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仿佛斷片一樣,時間一下來到2025年的6月。
蘇珩望著工位門口的石橋,以及如今鋪上了草籽、搖身一變為微景觀的草坪,再次恍如隔世。
陽光雖不如去年那么耀眼熱辣,但也暖黃明亮。
再過三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
以前,一提起高考,還會緊張,如今,沒人提醒,已經不會主動想起還有高考這回事。
恍如隔世。
如今提到高考,心態已經可以放的很平,很平。
要問從冬天到夏天,時間都去哪了,蘇珩會回答說:都去跳舞啦!
是的,沒錯。
她聽從了陸未未的建議,還是選擇堅持跳舞。不是為了將來從事這個職業,也不是為了獲得別人一聲稱贊,而是為了實打實看得見摸得著的每日快樂。
每當她心情不好,走進舞房上完舞蹈課出來,都會感到身心愉悅、如釋重負。
音樂和舞蹈,具有治愈人心的功效。她真心覺得,抑郁的人應該去跳舞,感受“聾子逐漸聽見的過程,瞎子逐漸看見的過程,植物人逐漸感知世界的過程”。
書可能沒看多少,但是舞蹈帶給她的快樂,確實很多。肉眼可見。
在追逐長遠目標的過程中,短暫的快樂必不可少。
人隨時會死,而不是老了才會,因此,及時行樂也是一種哲學。
她比去年年長了一歲。思想觀念更加完善了——獨立、自我、女性主義。
蘇珩承認,過去很多時刻,都認為自己挺不過來了,要交代于此。
但事實證明,她全都go through smoothly.然后站在這里,健康活到今天。
她為自己驕傲。
沒有愛情的時光里,把時間都用在自我療愈、和高我鏈接上,探索人生意義,在酸甜苦辣中感受生命的流淌。
當然,收獲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
動搖過,崩潰過,歇斯底里過。但,每次整理思緒后,答案依舊是:
Must leave. You don't belong here and you have to save yourself.
離開不旺自己的環境,本身就是人生意義。
人生是體驗。
如果你無法逃離,那么把歲月過成詩,坦然接納,厚積薄發,以待時機。一旦擁有機會,立刻抓住,義無反顧,拯救自己于水火。
多猶豫一秒,都是對自己的不忠。
這一年,蘇珩厘清了物質與精神的關系。
或者說,她領悟到,不要害怕找不到天命,不要害怕迷路。任何時候,靜下心來,內觀其心,會在時間的答案里,接近天命。不要急。不要誤入他人命運。盡管再好。也不要隨便同情他人,每個人只是在執行自己的使命。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順應天命。不要違背它。哪怕在此過程中,要犧牲很多。哪怕是無辜、善良的人,哪怕是在執行自己天命的人。不要害怕對抗,不要害怕沖突,哪怕鮮血成河。評判權、抉擇權不在你。世界走勢、未來的一切不是你一個人能決定的。
你之上還有看不見的勢力,在左右棋局。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你自己。
剩下其他交給天命。
盡人事,聽天命。
02
將近3個禮拜沒回家,蘇珩確定,再不回去,自己一定會瘋。
于是,立馬刷信用卡買了周五回家的列車車票。
回家就像一個“希望”,每天醒來,都離這個希望更進一步的感覺,是美妙的,是一種求生欲的外延。這對于日常想死的蘇珩來說,就是解藥。對抗這漫長日子的解藥。
這周舞房停課,蘇珩也失去了固定運動的時間,但好在有這個希望,日子倒也沒有“每況日下”。反而朝著平穩方向前進。
她也在這個時刻反思了自己的問題:
例如說話太多、行動太少。網絡沖浪太多、刷題太少。
隨著年紀上漲,以前修養身心、君子以德的原則蕩然無存。替代的是一輪又一輪的焦慮、內耗。青春褪去,赤裸真相讓她一時之間手足無措:
當“不確定性”被“確定”替代,你就要被貼上相應社會角色的標簽,要學會和平凡握手言和,要能夠坦然面對他人的無視、微惡意甚至是刻意詆毀。
她在初見端倪的小事中,被這類世俗化的人攻擊的莫名其妙,事后反思才發現,無緣無故攻擊你的人,其實預謀已久,他們以前也想這么做但沒有付諸行動,是因為在思考這么做的后果,現在他們嘗試攻擊你,是因為他們覺得這么做,代價他們能夠承受。
以前沒參加工作,遇到了小人、惡人,只要不打交道,就完全不用受他們困擾,現在這類人通過各種形式爬上你的頭,舔著他們的權利源,享受著被權利加身的快感,通過吸血下面的人來滿足奇怪的心理。
這樣的環境是不對的。
為人品不行且擔任你上級的人和職場工作,蘇珩體驗了4年,還即將熬1年,她深刻知道,被動痛苦和主動選擇留下承擔痛苦,這兩種內耗程度,是不一樣的。
被動痛苦還可以安慰自己:我只是做錯了一步就嘗到了如此滋味,這是我的幸運;如果5年后還選擇留下,為了所謂世俗意義上的“體面”,而要付出“人格被討厭的一類人奴役折磨”的代價,這屬實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這周她回家,媽媽切好冰鎮西瓜,她嘗了嘗,甜的。
她驚覺自己居然已經好久好久沒嘗試過甜的滋味,明明西瓜唾手可得。
后來她才明白,是家,是愛你的家人在身邊陪伴,是心安,這才是甜。
而冰鎮西瓜只是一個“具體顯化”。
原來被愛,才是自覺矜貴的底氣。自愛只能保證最基礎的外交能力,不被惡人欺負,但要內心真正認可自己和這個世界,身邊必須要有愛你的人。否則人就只是活著。
她感激以往視之為理所因當的“母愛”,因為這成為了自己如今抵抗抑郁的良藥。
這也讓她重新思考,伴侶的重要性。
伴侶其實是重新選擇家人的過程。愛情反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利用荷爾蒙,來吸引你認為的足夠合格成為你家人的人。
因為到最后拼的還是責任心和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