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年中國新興產業投資藍皮書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 1338字
- 2024-01-08 15:53:11
第三節
產業政策分析
一、產業環境
1. 大數據、量子計算等新興技術的日漸成熟,成為人工智能創造快速發展的新環境
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數據資源,大數據的日趨成熟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應用空間,在安防、金融、互聯網等數據資源豐富的領域,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落地,通過加載智能算法,幫助客戶強化產品性能,提升經濟效益。而量子計算也將為人工智能帶來革命性的發展機遇,量子比特數量會以指數級增長的形式快速上升,小型化的量子芯片可以使人工智能前端系統的快速實時處理成為可能。未來,車載智能系統、無人機智能系統等領域或將首先應用量子計算芯片系統。
2. 科研基金導向力度加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新增人工智能與交叉學科兩大領域
為響應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2018年的申請代碼中設立了“人工智能”和“交叉學科中的信息科學”兩個新增領域。人工智能領域強調圍繞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進行原創性、基礎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鼓勵在人工智能基礎、機器學習、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表示與處理、智能系統與應用、認知與神經科學啟發的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支持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人員與其他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密切合作,共同探索學科交叉領域中的新概念、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構建原型系統,促進人工智能學科與其他相關科學領域的共同發展。這將有助于科研人員解決國際公認的難度大、有重大影響、探索性強的基礎共性問題。
二、政策導向
1.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強調,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在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的第九次集體學習中,會議強調,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同時,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義,加強領導,做好規劃,明確任務,夯實基礎,促進其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這次會議體現出黨中央對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視,國家將有望對人工智能從基礎理論到產業升級做出全面部署。
2. 工業與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啟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
2018年11月14日工信部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提出聚焦“培育智能產品、突破核心基礎、深化發展智能制造、構建支撐體系”等重點方向,征集并遴選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單位集中攻關,重點突破一批技術先進、性能優秀、應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標志性產品、平臺和服務,為產業界創新發展樹立標桿和方向,培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可以看到,針對我國在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芯片等薄弱環節,將引導企業加大投入,集聚資源,攻克發展短板,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本次揭榜工作也將按照“揭榜掛帥”的工作機制,突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短板瓶頸,樹立領域標桿企業,培育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加快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產業主要政策如表1-1所示。
表1-1 人工智能產業主要政策

數據來源:相關部委網站公開信息,賽迪顧問整理,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