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觀影
書名: 娛樂之都作者名: 見習導演本章字數: 3196字更新時間: 2009-11-29 00:13:29
當氣喘吁吁的羅大衛將拷貝拿來時,辦公室的幾個人已經等待的很焦急了。沒有什么過多的寒暄大家直奔放映室,在途中喬.舒馬赫像羅大衛介紹了自己的老友蓋.漢彌爾頓。
得又是一個好萊塢大導演。雖然在記憶里自己對007系列不太感冒,但影迷喜愛007系列的可就太多了。不算別的就憑借那幾部優秀的007電影蓋.漢彌爾頓就足夠在好萊塢電影史留名了。
紐約大學電影系的硬件設施真的很棒!步入放映室自有專門的工人接過母片。喬舒馬赫和羅大衛幾個人圍坐在前排的觀影區。
吉米.舒馬赫一直是一臉急迫的樣子,搞得老喬.舒馬赫自覺非常沒面子。心里暗自想到‘兒子看來還是稚嫩啊,年輕人就是年輕人’。不過當轉臉看見一身輕松神態自若的羅大衛時老喬更郁悶了。嘖嘖,這小子會有失態的時候么?他絕對來自于外星,是的肯定是這么回事。找到自我勸慰的老喬才稍顯安慰。
而漢彌爾頓則在一旁冷眼旁觀。今天實在是個有趣的一天,老喬家的小子居然沒了往日的咄咄逼人。而老伙計自己卻也表情豐富,唯一表現正常的就是那個東方少年了。但是那沉穩的舉動又不應該是他這個年紀所應該表現得。
心里暗爽的漢彌爾頓不漏聲色的選擇沉默。
放映室的照明燈突然熄掉,銀幕開始播放母片。開始觀影幾個人更是各懷心事的不再吭聲了,八目緊盯著光影銀幕。
朝霞似火一輪紅日即將升起,黎明時分的天際被拍攝的嬌艷嫣紅,血色!幾個人心底一起涌出這個念頭。于此同時音樂響起,應該是原創音樂,起碼在座的人都沒聽過。不過音樂很能突出日出時的感覺,緊湊的節奏配合光影的渲染給觀影的人與壓迫感!!隨著天際放亮那血紅的顏色也逐漸擴散、擴散、再擴散!音樂的節奏越來越快,太陽就要迸發出來。可壓迫感卻也越來越強,配合著音樂大家明顯都有窒息的感覺。當音樂達到了頂點,血紅色擴大到極限,天際突然竄出一抹極亮!
“啊呼,”伴隨著強音的驟然停止,大家不約而同的呼了口氣。
舒緩輕快地的小提琴聲取代了剛才的重金屬音樂。太陽在歡快的音樂中冉冉升起。
蓋.漢彌爾頓與喬.舒馬赫不約而同的看了眼身邊的羅大衛。這少年對鏡頭的把握對人心態的揣摩已經達到如此地步了嗎?
伴隨著太陽完全躍然于天際,鏡頭搖轉。一對青年戀人出現在鏡頭里。
女青年甜蜜的說:“日出真美,天天能看到就好了。”
男青年趕忙接口道:“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天天陪你”
女青年幸福的笑。
接下來是一組生活鏡頭,記訴了男女青年生活戀愛的點點滴滴。
大家剛才緊繃的神經線完全放松下來時,音樂再次轉換。低沉的大提琴為主樂器的音樂響起,幾個人都有種不好的預感。
狹窄的街區幽靜的小巷。吉米不禁坐直了身子,來了那組輪椅上拍攝的鏡頭。效果怎么樣馬上要揭曉答案了。
鏡頭很長,慢慢的拉近,推進巷子深處的男女青年。緩慢的推進把此時氣氛的凝固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鏡頭一直推到了兩個青年身邊才停止,沒有剪輯的痕跡直接拉到了男女主角的面部特寫。
‘完美’吉米在心中給出了答案。老喬和漢彌爾頓也頻頻點頭。雖然他倆不知道羅大衛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多年的經驗使他們知道在這組鏡頭羅大衛展示了一項創新。
特寫中的女青年表情哀愁,淡淡的說:“我病了,挺怪的一種病。沒人得過,所以也沒人會治療。我想我會死!”
男青年滿面悲傷,巨大的面部特寫充斥著整個銀幕。
沒人這么用過鏡頭,但不得不說效果出奇的好。兩位著名的導演已經陷入思考了,顯然剛才那組鏡頭拍攝的人應用了特殊手法。
太陽連續的升起落下。此處鏡頭被剪輯的很快,到最后幾秒鐘就完成一次東升西落。
鏡頭突然回歸平靜,醫院、午夜、女青年家人傷心的哭做一團。男青年出現。
女青年的媽媽對男青年說:“醫生說她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她如今誰都不想見,只是說要見你。”
門打開,透過門縫,隨著鏡頭看見面色蒼白的女青年。青春活潑已經在她臉上找不到了。遠鏡頭看不清詳細情況,但能感覺的道女青年那滲人的蒼白。門關上了。鏡頭截然而止。
鏡頭搖向了墻壁的鐘表,表針在轉動。此時背景非常靜,除了指針走動的聲音就鴉雀無聲了。
伴隨著指針的走動觀影人滴情緒也開始波動。焦躁開始彌漫起來。
絕對的安靜加上些有規則的噪音很快會使人情緒波動。
觀影人的情緒又被調動起來,這一次羅大衛又成功了。
時間飛逝當大家焦躁的情緒達到頂點的時候,門開了。男青年走出了房間,女青年的家人們圍了上來。
“她走了,很安詳。”接著男青年把一盤錄音帶交給了女青年家人。
錄音帶播放,女青年孱弱的聲音:“以后我可以不再去看日出了,因為枕邊有你伴我入眠。以后再也不去看日出了,因為我這次睡熟后就不會醒來。但是我心里很安詳,我不會怕。因為我愛你!”
鏡頭射向窗外,代表新生及希望的朝陽又一次緩緩升起、、、、、、
照明燈亮起影片播放完畢,觀影的幾個人表情豐富。
趁著換母片的間隙喬.舒馬赫緩緩的說:“雖然片子只有短短的三十幾分鐘,但真是部不錯的愛情片。”
漢彌爾頓接口道:“片子很唯美,故事很吸引人。但是影片最具價值的還是那些新穎地拍攝手法。小巷那段你用什么來推進的鏡頭?那么窄的巷子軌道車是鋪不了的吧?”
羅大衛微微一笑:“漢彌爾頓先生,是的你的目光很銳利。那段是在輪椅上拍攝的,后面有人控制輪椅速度。在配合剪輯就達到了剛才的效果。”
“輪椅!?”第一次聽說的漢彌爾頓很是驚訝。“你還真的很聰明。”
喬.舒馬赫則感嘆的說道:“羅大衛對鏡頭的應用很純熟啊,他、、、、、、”
還要在講的舒馬赫被打斷,照明燈再次熄滅,大銀幕再次開始了影片播放。
《奪命電話亭》銀幕閃現了這么幾個大字。
翻拍么?幾個人不禁想到了前兩年被盛贊的西班牙傳奇影片《電話亭》,那部片子用都市常見的電話亭來營造恐怖元素。著力表現工業化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殘酷,以象征化的黑色電影語言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現代化城市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冷酷和漠不關心,獨特的手法和創意令人回味。
看出了幾個人的疑惑羅大衛小聲解疑的說:“不是抄襲或翻拍啦,只不過也是借助電話亭來講訴一個故事,思想性可能比安東尼奧.梅塞羅大師差了好多,畢竟他那部很難超越。不出意外是無法超越的。”
老喬幾個人贊同的點了點頭。
而實際上羅大衛心里還是有一點點窘態的,畢竟自己的這部電話亭還是借鑒了別人的作品。而原作者就是坐在身邊--喬.舒馬赫。
在未來這部《奪命電話亭》就是被喬舒馬赫給拍火的。當年這部電影的劇本曾經被無數影評人和影迷所詬病。大家一致認為如果不是喬舒馬赫那老道的鏡頭掌控力和情節塑造能力這片子就是個垃圾。
羅大衛曾經看過原文劇本,用流行的話說就是有夠腦殘滴。但是羅大衛還是很喜歡喬舒馬赫在片子里展現的懸疑色彩。因為很喜歡后世喬舒馬赫的這部作品,所以就借鑒了片子的一些經典元素。只是沒想到能碰上原本出品人。
大家是不知道此時羅大衛的內心窘態,因為所有人都被電影所吸引。
雖說是山寨版,但羅大衛的《奪命電話亭》在本子的思想性上很突出。而且內容上也不太一樣。一如既往的展現了一些非主流的拍攝手法,但又非常成功。
片子很短只有十幾分鐘,但是卻留給大家很多的思考。不同記憶中于喬.舒馬赫的懸疑版,羅大衛版電話亭片著重揭示觸及人們內心深處最隱私的那部分情感。
現代都市人習慣性的爾虞我詐,和那份被遺忘掉的純真在短片內激情碰撞。
燈光亮起兩部片子播放完畢喬舒馬赫熱情的對羅大衛說:“孩子歡迎你加入紐約大學”
旁邊的漢彌爾頓也連聲稱道:“片子很成功,思想性和技術性并重。你讓我又一次領略了東方電影人的睿智。”
羅大衛好奇的問:“又一次?那上次給您帶了驚訝的東方人是誰?”
漢彌爾頓笑著說“哦,是那個特別愛搞怪的香港人麥嘉,拍攝007地時候他是我的副導演,那家伙對喜劇元素有獨到的見解,很有電影天賦”。
“原來是他、、、、、、”羅大衛暗暗想到。
===========================================================================================
美國之旅即將結束,香港的生活才真的豐富多彩。各位看官要是感覺還成請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