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要出名得乘早
- 華娛06的私密
- 天天游民愛開車
- 3535字
- 2023-06-13 12:51:00
一個小時后,燕都花開咖啡館。
“李導,很高興你能來。”
楊密臉上帶著微笑,看著走進來的李浩,客氣的說著。
“楊小姐的邀請,我怎么可能不來呢。”
李浩進入包間后,脫下外套,穿著里面高領的毛衣,一邊笑著說道,一邊打量著這個新生代四小花旦之一。
今晚這朵小花,穿著緊身的牛仔褲,黑色皮質緊身小外套,一身的打扮凸顯身材無疑。
讓李浩眼睛冒光。
“咳咳...”
楊密雖然很自戀,對身材也很滿意,但是看著李浩肆無忌憚的目光,忍不住咳嗽了下:
“李導,你還是叫我小名蜜蜜吧,師師也是這樣叫我的,叫楊小姐顯得太生疏了,而且有歧義。”
李浩收回目光,聞言嘴角帶笑。
提到閨蜜是劉師師,看來這是在自己暗示他注意行為啊。
“好的蜜蜜,這個稱呼確實親切了點。”
楊密很想白眼給某個男人,這臉皮好像有點厚啊,她都暗示的很明顯了啊,還是說他跟師師之間真的沒有什么?
吖得這孩子她爹,怎么這么老色批呀,老娘遲早得把你掰正了,都有老婆孩子了,還在老娘面前扯什么正人君子。
“李導,我聽師師私下里夸獎你很多次了,什么有才華,帥氣,是她心目中的標準的白馬王子。”
話題從出賣閨蜜開始,楊密張嘴就來。
李浩看著楊密那一副認真的模樣,不由得心里搖頭,真當他是傻子二愣子忽悠呢。
雖然這些時日自己不時的逗一下劉師師,但是這個女人反映感覺永遠慢半拍,屬于慢熱型的,怎么可能私下里這么大膽說這些話,就算現在有好感,也只會有一點點。
“師師真這么說啊?其實我也喜歡她的清純,屬于我心目中的校花類型,那不知道蜜蜜你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是什么樣的呢?”
楊密傻眼了,被將了一軍:
“有才華,帥氣,貼心,會做飯的男生。”
李浩倆只手搭在桌子上,身子朝前靠了靠,眼神直勾勾的盯著楊密,帶著笑意說道:
“誒,蜜蜜,那你是不是照著我的樣子來說的,為什么你說的這些,我感覺我都符合呢?”
楊密再也忍不住了,白了李浩一眼,這個人真是有趣,說話很幽默啊:
“李導,別跟我開玩笑了,你跟我閨蜜師師之間...”
“今天我找李導出來,是真的有些事情想請教你的。”
點到為止,又不深入,高明的策略啊。
李浩可不是小年輕,更不是個雛,臉色立刻變化,開始正經起來,一本正經的點下頭:
“那蜜蜜,你說吧,到底什么事?”
楊密發現了李浩肉眼可見的變化,頓時心里暗凜,還真是個老手的作風啊,不像剛畢業的年輕人啊,不見兔子不撒鷹。
“李導,我上個月剛跟前東家解約了,目前正在接觸各個公司,一時難以決定下家。”
李浩聞言沒有一點意外神色:
“我知道,你的新聞最近不少,我看到過。”
“你的前東家做事有點不地道,周公子解約后,怎么說也該是你上位了,輪到你當公司的一姐了,竟然還讓你去給純碎的新人當配,去捧新人,確實不怎么拿你當回事,不續約是正確的決定。”
看來這老公還是當的稱職呀,懂得關注我,楊密一臉遇到知己的模樣,瞬間戲精上身:
“還是李導你懂我啊,我也是因為如此才打算解約換家新公司的。”
看著對方一副寶寶很可憐求助的表情。
看著對方那漂亮的一塌糊涂的臉蛋,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真的是李浩喜歡的菜啊。
“李導,我是覺得我們都是年輕人,你是導演當中最年輕的,不像其他導演出頭時都三四十歲以上了,我們之間交流沒有代溝,所以我特意想請教下你。”
李浩不置可否的點點頭,這種話忽悠小孩子呢:
“我從你的眼里看到了野心,你是個事業心很強的女人。”
“圈內的公司我都不熟。”
“你想走出小熒幕,登上大屏幕,你的演技,說起來目前還有點稚嫩。”
“你最好找你的導師從新學習下。”
楊密眼睛瞪大,這人說話真不客氣,只是又無法反駁,豈能干氣著。
“蜜蜜,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你找我,說是請教,其實...”
“其實你是想......”
兩天后燕都“無憂”傳媒公司。
ip,英文“知識產權”的縮寫。
在文化界,這相當于“品牌”的意思。
一個ip,它能夠轉化成多種商品,電影、電視劇、小說、周邊貨物……
龍國的ip概念,需要視頻網站時代到來之后,它才會火熱起來,因為它將一切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現在的積攢,以后,將會升值。
李浩、李琳、老江還有劉導師介紹的三個師兄弟新人導演,都坐在這里,不過因為只是普通的內部會議大家坐的都不成正姿,鞋歪倒靠,十分的隨意。
“老板要不要這邊再招幾個女秘書過來?”北電的導演系師兄陳風眼睛放光:“你現在可是一下子就掙到了這偌大的家業,現在差不多就應該開始享受享受吧!”
李浩不置可否,說:“這個還是算了吧,不過,接下來我們得看看市中心,應該會有不錯的寫字樓,租下來,當做辦公室!人也要招幾個,至少把架子搭起來,我們現在已經不再是皮包小公司了,現在隨著《人在囧途》的成功,接下來公司還要拍成系列片,還有其他電影,所以該擴大了。”
養員工,那鋪子鋪開,花銷也就隨之增加。
再在市中心租個房子,錢財如滾水溜走。
曾經很多人以為,明星工作室,工作人員,靚麗光鮮,接近明星,收入高。
實際上,這些人絕大多數,還是在過著苦逼的生活。
只因一個明星工作室,招人哪怕只才招十人,但是每個平均年薪都要十萬,那一年就要支出上百萬,明星一年的收入,要花費不少在其中。
員工多了,開銷就大、再加房屋水電、雞零狗碎,李浩得到的上千萬,如果再拍個電影,很快就會被折騰得一干二凈。
這是一條只能不斷向上的路。
“你想好了么?”李琳看著李浩,坐正身子,看得出,她很認真。
李浩點點頭,把手里的紙杯放在桌子上,手肘撐著大腿:“我們總得慢慢規劃!我的新電影,已經在籌劃中,我現在打算先把那幾部電影的拍攝許可申請下來。”
從電影《人在囧途》開始,陳風與李琳就發現,李浩的節奏在加快,仿佛從慢放變成快進,他的計劃,一個接著一個,鏈條一環扣一環不斷延伸。
偏偏,他似乎還總是異想天開的東西,總大放異彩。
投資唐仁的電視劇《射雕英雄傳》,那個不論,畢竟那時候只是在投資別人的作品,屬于公司試水,而在拍攝電影《人在囧途》之后,接下來三部送審的電影,李琳與陳風,心中都很贊賞,不過考慮到成本與拍攝風險,這份心情,總歸低落了一些。
李浩現在就是一堆燃燒的干柴,總想越燒越高。
兩人的反應,一點不差,全被李浩映照在腦海中。
想了想,李浩推心置腹:“我知道你們的顧慮,所以這個公司,風險得由我來擔,只要能有所成績,再說那個時候的話。”
公司的股份什么的,李浩并不是特別在乎。
或許不能這么說……
應該是,他自己覺得太過于在乎,總歸是指縫中沙,抓的越緊,散得越快,真到了越做越大的時候,想要一人擁有全部股份,那叫異想天開。
“這都是什么話。”陳風眉頭微蹙:“我們不過只是希望你在事業剛開始的時候,別因為步子邁得太大,反而難以顧及。”
李浩搖頭笑笑:“只是為了這個,那不必擔憂,我自有分寸!”
頓了頓,李浩道:“李琳,接下來你幫我做件事情!幫我炒一下,以《人在囧途》導演、編劇的身份,幫我炒一炒。”
李琳面帶奇怪,看著李浩,轉而明白了李浩的算盤。
他并不是想要成為明星:否則,以他的長相,去當個演員,有了運氣的話,也是可以成功的。
他現在這么做,顯然是為接下來造勢。
師兄陳風這會兒,顯然也琢磨過來味道。
哪怕李浩這人,骨子里,屬于好大喜功、喜歡受人吹捧,但他現在變得尤為冷靜,不會做無用之事。
準備開年開拍新電影前這樣吹捧自己,肯定是為之后的事情做鋪墊。
趁熱打鐵,才是王道。
李琳認識的人,來源比較廣泛,三教九流,上至廟堂之高,下到江湖之遠,總歸有那么幾個朋友,到時候花點錢,一切就都水到渠成。
“行!我有個朋友,現在在《電視劇》雜志,主要就是負責‘訪談’這一塊,我找找他聊聊!電視上……這方面你應該比我更了解,你自己想想辦法,網絡……這一塊要不要試試?”
李琳語出征詢。
李浩點點頭:“當然要,尤其是,網絡需要成為最重的陣地!”
喧囂的全民娛樂時代,炒作,越炒越火。
人類的歷史,總是重復以前做過的事,如今卻也是一樣。
如同三國時代,有了名聲,才三顧茅廬,娛樂圈,有了名,不愁錢,哪怕是那些炒作一番,撈一筆錢就走之人,也對名有著超乎尋常的渴望。
導演更是需要如此。
導演的名氣,很能轉換成票房。
《小時代》讓郭敬銘賺得盆滿缽滿……
趙微《致青春》,首開大陸青春懷舊之河,七億票房奪人眼球。
……但一些精彩的電影,火過了,導演,依然沒有多少人記住。
《全民目擊》之非行、《繡春刀》之路揚……例子太多,有時,出名得趁早,趕巧。
有了名氣,一切都會滾滾而來。
而現在,互聯網在逐漸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實體播放平平凡凡,網絡爆紅的例子不少,《武林外傳》就是其中翹楚。
互聯網上的名聲,很容易會刻進人們心里。
當下,李浩說道:“網絡上,找個推手公司!我可以花一百萬!”
一百萬資金,如果都能投到實處,作為網絡推手公司,在現在那都已經是一大筆資金。
如果放在十年后,一百萬在互聯網,只能打起水花,但這年頭,一百萬能做的事情太多。
“這么下血本?”李琳都有些驚奇,這李浩,在某些地方,大方得可怕!哪怕別人很難理解,但他有著自己的一套邏輯,或許,也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