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我國交通科技發展的基礎

第一節
交通科技發展助推雙循環

近年來,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黨和國家要求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效發揮我國市場規模優勢和市場潛力,從而滿足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鑄造應對外需低迷和外部市場沖擊的“先手棋”。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在于內需體系與制度的建立,包括交通在內的各行各業應明確自身在國內大循環中的位置,發揮自身優勢,與其他地區、行業協調發展,推動產業升級,以實力與潛力吸引全球資源。

交通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與支撐,雙循環戰略的實施離不開交通運輸的助力與保障,而交通的發展也離不開各項交通科技的進步。

雙循環戰略的實施,加之互聯網的普及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刺激了人民群眾對于運輸速度的需求,打破了時空對社會生產與消費能力的局限,成為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的機遇。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行業的融合,促進了交通科技的飛躍發展和行業內商業模式的創新。

5G、衛星導航等技術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行業,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逐步完成,智慧公路、智慧鐵路等一系列“智慧+”交通運輸工具,基于大數據資源優化交通運輸網絡布局,高效、人性化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等技術逐步形成多式聯運、產業集群的優勢,為現代物流體系和智能制造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在“互聯網+交通”的基礎上,共享經濟進一步惠及人民群眾,共享單車、網約車等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交通運輸領域的商業競爭推動商業模式創新。依托移動通信技術的支持,線上平臺與線下服務高效融合,人民群眾出行的個性化需求得到了極大滿足,社會資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與此同時,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成為數字經濟時代冉冉升起的“明星”,二者的有機結合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為交通運輸領域提供了現代化升級方案。

區塊鏈技術將數據以“去中心化”的模式連接在一起,確保平等公開、共同維護,數據更改可溯源。區塊鏈技術利用其本身的運行機制,建立了堅實、可靠的安全防護體系。人工智能技術則依托生物識別、云計算等技術,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探尋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交通運輸領域的融合,可助力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加快交通網絡的智能化、立體化建設。

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對交通的具體影響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確保車聯網體系中車輛信息安全

車聯網連通人、車、路及大數據平臺,車聯網數據的安全、有效傳輸,關系著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通行效率。區塊鏈的共識程序和封裝模塊使密鑰傳輸安全系數提高,并使區塊鏈的數據更改可溯源的優勢得到有效發揮,監督安全域內對車輛重新編碼的過程,確保數據不被篡改,從而實現當前車聯網安全體系的升級,為各種范圍的運輸體系提供可靠、持續的服務。

2.緩解交通擁堵

區塊鏈技術可以使車輛行駛位置信息、車輛行駛速度實現精確的數據化,并讓車輛根據這些數據對路況進行實時預測,監測道路交通事故。區塊鏈技術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可為交通管理提供交通疏導、道路規劃方面的解決方案。

3.解決城市停車問題

區塊鏈技術可對車輛位置信息進行準確識別與采集,采集的實時數據既能向車輛駕駛員提供車位的參考數據和個性化選擇,也能為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進行車位規劃、管理違規停車提供精確指導。人工智能技術能為駕駛員提供便捷停車、便捷支付等服務。

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帶來的優勢絕不僅限于道路交通管理領域。在雙循環戰略背景下,交通運輸行業的變革升級勢在必行。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還關系著交通運輸領域的科技創新,影響著海陸空交通立體化、網絡化布局。

在地面交通領域,高速公路、高鐵實現網絡化、立體化發展。在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下,交通運輸網絡的布局更加貼合城市發展狀況及人口流向。因地制宜的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能保證交通對現代物流、制造業的服務能力,促進運輸鏈與供應鏈、產業鏈的融合,提高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服務國內大循環的效率。

在空中交通領域,歐美長期壟斷技術和市場的狀態逐步被打破。我國自主研發的干線客機——C919,符合最新的國際適航標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作為民航中體量較大的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成為該型號飛機的全球首家用戶。2021年,C919正式投入使用,結束了民用航空領域被空客公司、波音公司壟斷的時代,這在我國民用飛機研發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我國在交通運輸發展過程中,認清了實際需求,推動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同技術創新,使各類“定制化”技術應用項目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市場主體也在其中成為推動綜合交通體系完善的主要力量。而在新的交通發展藍圖內,陸空一體、陸海并舉成為我國綜合交通網絡建設的總目標。因此,公路網、水路運輸、民航、低空空域有必要被納入統一交通管理體系。這樣做有利于整合技術資源,服務交通網絡的總體規劃,實現因地制宜、多式聯運,有效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社會貨物運輸需求。

在未來的交通發展格局中,我國應注重內陸與沿海的平衡發展,加強對內陸運輸市場需求的深入挖掘;在發展重點上,應注重以聯運方式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在發展動力上,應立足運輸市場需求,創新體制機制,注重科技資源的高效利用;在發展模式上,應重視產業集群的壯大與發展,在企業間有效合作的基礎上,逐步構建多式聯運平臺,進一步優化運輸結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三原县| 沾化县| 霍城县| 台南市| 怀安县| 神农架林区| 万源市| 仙桃市| 淳化县| 巧家县| 连州市| 舞阳县| 武强县| 宁明县| 抚顺市| 富源县| 黑河市| 五台县| 监利县| 泉州市| 疏附县| 武义县| 南川市| 建湖县| 都江堰市| 福建省| 祥云县| 和林格尔县| 米易县| 静乐县| 湘潭市| 剑阁县| 通渭县| 鄂托克旗| 九江市| 永泰县| 寿宁县| 砚山县| 筠连县|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