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請假!所以,我要大膽的請假!

  • 重生九五
  • 相信神奇
  • 4073字
  • 2023-08-05 12:09:03

你有“請假羞恥”嗎?

半個月前,我在熱搜看到這個話題,被狠戳了一下。

每次跟領導請假,明明有正當理由:加班要調休、生病想休息、去銀行單位辦私事,哪怕單純想放年假,內心總是沒來由的惶恐。

怕領導不樂意,“他會批嗎?被拒怎么辦?”

怕領導想歪,“會被誤以為消極怠工嗎?”

怕休息導致別人加班,“會被同事厭惡吧?”

更怕領導問我啥私事,“要如實回答嗎?”

不得不說,這年頭請假比借錢還難。

得做半小時以上的心理準備,反復修改文案,鼓起 200%的勇氣發出請假申請。

發完火速退出對話框,每隔 5分鐘忐忑點開等回復。

即便領導人很好,也不影響我找她請假前,坐立不安的心理活動。

不好意思開口,開了口也放不下——

一閑下來就渾身發癢,強迫癥似地翻手機,擔心錯過誰的消息耽誤正事。

離職第二周,覺得別人睡覺都在賺錢,自己沒錢賺的每時每刻都是浪費。

休假也要做計劃,讀多少本書、看什么電影、去哪旅行……講究一個“充實”。

阿蘭·德波頓曾說過這樣的狀態:好不容易休假,眼前是沙灘、大海、正在玩耍的妻子兒女,但你的腦海里,想的全是辦公室里的事。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也無法心安理得地快樂。

“中國人是跟快樂有仇嗎?”很多人都有過。

小時候,爸媽看你嘻嘻哈哈的樣子,忍不住教訓你:“我看你嘻嘻哈哈的就來氣。”

初二那年,一次月考數學 58分,一直考前幾名的他從沒考過這分數。

人生第一次不及格,驚訝之余還有點好笑,他“噗嗤”地笑了出來。

老師看到了,劈頭蓋臉一頓罵:“你還笑得出來?換作是我考不及格,我直接退學去了,還好意思笑?”

如果考好了呢?也不能太高興,怕你驕傲:“別得意忘形,下一次還不能考好。”

一次次貶低和打壓,讓你自帶強烈的負罪感:“我開心是不對的”、“我輕松也不對”。

聲音從未停止,不過是從父母老師,換成了領導老板:

網友說:“請假的時候,好像公司沒我就倒閉;罵我的時候,倒是貶得一文不值。”

小時候,你要寫 2小時作業,才能換來 1小時的動畫片時間。

成年了,你要調休連上兩周班、扣幾天工資,才能換來東拼西湊的“長假”。

快樂被當成“置換條件”,要經歷吃苦換來的,要捱過很多不快樂才配得到快樂。

我們期待快樂的同時,也總在強調:“你一定要做點什么。”完成一個重大目標,追求一個人并成功了,通過一場考試,受到一個人的稱贊,買到喜歡的東西……

快樂被賦予很多意義和門檻,成了一種目標。

我很想知道,到底從什么時候開始,連自己的情緒也要強行標滿價格?

我們正在被一些“標準”束縛著,快樂只能靠一點點偷、調、換來的。

所有的享受,全是對時間的浪費。

我們的快樂,也需要“入場”資格。

我們很難察覺到,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快樂是一種罪過。

我永遠有種危機感,不敢太開心,擔心透支的快樂遲早要用無數失落來償還。

初中寄宿,周五放學跟同學玩嗨了,結果老師告訴你,下周回來要月考要排名。

害怕“樂極生悲”,警告自己“別高興太早,會倒霉”,所以享受快樂的同時也心慌。

甚至整個環境都默認,“快樂=玩=享受=墮落=不思進取”,我們活成了卡夫卡口中的“那頭驢”,不停地抽打自己。

,看《快樂再出發》笑一天,玩游戲爽一天之后,焦慮恐慌。

“我竟然荒廢這么多時間”,看綜藝玩游戲沒啥用很墮落,自己也沒啥提升,盡管他的工作經常 007,這樣的休息很合理。

而我周末放肆玩兩天后,陷入失眠:“好像除了玩,什么也沒做”,大半夜爬起來看書,總得做點什么,才心安理得去承受快樂。

這是一種強烈的羞恥感。

放假休息是可恥的。

到點下班是可恥的。

刷短視頻是可恥的。

為錢工作是可恥的。

心理咨詢師武志紅說:雖然我們都渴望快樂,但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認為快樂是羞恥的,痛苦是高尚的。這些羞恥和指責,成了我們的“內在審判者”。

想快樂的時候,你會下意識地恐懼,那是來自父母、老師和領導的打壓。

覺得快樂是有代價的,有條件也不該享樂,不經歷痛苦的快樂輕飄飄的、易崩的。

你會告訴自己,這段時間本可以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消磨時光。

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虛度光陰,我們要付出更多辛苦,直到四肢落地,才獲得對時間流逝的安全感,減少無所事事的負罪感。

在這個人人都虛弱、沉重的時代,快樂不是消失了,而是被忽視了。

對快樂的羞恥,伴隨著自我厭惡,你很容易忽視自己,很難真正享受快樂。

說來好笑,我們上學不敢跟老師請假,上班不敢跟領導請假。

曾在《三聯生活周刊》看過一篇報道,里邊提到:“心理咨詢師西蒙尼安說,請假時感到壓力,是因為壓力是一種生存機制。

我們把上班當做生理和精神的存活,如果錯過一天或幾天工作,哪怕去度假,我們都感到壓力,擔心落后于人,擔心被視為不如同事賣力。”

“克服請假羞恥最好的辦法是去休假。這叫脫敏治療,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事情變得更舒服。”

去休假。《勞動法》清楚寫到:員工因病治療請假、申請年假、結婚請假、分娩請假、申請喪假必須批準。

去創造無意義的快樂。那種沒有“前置條件”的快樂。

onionsis帶了瓶酒去櫻桃花樹下,喝著喝著睡著了。

朋友說她打呼嚕了,她也特別開心,春色撩人,心情微醺。

七七周末買了個風箏,隨便找個空地放起來,邊淋雨邊奔跑,看雨打在對面房檐的感覺很奇妙

朋友說:“原來成年人的快樂可以這么簡單”,她想都沒想回了句:“只要你要的不多,快樂就很簡單。”

icy回家時,看到路燈柱上貼了張綠色紙條,上面寫著:“a portion of luck for all”(一部分運氣送給大家),還貼心地分好方便撕下來。

她像小孩一樣開心,仿佛拿到這個世界限量發送的小確幸。

我還想起三毛給一位“不快樂的女孩”的回信。

女孩是報關行最低層的辦事員,常在下班后回到出租屋,覺得自己活著沒有價值。

三毛回她:“如果是我,第一件會做的事情,就是布置我的房間。”

我們需要這些時刻,在潮水亂向的時候,讓簡單的快樂成為復雜世界的避難所。

不要仇視快樂,痛苦只是痛苦,無法變成快樂。

不是非得要完成什么,才可以享受快樂。

不要再給快樂賦予意義,快樂本身就是意義。

去經歷,去感受,去欣賞一切微小的歡喜,快樂不必暗含謹慎的底色。

發現快樂,讓自己擁有快樂的能力,比實現快樂更重要。

部分資料來源:《我40歲了,快樂一下還要偷偷摸摸》、《“請假羞恥”,對得起領導,對不起自己》

但是現在比起請假更可怕的是:請了假之后,并不能完全放松下來,還是處在“待命”狀態。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每次請假反而接到的電話比平時多。到最后還是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來,默默地掏出本子做事。

感覺是整個社會的群體意識都在“焦慮”,導致了快樂不是真的快樂。人人都處在一種“及時行樂”的奇怪狀態,不論是忙里偷閑的“摸魚”,還是先加班再調休的“休息”,這種快樂都是有前提的。而給快樂設定前提,已經是很痛苦的事情了。不能心安理得地去享受自己的時間,給自己套了一個又一個的圈圈,沒有自由

不成功的休假:

到了休假前一天發現還有諸多工作沒有完成,導致最后幾天的工作量劇增,只好加班完成。

到了休假前幾天才開始交接工作,走之前發現那些同事還沒勝任。這樣的行為其實不僅給別人增添了麻煩,給也給休假之后的自己帶來困擾,會不斷接收到“某某工作應該如何處理”的信息。

走之前發現工作沒做完,于是跟領導請示延后處理或簡單處理。這時候如果領導即使同意了,你也會落得被上級質疑你的責任感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如果領導沒同意,那還不如不請示,自己默默加班做完。

把一些原本需要在請假期間完成的【重要】事情讓其他同事完成。例如本該你完成的面試實習生的工作交給其他同事完成,不了解這個面試者情況的同事可能會跟你做出相反的判斷,這對面試者和對你自己都有非常不好的影響。

成功的休假:

提前一周安排好了所有的事項。

保證接收的同事能夠順利上手。

提前發郵件周知所有相關人,留下聯系方式和方便溝通的時間。

Tomchen于2020年3月5月-2020年3月10日休假(共5天)

休假期間工作安排:

工作1:項目名字,目前狀況如何,交接給:David

工作2:項目名字,目前狀況如何,交接給:Miya

休假期間如果有急事,可在微信上或直接電話聯系

感謝幫忙接手的同事,辛苦了。

讓上級知道你做好了所有的安排,并保證在休假期間緊急情況可以聯系到你。

把重要的事情提前自己完成,最好不要將自己特別重視的項目或者只能自己完成的任務交由他人完成。

請假當天預留半天檢查所有事項、所有人是否沒問題。

請假期間保持電話通暢,每天預留一點時間看看是否有問題要及時回復。

收假前兩天告知相關同事,讓他們幫忙整理好相關資料,回來進行再次交接。

收假后,以郵件或即時溝通軟件的方式告知大家你已休假結束,之前的項目繼續由你接手,感謝XX同事在休假期間的協助。

如果愿意,可以帶一些小禮物給幫忙承接任務的同事。

對于接手項目的人來說,也有一些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果這些地方處理得好,則會增加同事或者上級對你的好感;如果處理得不好,自己不僅沒有被休假的同事感謝,反而會讓關系變差。這些需要注意的點是什么呢?

在接手之前,評估自己手頭的工作量,看看是否可以承接、承接多少。不要造成自己負載過重,天天加班的情況。如果超出承載范圍太多,可以建議同事分給不同的人承接。

在接手之后,同事走之前,向TA確認好要完成事情、休假結束后還給到同事的項目內容和成果。避免在同事休假期間頻繁打擾的情況。

在同事走之后,如果發現同事之前的項目處理得不好,覺得自己接手后可以好好修整一番,這時你可能在犯下一些錯誤。

當你發現同事的項目做得不理想時,不要向其他人抱怨,例如:“我發現TA的項目中有好多問題,不知道她之前是怎么處理的,這些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如果是我的話...”,這樣難免別人覺得你在背后說壞話。如果真的要談論,你可以以比較中立的態度去描述,例如如果面對項目的一些知情方(同事或者上司),你可以說:“我發現在項目中我看到一些情況,這些情況還未被得到解決,我想知道一下其中的原因。”

你所看到的那些“不好”的地方,也許是有很多歷史原因、時間原因、成本原因,所以暫時還未得到解決,不能“自傲”地覺得自己能夠做得更好。

當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想去“做些什么”的時候,也要切記,這些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去改變。這個范圍是:

不改變休假同事工作的總體流程,如果這樣,休假同事回來之后還要適應新的流程,并且TA不一定對新流程買單

所以,我要大膽的請假!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巧家县| 友谊县| 教育| 彩票| 桐柏县| 花莲县| 抚顺县| 贡觉县| 子长县| 黑河市| 青浦区| 红桥区| 仙游县| 达尔| 裕民县| 涿州市| 茶陵县| 永宁县| 红原县| 嘉善县| 财经| 东兴市| 宁夏| 灌云县| 临高县| 临泽县| 龙南县| 枣强县| 鹤壁市| 沙洋县| 大埔县| 湄潭县| 建阳市| 剑川县| 庐江县| 宜宾市| 锦屏县| 颍上县| 赤城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