米的水球,在法術控制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旋轉,就像一顆高速旋轉的陀螺。
“千層控水——”
“御??!”
隱隱之間,直徑兩米的水球,瞬間分化成10層,以不同的方向旋轉,且每層之間互不干擾,不同方向旋轉的水層,可抵御敵人攻擊。
“水龍吟——”
“吼——”
旋轉水球瞬間變成一條咆哮的水龍,好似水中惡蛟,在空中卷起一陣狂風,以勢不可擋的氣勢,層層遞進,水可剛可柔,猛然朝前面沖擊,氣勢駭人。
“水散,霧隱??!”
“嗯?!”
“控制力不夠——”
學會第一道法術,張恒玩性大起,跟獲得玩具的小孩子沒什么兩樣。
法術的神奇之處,讓張恒沉迷不已,這比前世打電動還上頭。
入門級別的千層控水術,張恒最多能對水球,進行10層精細操控,可以控制水球的形態變化,水球、水龍、甚至獅子老虎,都可以。
最后,實驗控制水龍散去,以水霧形態,造成霧隱效果,卻沒有成功。
另一方面,由于法術和武道意境的共鳴效果,大河劍經在水屬性意境方面,也有所變化,或者說,領悟了一個小技巧。
大河劍經原本是水屬性意境武學,修煉出來的招式,大多以劍意形態存在。
剛才觀想千層控水術具象的十品蓮華,讓他掌握了劍氣蓮華技巧。
這是一種凝聚劍意攻擊的方式。
以劍意凝聚劍道蓮華,目前最多凝聚十層,隨張恒對千層控水術的精進,二者相互印證,劍氣蓮華凝聚的劍氣,也越發厚重,勢不可擋。
“千層控水術成功入門,目前水分十層的控制力,已經滿足了花凝丹的煉制條件?!?
“接下來,研究水法煉丹之術?!?
傳統丹法,是以火為媒介,提煉各種靈物精粹,最終在凝丹手印干預下,各種藥物精華融合發生奇異變化。
水法煉丹之術核心奧義,以水為媒介,熔煉各種靈物精粹,得到這門秘術之時,張恒就有所猜測,以水熔煉各種靈物精粹,跟前世的萃取過程有幾分相似。
事實也確實如此,趙氏發明水法煉丹之術的時候,是為了配置一種特殊藥物。
這種藥物,對火焰十分敏感,稍不注意就會焚毀。
趙氏老祖憑借自己的天賦才情,最終創造了水法煉丹之術,憑借千層控水術的超強控制,配合法術力量,以水屬性靈力,以法術模擬各萃取變化,提煉靈物精粹。
相比本土修仙者,張恒對于這種類似于萃取過程中,利用物質在兩種不互溶、或微溶溶劑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來達到分離、提取、純化的操作,他理解的更為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