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到省城讀書,這也許是很多同齡人的夢想,石壘實現了,雖然離自己的要求還有距離。
仁和衛校是全省公辦重點中等專業學校,建校有五十多年歷史,位于中心城區。學校有2000多名師生,設了公衛、檢驗、臨床、醫學影像、藥事、護理等五六個專業。從教學樓望出去,西北面3公里就有全省的標志性建筑達興飯店,東南面1公里就有一個城市公園,走出校門就全是商業街。
在石壘眼中,一切都是那樣新鮮,充滿著魔力。宿舍樓是一棟老式的紅磚瓦房建筑,樓層全是木地板,走在上面吱吱作響。樓層按班級分配,一層樓基本上住一個班,寢室以地區劃分,同一地區的都盡量安排住一個寢室。石壘寢室的,全部來自于黔北地區。其實石壘是很糾結的,自己家搬遷到黔北還一年不到,沒有歸屬感,自己還操著老家的口音。
室長是一個長相帥氣的人,留著一抹淡淡的小胡子。室長是班主任指定的,根據進校時的成績篩選。與寢室的其他同學比較,石壘才知道自己的中考成績并不高,室長的分數就比自己高出幾十分。室長叫李永,來自黔北地區一個縣的鄉下。父母都是鄉鎮退休職工,家庭條件是寢室最好的。每次回家,李永都會帶著不同的小吃回來分給大家吃,如辣椒醬、脆哨、餅干什么的,時間久了,大家都很喜歡李永,便親切稱呼他叫永兒。多年以來,石壘才明白,永兒的行為叫會處事,是高情商的表現。從小起,在做人處事方面,父母沒有給石壘過多的教育,當他離開父母獨自生活時,在情商方面,石壘有如啟萌的幼兒,在摸爬滾打中積累。
永兒始終保持著低調,熱心幫助著身邊的人。記得一個冬天,放晚自習后實在太冷,大家便找來一個廢鐵鍋,用磚塊架起,在寢室燒起了柴火。第二天起來后,木質的樓板被烤糊了一大塊。不知哪個好事的同學將這事告到了學校,學校調查后,永兒一人把責任全背了下來,但大家都明白這事不是他一個人干的,永兒最后受到警告處分,好在后來撤銷后聽班主任講沒放入個人檔案。
在永兒身上,石壘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多東西對石壘來說,很新鮮也很微妙,看似一些毫不起眼的事卻能撞擊人心中最脆弱的地方,一些似乎最輕松的話語卻能勾起弱者對希望的追求。都是同齡人,但差距就那么大。永兒身上所擁有的東西,除了自己性格的培養和悟性,更多的是來自于父母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當多年以后石壘也成為父親時,他明白作為父親的責任,不僅僅是將孩子養大,更應該做的,是讓孩子少走彎路。
三年的學習生涯,永兒成績一般,不在人前不在人后。畢業后進入了一家企業醫務室工作,邊工作邊跑藥品銷售,沒幾年就成為了同學中最先開豪車最先買別墅的人,但知道這些的也只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