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主族
- 從明末開始,打造千年世家
- 龍團座
- 2338字
- 2023-07-03 22:28:47
崇禎十五年,七月十日。
清晨。
江陰,閻家主族。
如今的閻家,在江陰城外四十里名為鈞縣的小縣城,但也屬常州府。
院落是磚墻所砌,占地頗大,雖不算華麗,但也大氣,這里只是大宅,大宅進入兩重,方才到了正堂,園中假山池塘,景致也帶了幾分蘇派之風。
閻家本不是江陰之人,全因明成祖時期奉天靖難,顛沛一番,族譜斷層,全家遷徙到此處。
如今,紅臉長須,身形魁梧的族長閻應元在詢問。
“淮安府當地家族煽動流民,勾結土匪,聚眾哄搶閻家米行?”
“聯合當地官吏,壓迫三房四房布莊價格?”
“那他們現在如何處置?”
負責聯絡的族人苦笑著搖頭:“暫時關閉一部分米行,布莊,盡量低調。”
接連遭遇搶奪,又被針對,看樣子,閻家三房四房在淮安府處境也日益艱難。
不過如今亂世,流寇四起,閻家分房之后,勢單力薄,被人借機發揮,也屬常事,好在如今至少還有消息,便說明還沒亂到那等程度。
閻應元思索著,如今五房閻應彬沒有消息,派去的人沒回來。
六弟閻應祗失蹤多年,毫無消息。
他嘆了口氣。
“五弟閻應彬身處兗州府,本就靠近北地,如今山東一帶,韃子散兵游勇不斷,朝廷四面安定流寇,無力抵擋,恐怕派遣的人也出事了。”
他拿來筆墨,鎮紙,提筆落下。
若國破則家不在,凡閻氏不可屈敵。
后世閻家宗祠門外對聯,正是他所手書。
片刻后,閻應元終于再次看向族人。
“騎上快馬再去,給四房,五房送去。”
直到族人身影走遠,他聲音低沉,才對兒子閻之廉說。
“大明或將亡,我會戰死。”
“若是漢人得天下,你們無需遵照此對聯,若是異族。”
閻應元聲音頓住,書房內陷入沉默。
“望遵循到底。”
書房內的靜默,老父的姿態,還有那副對聯,讓閻之廉感覺到了壓抑。
如今作為大房的大兒子,也已經三十五歲了。
此刻,他跪下叩首,鄭重點頭。
“孩兒必以此為家訓,代代傳承。”
與此同時。
淮安,喻口鎮。
這里是南直隸靠近港口的小鎮,并不算大。
如今,一戶院落中,傳來怒喝聲,抬頭看去,正寫著閻家二字。
此刻,三房族長閻應疇憤怒的一把摔碎了茶杯。
“馬家欺人太甚,竟敢勾結土匪多次掠奪我閻家物資!”
然而憤怒歸憤怒,其余族人也只是沉默。
一名族人猶豫著開口:“要不要請主族支援?”
聞言,逐漸平復情緒的三房族長閻應疇也苦笑著搖頭,目光轉向江陰所在。
“主族如今雖然有人官職在身,但手中沒有兵馬,能如何呢?”
“別去麻煩了。”
族人不甘心的眼眸充血:“難道就任由馬家勾結土匪劫掠我等?再這么下去,我們閻家的米和布,可就要被搶光了。”
三房族長閻應疇有些蒼老,國字臉,然而此刻卻沒有威嚴,反而帶著頹然。
“罷了,退了吧,不做商了。”
他眼里帶著絕望和無奈。
三房族人也冷靜了,面露苦澀:“如今四房怕是沒米下鍋了。”
“他們所在的武家墩靠近三河交會,張獻忠之流不說,北直隸前來乞活的,大部要從那邊經過。”
三房族長閻應疇聽到四房兩個字,點頭開口。
“送點米過去吧,支援下。”
族長夫人點頭,眼底帶著擔憂,也沒反對。
如今三房也沒多少糧食了。
三房族長閻應疇提到四房,有些嘆息:“五弟如今在兗州府方柳鎮,不知道怎樣了。”
“他地處兗州,才是真的混亂,韃子,流民,流寇混雜。”
他起身看著遠處,眼底擔憂哀嘆。
“可能,不在了吧?”
昔日萬歷十五年,閻家雖是外地遷徙,兩百余年過去,也算是江南望族。
現在呢?
一個小小鎮子就敢如此欺侮,五房甚至失去了聯系。
如今。
兗州府,閻家鎮。
藍隱治正帶著夜不收五人跨馬,四處尋覓土匪。
此刻,一處山腳下,密林中,藍隱治聽著閻一的匯報。
“小歲鎮這邊,當地山匪和鎮子里的孫家合作,經常去周圍城池劫掠,之前很隱蔽,如今或許是見到大明亂了,也開始肆無忌憚了。”
藍隱治聞言,點頭揮手,如今帶領夜不收多日,逐漸熟悉。
“將馬匹兵刃藏好,隨我一同喬裝進入鎮子,打探消息。”
閻一五人點頭。
“是!”
一行六人喬裝成外來趕路的窮苦流民,喬裝進入鎮子,拔了路邊尸身的衣服,也不忌諱,套在身上,泥垢和油污混雜,每人看出來。
他們做出匆忙路過的姿態,掃了一眼孫家。
孫家算得上是當地的豪門,跋扈至極,門口家奴手持棍棒,精壯兇狠。
當地百姓卻骨瘦如柴,看見他們就嚇得發抖。
他們不光在盯梢孫家,也在悄然在鎮子上搜集打探,一天下來,消息匯聚。
孫家家奴二十人,但養匪大致在四十人左右。
這些山匪差不多半個月前來拿一次物資,匪首正是孫家族長的弟弟。
藍隱治聞言,點了點頭,再次安排閻一換一家打探,上次這些山匪前來取走物資是什么時候。
片刻后,換了一身衣衫的閻一回來,壓低了聲音。
“是十四天前。”
藍隱治聞言,計算出來了,差不多明天就是土匪來的時日。
根據閻一向那家人打探得到的描述,如今小歲鎮朝廷無暇顧及,當地官吏也有不少逃走。
如今沒人敢管他們。
所以,每次這些土匪前來拿物資的時候,也是大搖大擺,肆無忌憚。
打聽清楚消息后,藍隱治點頭,干脆利落的開口。
“回鎮。”
這一刻,天色暗淡,一行六匹馬,趁著夜色悄然離開。
很快。
幾人在亥時,也就是晚上十點,返回了閻家鎮。
藍隱治下馬抱拳,隨后匯報了從小歲鎮得到的消息。
得知當地鄉紳養匪,閻長夜點頭。
“明天?那就等他們來了,直接拿下。”
計算了一下當前閻家可用的戰力,閻長夜思索著,家奴二十,山匪四十,孫家的戰力有六十人之多。
現在閻家幾軍的戰力,大概只有內軍二十五人勉強算是精銳。
沉思片刻,閻長夜想到了最小程度減少閻家傷亡的方式。
火器。
事實上,明朝在明成祖朱棣所在的時期,就已經建立了神機營,這樣的獨立火器軍,在當時的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火銃之流一時半刻閻家沒辦法,但猛火油倒是有。
在五代和宋代時期,戰場上就已經普遍在使用石油了。
用這種東西作為燃燒彈,效果不錯。
做不了猛火油柜,閻長夜打算用陶罐裝上,隨后以布條虹吸作為引線,使用的時候提前點燃,拋擲出去,引線落在破碎的猛火油上,即可造成殺傷。
于是他開始召集閻家流民中的不少婦人,取出陶罐,教導她們批量制作簡易燃燒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