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西四間通景畫下的兩座小戲臺

小劉姐姐告訴我,先看西四間的頂部、小戲臺上面畫滿了藤蘿竹架上掛有一串串紫藤花的海墁天花圖案,同時,在右邊墻上畫有竹籬笆,幾座、紅色的宮殿樓閣,兩只可愛的喜鵲,一只在天上飛,一只站在通景畫中的竹籬笆上嬉戲,而且還畫有一只美麗的仙鶴站立在通景畫的月亮門中,并且還畫了一些美麗的花朵和綠樹等植物,給人們映照了一種身處室外院落的奇妙感覺。

然后我開始欣賞海墁天花圖案下方的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室內亭式小戲臺,小戲臺和它里面用金絲楠木做成的仿造竹籬笆的造型與上方的、竹架藤蘿的海墁天花圖案,以及右邊墻上通景畫中的斑竹籬笆和諧地相互連接,小戲臺仿佛就置于藤蘿架下,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構思,人們在欣賞時會有一種這座小戲臺仿佛就在室外的感覺。

北京故宮內保存下來的戲臺有許多座,都是分布在故宮的內廷區域內。現在故宮內保存完好的戲臺有寧壽宮后區東路南端的暢音閣大戲樓(又稱暢音閣大戲臺);倦勤齋西四間的室內小戲臺;內廷西路的漱芳齋院落中的戲臺和齋內的“風雅存”小戲臺,以及位于內廷西路體元殿后面的長春宮戲臺等。

接下來,爸爸指著這座小戲臺前面的一處小平臺對我說:“墨青,請看其實在倦勤齋西四間內這座小戲臺的前面實際上還有一座‘小戲臺’,也就是現在爸爸指的這座小平臺,這種前后兩座戲臺的布置在全國只有這一個地方,也就是說在全國只有北京故宮內有這種布置,并且在整個故宮里面也只有倦勤齋西四間內有這種前后都建造有一共兩座小戲臺的布置了。”

我聽完爸爸說完西四間內實際上有兩座小戲臺后,我對爸爸問道:“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之前一進入西四間,就感覺四角攢尖頂小戲臺前面的小平臺很像小戲臺,原來這座小平臺也真是一座小戲臺啊,那爸爸,當時為什么會在這座四角攢尖頂小戲臺再建造一座小戲臺呢?”

爸爸聽完我提出的問題高興地回答道:“墨青,你提了這個問題比較好,那么在當時為什么會在西四間里面建造前后兩座小戲臺,前面這座上面的周圍安裝有上面用金絲楠木做成仿造竹籬笆造型的小型欄桿的小戲臺,它可能是一座用來導演、指導的戲臺,也就是說這座小戲臺有可能是一座小型的‘導演臺’,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當時的乾隆皇帝在倦勤齋的西四間內,他是否真的忘記自己是一位皇帝的身份,去指導、投入到那些虛擬的劇情中呢?而且也有可能這座小戲臺不是一座導演臺,當時乾隆皇帝只是可能站在前面的這座小戲臺上面自己唱一唱戲,自己玩,過一下戲癮。雖然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也是一種種可能,一個未解開的歷史迷團,但是不管我們怎么猜測,這種前后兩座小戲臺的布置表現了乾隆皇帝是一位有多重性格的皇帝。”

爸爸講述完這前后兩座小戲臺這種布置后,爸爸就要開始講述倦勤齋西四間內通景畫的修復。

在爸爸講述倦勤齋西西間內通景畫的修復之前,我突然想起先面我和貓咪們在玉粹軒外面看里面另外一幅叫《歲朝嬰戲圖》通景畫,玉粹軒和倦勤齋都是寧壽宮花園內的建筑,那么《歲朝嬰戲圖》通景畫的作者會不會和倦勤齋西間內的這幅通景畫都由王幼學等人繪畫完成的呢?

于是我對爸爸問道:“對了,爸爸,玉粹軒內的《歲朝嬰戲圖》通景畫也是由王幼學等人繪畫完成的嗎?”

爸爸聽到后回答道:“墨青,《歲朝嬰戲圖》這幅通景畫不是由王幼學等創作的,具體是怎么一回事?就請趙叔叔告訴你吧。”

四十多歲、中等身材的趙叔叔也是在故宮古建部工作的,是爸爸等人的領導,于是趙叔叔就開始說道:“墨青,玉粹軒內的《歲朝嬰戲圖》不是由王幼學等創作的,當時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清朝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三月間,乾隆皇帝命令王幼學創作這幅通景畫,但是我們在《歲朝嬰戲圖》中沒有找到王幼學的名字,因為在當時的半年之后(同年)到了閏十月間,乾隆皇帝又命令一位叫姚文瀚的宮廷畫家創作這幅通景畫,但是在這幅通景畫中不光寫有姚文瀚的名字,還有寫有董誥、賈全、楊大章等畫家的名字,所以《歲朝嬰戲圖》是由姚文瀚一個人創作繪畫完成的,還是他請董誥、賈全、楊大章等宮廷畫家一起幫他創作完成的,這是一個未解之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大洼县| 桃源县| 清新县| 宁安市| 叙永县| 呼伦贝尔市| 柯坪县| 谢通门县| 邻水| 遵化市| 兴城市| 县级市| 乌兰县| 西城区| 新巴尔虎左旗| 屏山县| 安平县| 建瓯市| 仙桃市| 察雅县| 迭部县| 宁蒗| 区。| 南岸区| 栾川县| 遵化市| 夹江县| 饶平县| 额济纳旗| 平顶山市| 望奎县| 运城市| 林周县| 梓潼县| 勃利县| 织金县| 莱阳市| 扎鲁特旗| 北川| 桐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