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寧小邪和武連穹對戰的時候,陸熙就觀察了寧小邪手中這對兵器,多虧老師傳授武藝的時候,自己用心聽了,這件兵器算是外門的兵器之一。
“如果我沒看錯,寧兄手中的這一對兵器是一對橛吧?”
寧小邪頓時有些吃驚,沒想到眼前的少年竟然一語道破自己的兵器,真是沒有想到,畢竟老師傳授武藝的時候就曾經說過,天下認識這對兵器的,對戰時一定要小心。
張安平傳授給寧小邪的這對橛,一共是三十六招,稱為三十六式天罡橛,而陸熙背上的大劍也是陸熙的師傅傳授的,共七招,還可以細拆分成七七四十九招,稱為七絕劍法。
寧小邪也不廢話,揮動著雙橛朝著陸熙的膝蓋就打。
三十六式天罡橛,有十八招是攻擊上三路的,有十八招是攻擊下三路的,寧小邪并沒有從正常的招式入手,而是直接朝著肚臍下方的一些部位出招。
陸熙也不識招,這天罡橛可以說是張安平的絕招,江湖中認識天罡橛招數的人可以數得過來的。但是陸熙的重劍招數,寧小邪也不認識,兩個人前二十招可以說都是在防守的同時嘗試進攻而已。
陸熙的劍雖然重,但是之前和武連穹打斗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劍招如行云流水,連綿不絕,一把大劍舞得密不透風,寧小邪的橛只有二尺四寸長,屬于短兵器,需要貼身戰斗。而陸熙的貼身劍法也不錯,兩個人斗了五十個回合,心里都暗贊對方。
“這陸熙不愧是宗師高手,看來如今我的主要目標就是要成為宗師了。”寧小邪想到。
陸熙也是對寧小邪十分贊賞:“這寧小邪即使沒有到宗師,卻依然能和我拼斗五十回合不相上下,不愧是張安平的弟子。老師曾經說過,要說這天下,有五大俠者,而張安平位居中都,可謂是五俠之首。”
“不打了。”陸熙高叫一聲,跳出圈外。
寧小邪聽聞此話也收回雙橛,疑惑的看著陸熙。
陸熙和寧小邪心里都清楚,畢竟陸熙身為宗師武者,贏是肯定的,再有個四五十招也就分出高下了,但是比武不同于拼殺搏斗,講究點到為止,既然可以看出結果,也就沒必要非得打一個跟頭,讓對方丟了面子,雖然眼下是在林中,并沒有其他人觀看,但是畢竟對于輸的一方臉面上也不好看。
“今日與寧兄比斗,收益匪淺,寧兄雙橛實在厲害,佩服。”
“不敢,陸兄今日尚未使出全力,否則小弟并不是對手。”
“寧兄客氣了,我眼下還有其他的事情,就不打擾寧兄游歷了,告辭。”
陸熙率先提出了告辭,寧小邪本就一人獨行江湖慣了,也怕陸熙提出同游,于是也趕忙告辭,就這樣,兩個少年的對戰就這樣落下帷幕。
但是這兩少年的出場也算是拉開了東星帝國末期江湖中最負盛名的神武出世。
而陸熙和寧小邪這場戰斗算是雙神之戰的第一次交手。
陸熙是宛鎮陸家莊人氏,如今已習武十余年,別看歲數小,這個年紀的武者能夠成為三流武者就已經可以說有練武的天賦了,而陸熙可以說是天賦異稟中的異稟,他的老師就住在他家,也不知道來歷,只知道是個武術家,實力高強。
陸熙幼年喪父喪母,是跟著爺爺長大的,可是三年前,爺爺也去世了,如今陸熙已經是陸家莊的莊主了,家有良田千頃,可是陸熙是個武癡,所以家中大小事務都交給了管家,只跟著師傅練武。
師傅教什么,陸熙就學什么,一點也不打折扣,十分的努力。
本來就是練武奇才的他在短短十年內就突破了宗師境界。突破宗師后,老師就讓陸熙在東昌府內游歷下,長長見識,結果一進宛鎮就遇到了寧小邪砸場子這事。
摻和了這么一檔子閑事,陸熙也算是對自己的實力有所了解了,畢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眼下,陸熙也沒有其他的去處,只能往東昌府的府城也就是東昌城前行了。
東昌府也算不小,下轄二十多個鎮城,從宛鎮到東昌府也足足用了陸熙七八天的時間,但這也是陸熙沒有使用陸地飛騰之術。陸地飛騰之術,簡稱輕功,是武者對內力的一種運用。如果運用內力進行奔跑,同樣的距離,估計一天之內就能到達。
陸熙也沒有緊急的事情,所以沒有必要奔跑,也可以順路瀏覽下景致。
還未入城,陸熙就發現城門口一陣騷亂,似乎有府兵將城門口圍了起來,禁止出入。
陸熙也很好奇,這是發生什么事了呢?
原來,東昌府近日鬧賊,而且這賊也不一般,專偷武者的住宅,也不多拿,就拿人家的武器,武器丟了,武者一輩子的名聲也就毀了,昨天晚間,這賊又潛入了東昌府府主的妹夫家,這府主的妹夫是一位普通武者,實力一般,善使一把金背砍山刀,鋼里加金,十分的沉重,這位在東昌府也算是有一號了。
不想這金背砍山刀卻被盜賊偷走,也不知道這賊的具體信息,只能求助于東昌府府主。
東昌府是東星帝國建制,府主屬于帝國官階正四品,可以說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了。
府主下令,府城封閉,只許進不許出,這就導致了很多城外的居民想要出去回家都無法做到,這才在城門口鬧了起來。
陸熙沒出過門,也算是見到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賊還有偷兵器的。
府主也是沒有見過多少江湖人,以為所有的武者都和自己的妹夫差不多,不知道有高來高去的輕功,這城墻豈能攔住呢。
陸熙暗自笑道,這賊算是抓不住了,算了,不想了,進城。
到底是個鄉下人,沒有進過大城,以為所有的城鎮都和宛鎮差不多呢,但是實際上,陸熙一進城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雖然說城門口鬧了起來,但是城里似乎沒有什么影響,人來人往,做買做賣的人還真多,說是摩肩擦踵有點過分,但是大街上吆喝聲不斷,十分的熱鬧。
陸熙的大劍是被布整個包起來的,但是背在背上也是很顯眼的,路過的人都紛紛的不自覺看一眼,這讓陸熙還多少有點不太自在,但是走著走著,陸熙的注意力就被兩邊的店鋪所吸引,也就不在乎其他人的目光了。
街道兩旁,有布店,有鞋店,有糧店,有飯店,各樣的買賣都有,陸熙是有點看花了眼,走著走著,忽然被一小二打扮的人給攔住了。
“這位客官,可是第一次來這東昌城?”
陸熙很好奇,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那小二看陸熙一愣,心里就有底了。對著陸熙接著說道。
“客官,來這東昌城,有三必看,也有三必留。”小二介紹道。
“哦?”陸熙來了興致,“哪三必看,哪三必留呢?”
小二接著說道:“這三必看就是,必須要看東皇像,必須要要看東皇樓,必須要看東冥海。”
陸熙也算是東昌府的人,自然知道這東昌府的景致,也就不自覺的點了點頭。
“而三必留就是,東皇樓上必留詩,東冥海上必留影,最后就是東昌閣必留宿。”
陸熙聽明白了,東皇樓中不知積攢了多少年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詩文,即使沒有詩學,也要去瀏覽一番,偶有所感也可以記錄下來。而東冥海上可以找畫師留下自己來此的畫像,也是為了紀念,這東昌閣留宿陸熙倒是沒有聽懂。
“這東昌閣是?”
小二自然知道陸熙有此一問,因為他就是為了東昌閣招攬顧客的。
“客官,東昌閣上有百花,百花開放為最佳,客官第一次來到東昌閣,自然不能缺席。”
陸熙此時不過十九歲的年紀,十來年一直在練武,并不懂小二的暗示,“這百花是什么意思呢?”
小二自然答道:“就是東昌閣有位百花姑娘,最好交朋友。客官不妨和我一起去看看。”
陸熙指了指天空,對小二說道:“此時還是白天,我就先不去了,留宿怎么也得天色漸暗才行啊。”
小二自然不能放過陸熙,于是又說道:“客官可以和我先去訂下一間客房,這樣避免晚些時候沒有空余的房間的,畢竟這東昌閣也算是城中的火熱景點呢。”
陸熙沒有出門的經驗,被小二這一忽悠,也就沒有其他的話語來搪塞推脫,也就答應了下來。
小二用手往身后一指,一個四層的木質結構的高樓就是東昌閣。
東昌閣共有四層,其中一二三層對外開放,第四層是不對外開放的,三層的房間最好,其次是二層,最差是一層,但是即使是一層,住一晚上也需要十五兩白銀。
金銀銅也是這個世界的貨幣,十五兩白銀足夠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的口糧支出,但是只能在東昌閣最差的房間住一晚上,可見這里可是個銷金窟。
陸熙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且陸熙本身也不缺錢,陸熙是陸家莊的莊主,他的父親老莊主去世后,整個陸家莊陸熙就是最大的地主,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自然也就沒有在意這一點,跟著小二就進了東昌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