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秦國方向有一股軍隊圍上來了,人數大約在五六萬,霧太大了,看不真切。”匈奴營帳內,一名手下前來稟報,氣喘吁吁,語氣間帶著些許懼意。
可迎接他的,卻是靳準的那粗壯的腿腳伺候,饒是他圓滾的身體,也像個皮球一般滾了出去。
“慌什么,我大夏數十萬大軍駐扎在此,他秦軍就是再多裝備再好,到了草原也得乖乖給本王臥著!
去,給本王召集五萬人馬,既然他們敢來,那就讓他們知道知道如今我大夏勇士的厲害!”靳準瞪了一眼,明顯沒有將這些秦軍放在眼里。
五六萬人,那他也用五萬人,到了草原上,那些秦軍鎧甲再硬,也拿他沒辦法。
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竟然敢主動找上門來!
“屬下這就去辦。”手下踉蹌爬起,顫顫巍巍的退了出去。
......
“稟報將軍,駐扎于百里外的匈奴軍正在集結,已發現了我等的行跡。
另外,有信鴿來報,有近十萬匈奴兵馬已抵達大鮮卑山,至多再有一日便可與此地匈奴軍匯合。”
聽到面前的哨兵稟報,章邯微微點頭,卻并未慌張,而是冷笑一聲,道:
“時辰足夠了。
吩咐所有新軍,帶上家伙什,隨本將軍迎擊!
讓這些匈奴人嘗一嘗我等之炸藥與輕弩的滋味!”
“遵命!”
不多時,一萬騎士全副武裝,手里拿著的皆是技術府這些時日制造的輕弩,身后簍筐內更是有數十支小型弩箭,續航能力自不必說。
另外在一萬騎士的后面,還有五萬材官,推著一輛輛的小車,足有上百輛,小車上面則是威力巨大的秦弩,經過技術府的改造后,整體輕盈了不少,但威力卻絲毫沒有減弱。
再往后便是一個個背著大簍筐的壯兵,他們都是經過新兵招收選拔挑選出來的臂力與投擲準度比較優秀的士兵,那簍筐內的自然就是黑色炸藥了,足有拳頭般大小,三千人中每人至少十五枚。
最后排,則是數千手持盾牌的士兵,同時還有數米長的長矛,全身覆甲,壯碩無比。
“全體有,以后為前調轉方向,行進!”章邯立于高臺之上,舉劍高聲下令。
“嗨!嗨!嗨!”
大軍浩浩蕩蕩,在章邯以及眾多將領的帶領下,離開了長城守衛區。
“多少年了,再見到我大秦軍時早已物是人非啊。
想當初我老人家強弓滿拉,沙場上浴血,那是何等的威風,可惜如今弓弩更強,我自個兒卻老了啊。”
前來迎送的百姓中,一名佝僂的白發老人被身邊的子女攙扶著,輕輕嘆著氣。但心中又是一絲絲僅存的激昂爆發出來,使得滿是皺紋的臉上顯露出淺淺紅潤。
他是一名老秦人,曾追隨過戰神白起,立下過不少軍功,也算是戰功顯赫,受到鄰近百姓的尊敬。
“爹,您快些回去吧,外面風寒,莫要涼了身子,老二既已參了軍,以他的性子想必不會辱了您的名聲。”
隨著大軍出城遠離,在場的百姓也陸續散了,老人身邊的中年男子見此也是一臉擔心的勸說自己的老父親。
老人再次無奈的嘆了氣,身體微微顫抖,眼神久久不能離開城外大軍的背影。直到枯瘦的身軀無法忍受嚴寒,便被子女們攙扶著離開。
塞外天寒,草原上仍然遺留著前幾日大雪的痕跡,即便是在正午時分,天色也是灰白無光,早晨凝結的冰霜也未全部化掉,使得草原的某些地區極其滑溜,一個不小心便會摔個踉蹌。
“打了這些年仗,不曾想匈奴人還是這般無知無畏,若是當初五萬人馬我等或可忌憚三分,然如今有仙師之奇物相助,便是騎射也要黯然失色!”營帳內,落座于主位的章邯忽而大笑道。
眾位禆將都尉也是不由分說的表示贊同。別看他們帶領的這些人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新兵,但有那些軍械在,戰力絲毫不弱于經年沙場的老兵。
“韓信,本將命你統領三千騎士繞至匈奴大軍身后斷其退路,即刻啟程,埋伏妥當后以待軍令。”
“韓信領命。”
作為自己的第一場仗,韓信自是不敢馬虎大意。
領命之后,便率軍出營數里,并時刻派人打探匈奴大軍的動向,以確保可隱秘繞至其后方,藏于大霧中,等待時機。
同時,章邯又下令另外兩名都尉,率軍堵截敵軍兩翼,徹底斷其后路。
兩個時辰后。
章邯已率領全軍做好了迎敵的態勢,自己雖未親自帶兵,卻立于高臺之上指揮全軍。
此時遠處,似乎已經能隱約看到匈奴大軍的身影。
自認為五萬軍馬便可將秦軍打的找不到東南西北的靳準,騎在穿著些許棉衣的寶馬身上,臨近秦軍營地,看到他們雖手持利矛,卻皆為徒步,頓時不覺大笑,
“這些秦軍,真以為自己兵甲比我們好就天下無敵了,竟敢徒步前來我大草原?
來人,將本王的強弓拿來,這次本王要親手射殺敵軍將領!”
很快,方才那名稟報軍情的下屬便將一張接近兩米長的強弓拿了上來,見他依舊是滿臉嬉笑的說道:
“將軍,秦軍自知騎射不如我大夏,竟連戰馬都不敢騎,此次大戰,定可將秦軍盡數剿滅,揚我大夏軍威!”
“行了,叫你傳信于大單于可辦好?”
“大王放心,已派三名勇士前去送信,相信大單于定會有讓秦軍無法插手我大夏剿滅東胡的辦法。”
靳準嗯了一聲,并微微點頭,魁梧的身軀此時穿滿軟甲,除了肩上那一把大弓外,腰間更是別著一把長刀。這是他當初從趙國將領手里繳獲的戰利品,同時也是他輝煌功績的象征。
“弟兄們,誰要是能斬殺秦軍將領,本王賞賜他黃金百兩,美酒無數,殺的越多,賞的就越多!”
此言一出,軍中頓時嘈雜四起,隨著震耳欲聾的號角聲響起,五萬士兵便朝著前方的秦軍沖殺出去。
章邯見此,也是下令擊缶,上百輛蓄勢待發的秦弩車齊射,如標槍般之長箭頓如雨下,穿插于匈奴軍隊中,所過之處,死傷無數。
“莫慌,秦軍強弩笨重,立即分散開,躲避秦弩范圍!誰要是敢退,本王第一個射殺了他!”
靳準身為賢王,雖不會親自帶兵沖殺,但此時卻也跟在大軍的身后,大聲指揮著,防止軍隊生亂。
接到命令的匈奴將領也是指揮著紛亂的士兵迅速散開,隨后趁著秦軍更換箭矢的空隙猛沖向秦軍,以到達手中弓箭的射程。
章邯立于高處,見此立即作出反應,擊缶下令最前排的數千手持盾與矛的士兵嚴陣以待,以作防御。
匈奴士兵在靠近秦軍不足百米后,舉起弓箭,以精準的騎射技術齊齊射向秦軍。
對于全副武裝的秦軍來說,這些弓箭雖可造成一定的傷亡,但作用卻是甚微。匈奴將領見狀繼續帶兵沖殺,企圖強攻,只要混入秦軍之中,他們的強弩便沒了用處。
只見秦軍長矛在前,手持銅盾,使得沖殺而來的匈奴士兵連著馬匹一個個的倒下。
這種以殺換殺的做法,在同時代戰爭中較為常見,沖破防線的敵軍會和己方軍隊混合在一起,使得己方弩箭無法發揮作用,也就造成了己方不得不與敵軍展開近身廝殺。
然而匈奴將領的計謀卻徹底錯了。
只見章邯再次命令手下擊缶,霎時間抵擋不住匈奴人沖殺的秦軍迅速朝兩邊散開,形成了一道巨大的缺口。
沒了阻擋的匈奴士兵如同飛劍一般疾馳,朝著章邯的方向而來,誓要直取他性命。靳準見此也是雙腿猛蹬戰馬,大笑著沖上前去,斬殺兩邊的秦軍。
然而就在此時,最令他們絕望的時刻來臨。
不遠處的數千士兵同時舉手投擲,天空中的黑點竟比起初的箭雨還要多,落下后產生了劇烈的爆炸,沖鋒在前的匈奴士兵全部被炸得人仰馬翻,甚至血肉橫飛。
濃煙過后,慘烈的狀況使得許多匈奴士兵仿佛是被嚇破了膽一樣,也不管逃兵被斬什么的了,紛紛后撤,嘴中還驚恐的大喊著,
“大家快逃啊,秦軍有天神相助,我們打不贏的!”
一時間,被感染的人越來越多,剩余四萬人的匈奴士兵徹底大亂,潰不成軍。便是靳準以及另外幾名將領喊破了嗓子,甚至是斬殺了幾名逃跑的士兵,也近乎無濟于事。
無奈之下,靳準手持長弓,朝著濃煙中射了一箭,隨后不甘心的下了撤軍的命令。
可就在他準備后撤時,早在三個方向埋伏已久的大秦騎士如同幽靈一般沖了上來,將近四萬的匈奴士兵全部包裹在了其中,霎時間又扣動手中的弩機,又是一波箭雨齊齊射來。