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王的漢話說的很好!”
這邊沛王妃房氏也趕緊說道,她倒是一開始沒想到交流是一點問題沒有,其實沛王來時還帶了翻譯,看來是用不到了。
“郡王妃,我父皇和母后已經在大明宮等著郡王妃和小郡王,請!”
其實高宗此時已經在不遠的城樓之上,正和李弘看著這一幕。
父子倆倒是聽不到城樓下的對話,卻看得清幾個人說話沒有絲毫阻礙。
“弘兒,這吐蕃贊普的王妃和兒子說我們的話倒是說的極好。”
“可不是,父皇,您開始說芒松芒贊小時候就有了漢學老師,弘兒還不信,現在是信了。”
“弘兒,你有沒有發現,這個贊普之子長的倒是和我們相貌有些接近,不似一般吐蕃之民相貌特點。”
“父皇,您這是在考弘兒?”
李治點頭,看著兒子。
“回父皇話,這個杜松芒波杰身上也有鮮卑一族的血脈。”
“哦,從何而來?”
“他的奶奶,也就是芒松芒贊的母親是吐谷渾王妃。”
“哈哈,不愧是朕的兒子!”
李治大笑,拍著兒子肩膀,李弘此時還看著下方已經牽著手的幾個孩子,看他們彼此已經開始玩鬧在一處。
怕是誰也沒有想過,其實那三個彼此牽著手玩鬧的孩子,其實其中兩個說起來在歷史上還是親家。
杜松芒波杰的兒子尺帶珠丹以后娶的妻子,恰恰就是雍王李守禮的女兒金城公主。
這大概也算一種緣份!
而李弘看著穿著吐蕃贊普一族服飾的杜松芒波杰,想到此時吐蕃的贊普已經和祿東贊家族徹底鬧翻。
芒松芒贊怕也是不會想到,他的兒子在原本歷史上確實也是幼年繼位,不過這個孩子心有大志,成年之后就靠著自己的努力反殺了祿東贊一族,并且逼的他們家族殘余勢力最終不得不降唐。
歷史的車輪在李弘來到大唐之時就開始逐漸改變,此時那只拍打著翅膀的蝴蝶將一股颶風已經拍打到高原之上。
“走,弘兒,我們也要趕緊回大明宮了!”
李弘趕緊隨著父皇下了城樓,那邊早有馬車在等候兩人。
馬車極速穿行過長安城,趕在沛王迎接的隊伍到達之前已經到了宮內。
此時大唐的大明宮之中,百官云集,武士穿著明光閃閃的明光鎧佇立在迎接的宮道之上。
含元殿之前,宮女如云,內侍也排著整齊的隊伍。而唐皇和皇后皆是一身盛裝,這是只有在重大日子才穿著的服飾。
而迎接的道路盡頭,沛王,沛王妃以及大唐此時兩位小郡王牽著赤馬類王妃以及小郡王杜松芒波杰的手緩緩前行。
李弘就站在父皇左下方,看著他們不斷向這邊走來。
吐蕃王妃和小郡王的到來,將徹底翻開大唐和吐蕃交流新的一頁。
這次他們可是以西海郡王之妃以及西海郡王之子的身份來到的大唐,也預示著吐蕃贊普此時需要大唐的幫助。
赤馬類王妃此時走近,已經拉著兒子向大唐皇帝和皇后行禮,武皇后親自扶起赤馬類,給了這位吐蕃王妃最大的禮遇。
大明宮的盛大迎接場景此時深深感染著赤馬類王妃,也讓年幼的杜松芒波杰眼界大開。
五歲的杜松芒波杰望著云集的百官臣僚,望著一身鎧甲的威武勇士,望著巍峨宏大的大明宮,第一次他見到如此強盛的國度,如此雍容的大唐。
以前他只聽說過大唐,父親的那位漢學老師向他講起過大唐,他卻從未見過。
此時相見,如在夢中。
或許年幼的他來到大明宮,也如李弘第一次從一處小山坡看合璧宮之時的心情。
夜宴還是設在晚上,而今天唐皇和皇后接見過赤馬類王妃母子以后,竟然是皇太子李弘親自安排赤馬類王妃和兒子接下來的住處和隨行伺候人員。
李弘安排好之后,就趕緊去了紫宸殿這邊,卻見紫宸殿外殿,一個中年文士正站在那邊,陪著父皇說話。
李弘微微驚愕,因為這個中年人李弘之前見過,他就是帶著吐蕃王妃和未來贊普來到大唐之人。
“臣虞子衿見過太子殿下!”
“你不是小郡王的老師么?”
“臣是吐蕃贊普和小郡王的老師,同時也是大唐的臣子。”
“父皇,這是?”
“當年松贊干布從落榜的士子之中為他的孫子挑選漢學老師,卻恰好挑到了子衿。”
“你姓虞,你和虞世南是什么關系?”
“回殿下話,他是我族爺爺!”
“哦,這倒是真的巧,松贊干布千挑萬選為孫子找的老師,卻是虞世南的族孫。”
“說起來子衿倒是有愧,子衿出身虞家,卻科舉落榜,為虞家丟臉了。”
“哈哈,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雖然科舉落榜,卻在吐蕃為我大唐建功立業,此次更是護送王妃赤馬類和小贊普到長安,可謂不世之功。”
“謝太子殿下夸贊!”
李弘看著虞子衿,倒是想到了他那位族爺爺。
虞世南兩為帝師,出仕三朝,不但死后掛相凌煙閣,而且后世也評其為初唐四大家之一。
而他一生其實都不太在意仕途,倒是一心向學,也是難得。
只可惜李弘是無緣與這樣的歷史人物見上一面,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父皇,原來您一直在吐蕃贊普身邊安排了人。”
“也是機緣巧合,當年倒是子衿托人找到朕的,當年朕那時候還是太子。”
“子衿也是托了族爺爺的福,才能找到人遞言天子之前。”
君臣在這里客氣了一番,高宗自然就開始詢問吐蕃此時的具體情況。
和唐皇以及太子猜測的不錯,大唐的使團確實成了芒松芒贊最后手邊的救命稻草,成了他不可能放棄的一個機會。
現在吐蕃贊普和權臣之間已經徹底撕破臉皮,吐蕃的內亂已經被徹底挑起。
“子衿,以你對吐蕃贊普一族的了解,認為最后誰會贏得這場內亂的勝利?”
“回陛下,臣猜測是祿東贊家族,畢竟這么多年,他家已經實控了吐蕃各個權利部門和軍隊,贊普雖然還有名望,卻也只是名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